丙型肝炎相關問題

時間: 2014-07-18
整理這份資料,方便大家參考、普及。 丙型肝炎

一 丙型肝炎病毒(HCV)簡介

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體。目前發現的肝炎病毒只有8種,但已經明確的有5種,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 ,丁型肝炎病毒(HDV) ,戊型肝炎病毒(HEV)。除乙型肝炎病毒爲DNA病毒外,其餘均爲RNA病毒。甲、戊型肝炎病毒由糞口途徑傳播(胃腸道),乙丙丁型主要經血液、體液等胃腸道外途徑傳播。

丙型肝炎病毒(HCV)在1974首先發現報告,1989年應用分子克隆技術獲得病毒並命名。本病毒不能在體外培養。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顯著異源性和高度的可突變性,這決定了它的治療困難和疫苗的難以研製成功。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已經成爲慢性肝病最重要的病因之一。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爲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對患者危害極大,已經成爲世界性的健康難題。據統計,全球HCV感染率爲0.1~10%,平均爲3%,約1.7億~2億人感染HCV。我國一般人羣HCV感染率爲3.2%,約4000萬人感染HCV。急性丙型肝炎多症狀輕微或呈亞臨牀感染,其中 75%~85%將轉爲慢性。儘管多數HCV感染者ALT升高,但仍有25%~30%的病人肝功能正常。慢性丙型肝炎的進展速度在不同的個體差異很大,與ALT水平病毒負荷、HCV基因型無關,而與飲酒、合併乙型肝炎等因素有關。20%~3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10~20年後發展爲肝硬化,5%~10%進展到終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 )。一旦發展爲肝硬化,這些病人患肝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達1%~4%。

傳播途徑

1、傳染源: 由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和無症狀的病毒攜帶者。一般病人發病前12天血液中即有感染性,並可攜帶病毒12年以上。人羣對丙肝病毒普遍易感。

2、傳播途徑:①輸血及血製品、注射、針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和共用針具等,是主要傳播途徑;②性接觸傳播,精液、唾液中存在HCV;③母嬰傳播:傳給胎兒和嬰兒;④生活密切接觸傳播。40%散發的獲得性丙型肝炎由次途徑傳播。

三 臨牀症狀

丙肝的潛伏期約爲2-26周,平均7.4周。輸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潛伏期 7-33天,平均 19天。

1、急性肝炎:15-25%可以治癒,75--85%轉爲慢性。

①急性黃疸性肝炎:丙肝較乙肝爲輕,多爲亞臨牀無黃疸型,25%出現黃疸。以頭疼、發熱、四肢痠疼等類感冒症狀爲主,主要有輕度全身乏力、食慾不振或噁心、嘔吐,腹脹、肝區疼痛、尿色加深、肝脾腫大、關節疼痛、皮膚鞏膜出現黃疸等。轉氨酶峯值較低,大多數患者不易被發現。

②急性無黃疸性肝炎:除無黃疸,其餘與急性黃疸性肝炎症狀相似,病程快,大多3個月恢復,此型佔急性肝炎2/3以上。

2、慢性肝炎:如感染超過6個月,稱慢性丙肝。

輕度:症狀輕,類感冒症狀。反覆出現全身乏力、食慾不振或噁心、嘔吐,腹脹、肝區不適、尿黃,睡眠差,輕度脾大。肝功能指標僅1—2項輕度異常。

中度:居於輕重度之間。

重度:有明顯或持續的肝炎症狀,如全身乏力、食慾不振或噁心、嘔吐,腹脹、肝區疼痛、尿黃便溏、脾大、關節疼痛,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等,ALT 和或AST反覆持續升高,白蛋白降低,或白球比值異常,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且轉氨酶≤32g/L,膽紅素>正常上限5倍,凝血酶原活動度在40—60%之間,膽鹼酯酶<2500U/L,四項中有一項即可診斷。

3、重型肝炎(肝衰竭):本型少見,但病死率高。但如合併有乙肝、酗酒、吸毒、抑鬱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未能控制的糖尿病和高血壓、合併其它嚴重疾病時,疲勞過度等易發生。

4、肝炎肝硬化:20—30%的慢性10~20年後發展爲肝硬化,5%~10%進展到終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 )。一旦發展爲肝硬化,這些病人患肝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達1%~4%。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大致正常,淋巴細胞相對升高。

2、尿常規:尿膽紅素和尿膽原檢測。爲早期發現肝炎的有效方法,還可鑑別黃疸型肝炎。

3、肝功能、膽汁酸、電解質、血糖等。(40%)重型肝炎患者血糖降低。

4、病原學檢查:①抗HCVIgM 和 HCVIgG 前者提示現症感染,後者提示現症感染和既往感染。抗HCV抗體不是保護性抗體,而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標誌。②HCVRNA 陽性是病毒感染和複製的直接標誌。③基因分型

5、影像學 B超、CT、MRI

6、肝組織活檢是明確診斷、衡量炎症活動、纖維化程度、評估療效的金標準。

五 治療

首選抗病毒治療,其他有免疫調節、被動免疫、分子治療方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其它核苷類似物VX-497

抗病毒治療的目的:是清除或持續抑制體內的HCV,以改善或減輕肝損害,阻止進展爲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抗病毒治療的適應症

病人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療,必須結合病人的年齡、全身的健康狀況,出現應答的可能性、合併症進行考慮。由於臨牀症狀體徵、生化檢查、病毒負荷、基因型等和組織學檢查結果之間無相關性,故這些因素不能作爲選擇病人的依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建議,ALT升高、HCV-RNA陽性、門脈纖維化或中度炎症的病人應該接受抗病毒治療。

我國《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以下人羣需要抗病毒治療:急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定性檢查爲陽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LT或AST持續或反覆升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LT持續正常,但肝組織學有明顯炎症壞死(G≥2)或中度以上纖維化(S≥2)者;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可在嚴密觀察下給予抗病毒治療。

治療方案的選擇:

目前,α干擾素(IFN-α)是抗丙肝病毒(HCV)的有效藥物,包括普通IFN-α、複合IFN和聚乙二醇(PEG)化α干擾素(PEG-IFN-α)。α干擾素(IFN-α)是抗丙肝病毒(HCV)的首選。 

急性丙型肝炎治療尚無統一方案,建議給予IFN-α3MU,隔日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療程爲24周,應同時服用利巴韋林800~1000毫克/天。IFN-α治療能顯著降低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率,因此,如檢查到HCVRNA陽性,即應開始治療。急性丙型肝炎的平均潛伏期爲7~8周(2~26周),有前驅症狀者僅有25%~35%,很少發生爆發性肝功能衰竭。血清HCV-RNA在感染後1~3周即可陽性,而抗HCV抗體則在數週後才被測出。干擾素單用的療效可達39%~64%,而聯合治療的效果尚不清楚,需要前瞻性的臨牀研究進行評估。由於15%~25%的病人可完全康復,不發展爲慢性丙型肝炎,僅那些HCV-RNA持續陽性2~3周的病人,可考慮抗病毒治療。85-75%病人由此期轉爲慢性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在治療前應進行HCVRNA基因分型(Ⅰ型和非Ⅰ型)和血中HCVRNA定量,以決定抗病毒治療的療程和利巴韋林的使用劑量。干擾素單用、利巴韋林單用(目前不主張利巴韋林單用)、干擾素與利巴韋林聯合應用(推薦作爲首選的治療方案,24周和48周的ETR分別爲55%和51%,SR分別爲33%和41%)。

慢性丙肝合併肝硬化的治療 最終發展成肝硬化的患者,最終唯一有效的治療就是進行肝臟移植。 最近有學者研究了干擾素單用對慢性丙型肝炎合併肝硬化者的療效,儘管27%的病人ALT恢復正常,但僅有5%~10%的病人達到ETR,較小規模的臨牀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的SR爲21%,而無肝硬化者爲40%,表明聯合治療對於有肝硬化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仍可清除病毒,並有減少併發症的可能性。

不良反應

現在已知IFN具有流感樣症候羣、骨髓抑制、精神異常、關節痛和體重減輕,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甲狀腺疾病等主要不良反應,利巴韋林具有溶血、緻畸等不良反應。 對原有抑制症和精神疾病的病人,干擾素可加重症狀,故治療前應仔細詢問病史。利用巴韋林的其它副作用還有咳嗽、呼吸困難、皮疹、厭食、失眠、瘙癢等,往往較輕,不需要停止治療。 

抗病毒治療禁忌症
  IFN-α絕對禁忌症爲妊娠,精神病史,未能控制的癲癇,未戒斷的酗酒/吸菸、吸毒者,未經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償的肝硬化,有症狀的心臟病,治療前粒細胞小於1.0×109/升、血小板小於50×109/升,器官移植者急性期(肝移植除外);相對禁忌症爲甲狀腺疾病,視網膜病,銀屑病,既往抑鬱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和高血壓。利巴韋林的絕對禁忌症爲妊娠,嚴重心臟病,腎功能不全,痛風、Hb小於80克/升;相對禁忌症爲未控制的高血壓和糖尿病,Hb小於100克/升。

療效評估

抗病毒治療的應答以生化檢查(正常的ALT)、病毒學檢查(HCV-RNA陰性)和組織學檢查結果來判斷。依據不同的階段,治療應答又分爲治療結束應答(end of treatment response, ETR)和持久應答(Sustained response, SR),後者是指治療結束後24周時的應答。以前的治療應答多指治療結束時及結束後24周,ALT恢復正常的病人的比例。隨着引入可靠、敏感的檢測HCV-RNA的方法,現在的治療應答是指治療結束和治療結束後24周時ALT恢復正常和HCV-RNA轉陰病人的比例。HCV-RNA與ALT相比,是一個更精確的病毒清除和持久應答的指標。因此,目前認爲,在停藥後隨訪24周時,經用可靠、敏感的方法檢測,HCV-RNA維持陰性是治療成功的金標準。復發多出現在停藥後12~24周內,晚期(停藥24周後)復發很少見,複發率小於5%

七 預防無特異性免疫預防措施,平常注意自我保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