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膜下腔出血中急性腦積水的發生和臨牀轉歸的關係

時間: 2012-11-02
   腦積水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常見的併發症,往往發生在最初出血後不久並且通常需要腦室造瘻治療。腦積水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預後的影響仍沒有完全評價,Todd M等使用來自一個大型多中心臨牀試驗的數據來分析腦積水的出現和病人轉歸之間的關係。

   數據前瞻性的採集於IHAST試驗的一部分,該試驗是一個隨機臨牀試驗主要是比較較好級別(採用世界神經外科醫師聯盟-WFN I-Ⅲ標準)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外科切除動脈瘤時採用不同術中低溫(33℃ vs 36.5℃)對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在最初入院行CT掃描腦積水的有無是由神經外科醫師判斷的。在術後3個月對患者的轉歸的評價,包括:Glasgow評分(GOS-初始評分)、Rankin評分、Barthel評分以及神經心理功能測量。

    除了對有腦積水和無腦積水患者中多個變量中單變量進行比較外,亦進行了Logistic迴歸分析以判斷腦積水對患者轉歸的獨立影響。治療方式(低溫 vs 常溫),年齡、性別、種族、WFNS、Fisher級別、基線NIHSS、動脈瘤位置和大小、有無高血壓病史、術前準備時間以及有無腦積水都包含在Logistic迴歸分析中。

    在納入的1000例患者中有395例患者出現急性腦積水,急性腦積水的發生和患者年齡、種族、基線神經功能狀況、SAH血液Fisher級別、既往高血壓病史、吸菸以及腦水腫密切相關。與動脈瘤的位置無關。在發生腦積水的患者中有39.7%進行了腦室造瘻術。在單因素分析中出現腦積水與患者GOS(腦積水-55.4%“預後好”VS 無腦積水-70.1%“預後好”)、Barthel評分、Rankin傷殘評分以及居住地點(腦積水-12.5%延遲發現 VS 無腦積水4%延遲發現)、NISS、延遲缺血新神經功能缺失(DIND)和神經心理功能測量密切相關。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