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常規

時間: 2011-11-13

兒科護理常規:
  1.病室應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定時通風,室溫以22---24度爲宜,溼度以55%~65%爲宜,按年齡和病種安排牀位,避免交叉感染。
  2.急性期臥牀休息。
  3.飲食按醫囑,自備食物需醫務人員同意方可食用.教育病兒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衛生習慣。
  4.新病人入院每日測T,P,R三次,連續三天正常後改爲每日測一次,7歲以下兒童可只測體溫,高熱39.5度以上者,每日測四次體溫。
  5.高熱患兒按高熱護理常規,體溫不升者,應保溫。
  6.住院患兒每週測體重一次並記錄於三測單上。
  7.新入院患兒應做好衛生處置,及時通知醫師,危重患兒住搶救室便於及時搶救處理.按醫囑收集各種標本及早送檢。
  8.注意患兒安全,必要時加牀欄,防止墜牀。
  9.堅持晨晚間護理,保持牀單位乾燥,清潔以及患兒皮膚,口腔清潔,定期沐浴和修剪指甲,危重患兒進行牀上擦浴,嬰幼兒經常保持臀部清潔乾燥,消滅臀紅。
  10.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經常巡視病房,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根據病情作好計劃護理及護理記錄。
  11、認真執行消毒隔離制度,並向家屬宣傳衛生常識,保護患兒,防止交叉感染。
  新生兒室兒科護理常規:
  1、專室護理,按病種隔離,室溫應維持在 22℃左右,相對溼度55%~60%左右,並需保持空氣新鮮。
  2、體溫不升或體重不足者,應設法保暖或放入新生兒暖箱,保持溫度恆定,並集中操作,防止經常開箱,影響保暖。體溫過高,可適當物理降溫。
  3、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工作人員進入新生兒病室應戴帽子、口罩,穿隔離衣,着隔離鞋。檢查患兒及進行治療護理時,必須先用消毒液或流水洗手後方可進行。重症監護期間,嚴禁探視。母親患傳染病時,應暫停直接餵奶,可吸出母乳經消毒後餵給,工作人員如有皮膚病或其他傳染病時,不應接觸患兒。如有感冒,禁止入新生兒病室內4、入院頭3d,測量體溫4/d;體溫平穩3~4d後改爲2/d;暖箱中患兒測體溫每4h一次。
  5、按醫囑進行母乳或人工餵養,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飼。患兒應抱起餵奶。餵奶前換尿布,喂時防止嗆咳,喂畢後輕拍背部排氣,並使其側臥。喂藥時亦應擡高頭部,順口角緩慢喂入,防止嗆咳。
  6、加強皮膚護理,每日沐浴一次,保持皮膚皺摺處清潔、乾燥,重危者可擦浴,每次大便後清洗臀部,並塗以10%鞣痠軟膏或消毒油劑。勤換尿布,防止臀紅,臀紅時用遠紅外線燈或白熾燈每日照射局部;每3~4h爲患兒更換體位一次。
  早產兒兒科護理常規:
  早產兒是指胎齡小於37周,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身長小於47釐米的活產新生兒。早產兒各器官生理功能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高,更須加強護理,要精心、細心的觀察微小變化,及時發現異常,給預處理。
  1、按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2、嚴格執行保護性隔離,做好日常清潔消毒工作。地板、工作臺、牀架等均要溼式打掃,病室24小時空氣消毒,每週二、五大掃除,用具要滅菌。要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護理按無菌操作規範進行。接觸護理早產兒前後要洗手。
  3、保持室溫在24―26攝氏度‘相對溼度在55一65%,牀單爲整潔、平整、乾爽。如患兒體重〈2000g或體溫低於36oC應放入暖箱保暖。暖箱溫度按日齡及體重的不同調節其中性環境溫度。暖箱溼度55-66%。保持暖箱清潔,每週二、五擦拭消毒二次。
  4、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頭偏向一側,上身擡高30度防止返流嗆咳。隨時注意有無嗆吐以防窒息。如出現呼吸暫停,可刺激皮膚(彈足底)等方法,使小兒啼哭,使呼吸暫停消失,如不能恢復,使用簡易復甦囊復甦,同時彙報醫生。
  5、早產兒缺氧時給於氧氣吸入,要密切觀察用氧療效,及時降低氧濃度,以防止氧中毒的發生。
  6、加強餵養早產兒要用早產兒專用奶粉,嚴格按比例配製,注意溫度,奶量要準確,每2h1次。無吸吮能力及吞嚥能力差的可給予鼻飼,每次餵奶前要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是否有瀦留。詳細記錄出入量。
  7、加強基礎的護理,體重在1000g-1500g的每日油浴一次 。2000g以上每日洗澡一次。每日定時定秤稱體重並記錄。
  8、加強病情觀察早產兒病情複雜,變化快,應該注意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觀察生命體徵。同時需觀察患兒的面色。及時做好護理記錄,及24h出入量的記錄。備好搶救藥及搶救物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搶救。
  9、出院時向家長詳細講解患兒餵養及護理方法。
  口腔的護理1.保持口腔清潔,新生兒每天用棉籤沾生理鹽水擦塗口腔2次,同時檢查口腔有無異常。較大患兒奶後喂少量清水。兒童囑其刷牙漱口。
  2.清潔擦塗時動作輕柔,勿損傷粘膜。
  3.有鵝口瘡的患兒每次奶前用5%碳酸氫鈉擦塗清潔口腔,奶後患處塗制黴菌素甘油。
  4.有口腔炎的根據不同病症擦相應藥劑,塗藥後不要立即餵奶喂水或進食。
  5.昏迷患兒每日口腔護理兩次。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