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患者的心理護理

時間: 2011-07-30

  【摘要】目的轉變病人對腦梗塞的認識,提高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方法對我院2011年1月~2011年3月住院確診爲腦梗塞患者共37例,在住院期間的心理狀態進行了解分析,從而針對性地制定心理護理的具體措施。在護理過程中,注意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親切而又耐心的解釋和儘可能解決患者存在的思想問題;創造良好的醫療環境,激勵病人自覺配合各種治療、護理,特別是康復計劃。結果病人心理狀態初期是由於對疾病不認識而出現異常情緒,恢復期則是由於病殘未愈而出現不能適應社會的心理。針對這種心理狀態做細微耐心解釋,引導病人對疾病的正確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了康復。結論腦梗塞患者做好心理護理是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礙和樹立戰勝疾病信心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腦梗塞心理護理腦梗塞是腦血管病症中常見病,多發病。此病致殘率高,且老年人爲多發,基於老年人的組織器官生理功能衰退,故康復也慢,甚者成爲不可逆性的病理狀態。由疾病所致的肢體癱瘓、語言障礙、口角歪斜等身體改變必定會造成患者心理障礙,而惡劣的心態則又可使機體調節功能減弱和抵抗能力下降,所以說在臨牀上積極糾正心理障礙對促進機體的康復有重要意義,而對病人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則是一件不可缺少的工作。本文就一組病例的心理狀態作一扼要的歸納並對護理情況作出總結。

  1 臨牀資料

         取於2011年1月~2011年3月的住院病人經臨牀診斷爲腦梗塞患者共37例,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齡最大者78歲,最小者55歲,60歲以上的32例。臨牀表現:意識清晰者37例,肢體不同程度癱瘓者37例,語言障礙者21例;結果治癒8例,好轉25例,未愈4例。

  2  護                                                                                                                                                       

       2.1 心理狀態本組病例(37例)均在意識清晰狀態下出現肢體癱瘓以及由於肢體癱瘓而帶來生活自理差,21例大小便困難,加上語言障礙,又不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及要求,這些無疑會給病人一個沉重的精神負擔而現出現心理障礙。不同的性別、年齡、職業、文化水平、社會地位、平素性格等的特定文化背景則可產生不同的思維內容,但整個心理過程大概可歸納如下。

  2.1.1起病初期面對突然而來的且毫無認識的疾病出現手腳不能動,吃飯需人喂,入廁需人幫助,一切生活上的事都需人照顧。有口不能言,生死不知所措,故而出現或緊張恐懼,或惶恐不安,或焦慮的情緒。此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是對疾病的認識空白引起的。

  2.1.2恢復期從病情穩定後開始,病人經治療後並和醫護人員有了接觸,已對疾病有了初步的瞭解,患者從朦朧狀態中走出來,但由於各種症狀消失較慢,此時患者表現或消沉、或悲觀、或失望等。而年歲稍輕或平時有所作爲好強者,則心有不甘,表現出煩躁、易激動、或固執任性等情緒,心理尚難適應社會。

  2.2心理護理的目的是給患者對疾病有一個正確認識以及應抱有的態度,同時使之引起情緒改變和積極自我治療的意志行動,因此在疾病初期即在入院初期,圍繞着疾病的性質是什麼,這病能不能治好,如何對待已出現的症狀進行多次講解,讓患者腦海中有一個概念,解除由疾病伴隨而來的不愉快情緒和各種顧慮,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在恢復期階段,心理護理的工作則是圍繞本病病因和療效的鞏固而進行,此時給患者指出:腦動脈硬化是本病的根本原因,預防比治療更有積極意義,希望患者今後習慣於低脂肪飲食,忌用含膽固醇豐富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動物脂肪等,還應積極治療易引起本病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同時應加強患者社會責任感的誘導使其有頑強的鬥志與疾病進行抗爭。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2.2.1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和正性的情感支持大量臨牀實踐證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護患關係是一切心理治療成功的保證。護理人員要尊重理解病人,包括入院時熱情接待,向病人作自我介紹,耐心宣講住院規則,周圍環境,查房治療作息時間。尊敬病人的人格,根據病人職業,年齡給予相應的稱呼,瞭解病情或進行治療護理,不要離病牀遠遠的,給病人解答問題聲音不要太大,節奏不要快,耐心聽取病人訴說病情。除了掌握病情還要了解病人職業、個人經歷、家庭成員、業餘愛好等情況,這樣病人感到親切又使病人獲得自尊心理,儘快適應住院環境,儘快進入病人這個角色。消除思想負擔,病人就會以院爲家,視醫護人員爲朋友,從而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

  2.2.2加強對病人個性瞭解,解決好不同病人的不同具體問題使患者身心愉快,它的目的在於防止七情過激,如狂喜、憂鬱、大怒、焦慮等情緒以及某些具體問題的糾纏,引起的病情加重,因此,護理人員除了按時按量完成治療護理任務外,還要細心觀察病人的思想反應,詢問有何要求或有何想法,掌握好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及時報告醫生,及時疏導,做好轉化工作,使病人自始自終保持良好的情緒。例如:某患者,男,75歲,退休老幹部,該病人於2011年1月13號左肢偏癱,功能障礙,診斷“腦梗塞”收入院。於入院前晚7時看電視時突然左肢活動受限,門診急診入院。入院查體:體溫36.8℃,脈搏8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壓120/80mmHg,意識清晰,左側肢體活動障礙,肌張力增高,發音含糊,口角向左側歪斜,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約2.5mm,對光反射靈敏,遵醫囑給予腦梗塞常規治療護理。在治療護理過程中發現病人情緒低落,沉默寡言,護理人員耐心地和病人談心,瞭解到病人是因爲這次生病住院,認爲命不長久了。又聽同病房的陪人講:“腦梗塞十人患病,九人癱,這種病麻煩”。此時想子服侍送終。但兒子遠在外地,爲此整天憂心忡忡,在壓力下心理問題確立。心理問題:如自尊、自卑心態、情緒不穩定、傷感,與老年是畢生發展過程中一個特殊階段及心理承受能力差有關。針對患者的心理方面採取相關心理護理活動,評估心理需求。護理人員將本病的特點是什麼,爲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等告訴患者,並指出此病大多是能治好的,將瞭解的情況報告主管醫生,經主管醫生與病人兒子聯繫,很快其兒子便回來陪伴老人。使其心滿意足愉快配合治療,同時醫護人員主動熱情地介紹康復護理計劃,耐心幫助病人恢復肢體功能鍛鍊,並指導家屬幫助訓練,使患者很快康復出院。

  2.2.3創造良好環境,病房舒適優雅環境給病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病房要求清潔整齊,舒適美觀,空氣清新。儘量做到輕重病人分開,危重病人置單病房以免互相干擾,牀單平整,隨髒隨換,做好防褥瘡的工作。恢復期病人可允許帶收音機,邊治療邊收聽,以分散病人注意力,也可使病人感到生活在富有生活氣息的環境裏,增強病人對生活的熱愛及同疾病抗爭的信心,使身體早日康復。

  2.2.4激勵病人配合各項治療,特別是康復計劃病人正確認識疾病之後,鼓勵病人樹立樂觀情緒,面對現實。可根據病人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職業,以不同言詞提不同的要求,目的是激發病人的社會責任感,調動病人的積極因素,配合醫護人員實施康復訓練,並向家屬詳細指導怎樣按摩患肢,被動運動護理中的注意事項及訓練日常生活技能,如失語練發音,練穿脫衣服,扣鈕釦,洗臉刷牙,自己吃飯,使用便器等,鼓勵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樹立長期康復訓練信心,培養病人對生活的適應能力,讓心理適應社會。

       3.  小結

        針對腦梗塞患者的心理應激狀態,在進行必要的醫療護理的同時,採用有效的心理護理,使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增強患者的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