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養生知識集錦

時間: 2011-07-07

                            十二時辰養生

    古代養生根據晝夜陰陽之變化制定了“十二時辰養生法”:
   1、卯時(5:00-7:00)見晨光即起牀,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先將兩手搓熱,摩鼻兩旁、熨摩兩目六七遍;再將兩耳揉卷五六遍;然後用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用食指彈中指,擊腦後各24次。最後去室外晨練。
   2、辰時(7:00-900)起牀健身後,飲一杯白開水,    3、巳時(9:00-11:00)此時或讀書或做家務或種菜養花。疲倦時即閉目養神,或叩齒咽津數十口。不宜高聲與人長談闊論。因爲說話多易耗氣,老年人本來氣弱,最好“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00-13:00)午餐應美食,要求食物暖軟,不吃生冷堅硬之食物。只吃八分飽,食後用茶漱口。
   5、未時(13:00-15:00)此時最好午休,以養精氣神。
   6、申時(15:00-17:00)此時讀名人詩文,或練習書法,或去田園綠地,或觀落霞。
   7、酉時(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飲酒一小杯,不可貪多。用熱水洗腳,有降火、活血、除溼之功效。晚漱口以固牙齒。
   8、戍時(19:00-21:00)輕微活動後安眠。睡時宜右側,“睡如弓”。先收心,後睡眠,睡前什麼都不想,自然安睡。
   9、亥、子時(21:00-1:00)安眠養正氣,環境宜靜,排除干擾。睡時可屈膝而臥,醒時宜伸腳舒體,使氣血流暢,忌睡姿只固定一種姿勢。
   10、醜、寅時(1:00-5:00)此時爲精氣發生之時,人以精爲寶,宜節制房事,但也不宜強制,60歲以後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生活的“數字化”

    排便一次 食慾好,能吃是好事,但上下通暢非常重要,因此,老年人要保證每天都要排便一次。
   睡覺兩次 上了年紀,晚上睡眠質量往往欠佳,所以午睡必不可少,晚間損失可在午間補。
   工作三小時 老年人不能閒着,要找自己喜歡的事做,閱報、看書、寫字、唱歌、上網、下棋、逛街,或當義務工,做志願者等,快快樂樂每一天。
   進食四次 老年人除了每日三餐之外, 下午宜增加一次點心,這是因爲老年人胃內納少,宜多次少量飲食。
   喝五杯水 老年人體內水分逐漸減少,很容易失水,因而要主動飲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早起喝一杯淡鹽開水,洗腸清胃,上下午各飲兩杯水,潤腸補津。
   晨練六十分鐘 老年人早晨跑步,做操、打拳等,會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晚七點看新聞 老年人不能自我封閉,除每天定時收看《新聞聯播》,還要多關心國家大事。
   吃八類食品 老年人的飲食要多種多樣,蛋、魚、肉要適量,多吃果蔬、蘑菇及豆製品。老年人食量少,主食可少吃,但副食要保證,並均衡搭配。
   晚九點入睡 老年人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最好養成每天晚上九點休息,次日五至六起牀的好習慣,做到有勞有逸,有張有弛。
   凡事不苛求十全十美 世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但老年人要心胸寬廣,知足常樂,才能安度晚年。 
                               簡易養生法

    鳴鼓:以手掌緊壓住雙耳數秒,然後迅速脫離,此法可振動耳膜,減緩耳窩退化;閒時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論揉、挑、彈各種手法均可,能立即改善頭痛、暈車等諸多不適,體質虛弱者常按摩耳朵,還可防止感冒。
   捏鼻:常用雙手食指摩擦鼻翼兩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進嗅覺靈敏。減少鼻過敏或呼吸道感染機會。
   拍肩: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也可用雙手掌拍腿。
   轉腰:右手順彎腰之勢向左腳尖伸展,起身,換左手向右腳尖伸展,輪替數回。
   握拳:雙手緊握後放鬆,反覆數回,直立或作姿時均可進行。
   踩腳尖:右腳跟踩左腳尖,左腳跟踩右腳尖,交替數次。 
    
                            飲食的四種平衡

    “雜食者,美食也”——雜與精的平衡    “食宜暖”——膳食的冷熱平衡    “食前忌動,食後忌靜”——就餐前後動靜平衡    “胃好恬愉”——進食前後的情緒平衡     音樂對於消化功能有很大裨益。《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聲,聞聲即動而磨食。”因此,我國道家不僅提出了“脾臟聞樂則磨”之說,還發展了一套“音符”和“梵音”等,奏出柔和淸悅的音樂配合進食。 
                           十種蔬菜搭配禁忌

    合理的膳食構成,科學而營養的搭配,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方面。蔬菜類食物更是與我們的一日之餐密切相關。要正確食用蔬菜,除儘量減少其維生素的損失和毒性外,更重要的是正確地搭配。下面介紹十種重要的蔬菜搭配禁忌,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1、蘿蔔(菜菔、蘆菔)     首烏、地黃同食;服人蔘時也應忌食。
   2、甘薯(紅薯、白薯、山芋)    3韭菜(起陽草、懶人菜)    4、茄子(落蘇、崑崙紫瓜)    5、菠菜(菠棱菜、赤根菜)    6、南瓜(番瓜、倭瓜、飯瓜)
    不可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食;不可與羊肉同食,否則易發生黃疸和腳氣病。
   7、竹筍(筍)    8、茭白(茭瓜、茭筍)     9、芹菜(旱芹、藥芹、香芹)    10、芥菜(護生草、菱角菜)                                 

                                  益壽養生經

     淡泊名利不攀比,心裏平衡少生氣。動手動腳勤活動,動靜適當莫逞能。志趣愛好是個寶,人活百歲心不老。自我保健多學習,持之以恆長修行。 
                                “五趣”可延壽

     情趣 良好的心態是健康的基礎,要做到精神飽滿,心境開朗,少私寡慾,順其自然。此外,還應把自己的餘熱和興趣融入穩定和諧的家庭和社會當中去。
   樂趣 在社會大家庭中與周圍的人相處,你會找到更多的生活樂趣。要學會自己尋找、創造、如琴棋書畫,結交新老朋友,參加體育運動;種花養鳥、垂釣收藏;或與孫輩同樂,與子女共享天倫之樂;與老伴常交流,閒暇哼哼唱唱老歌等。有了這種浪漫的樂趣,會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
   志趣 古今中外,有許多老人晚年時才圓了年輕時的夢,可謂“大器晚成”。這種志趣,有理想,有追求,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腦勤、手勤、不閒着的精神則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諧趣 幽默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是生活中的“去憂劑”當你遇到煩惱、沉悶或尷尬時,要多與幽默和風趣打交道,從幽默中吸收精神營養,開心取樂。經常笑口常開,青春常在,還能益神健身。
   俏趣 即老來俏,有人誤認爲美容修飾是年輕人的事,人老了只要吃飽穿暖就行。其實,老年人追求美,有益身心。因爲適當講究穿衣打扮能給老人生命帶來活力,從而產生一種自我暗示;我不老,還年輕。這種心情能促使健康長壽, 
                              科學膳食
    酸可促進食慾,有健脾開胃之作用,並可增強肝臟功能,提高對鈣、磷的吸收。醋酸還有解毒、殺菌之功能。但食多則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吃甜食有補充氣血、解除肌肉緊張和解毒的功能。但食之過量,不僅會引起血糖升高,膽固醇增加,使人發胖,還會造成體內鈣及維生素BI的缺乏。
    苦味有解除燥溼、利尿和益胃之功能,可促人嘔吐,藉以排出體內滯水。但過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等症。
    辣味食品能刺激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並能促進血液循環和肌體代謝,祛風散溼,使循環暢通。但食之過多,則會影響胃黏膜,並使肺氣過盛。凡患痔瘡、肛裂、胃潰瘍、便祕、神經衰弱、皮膚患者,都不宜多吃辣椒。
    食鹽的主要作用是調和正常水鹽代謝。此外,鹽還能軟化體內酸性腫塊,在大量脫水時,補充鹽可防微量元素缺乏。但日食過多,則會增加腎臟負擔,誘發高血壓。因此,腎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可多吃。 
                             養生古風

    “一德” 明代養生家呂坤說:“仁可長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
   “二字”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爲:生在於“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
   “三戒” 孔子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 明代醫學家萬密齋指出:“養生之法有四:一日寡慾,二日慎動,三日守時,四日祛疾。”
   “五知 ”宋代周守忠說:“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閒口而忘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慾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爲。”
   “六節” 明代醫學家江綺石說:“節嗜慾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
   “七食 ”清代養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
   “八樂” 石成金的“八樂”是: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樂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
   “九思” 孔子日:“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危,見德思義。
                              養腦長壽十字法

    中國中醫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腦病專家程昭寰,在確立中醫腦科學理論的基礎上,總結出養腦長壽十字法:
   一貫知足,知足常樂。 不盲目與別人比較,量體裁衣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不求花天酒地,只求平淡人生。
   二目遠眺,遠眺明目 。無論何時,不可只看到眼前利益,不可患得患失,要登高望遠。
   三餐有節,食不過飽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
   四季不懶,勤於鍛鍊。 根據季節的變換,選擇不同的時間和項目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貴在堅持。
   五穀皆食,營養均衡。 不可偏食,才能攝入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
   六慾不張,清心寡慾 。欲節則養精氣,縱慾傷身,後患無窮。
   七分忍讓,豁達大度 。遇事達觀,得讓人處且讓人。
   八方交往,廣結朋友
   九(酒)薄煙戒,神清氣爽 。飲酒不可過量,且根據各自身體條件限酒,不得貪杯豪飲;力求戒菸,以免危害身體。
   十分坦蕩,以誠待人。襟懷坦白,寬以待人,不做虧心事,保持心平氣和的好心境,心平天地寬。
                                妙聯佳對養性情

    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中的傑出代表鄭板橋,在他興華故居的廚房門兩側自撰自書了這樣一幅養生聯: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清代翟公欒撰有一幅養生聯:靜亦靜動亦動,五臟克消失慾火;榮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於危機。    

    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鍾雲舫於成都寶光寺題了佛說人的彌勒佛楹聯:你眉頭着什麼焦,但常守分安貧,便收得和氣一團,常向衆人開口笑;我肚皮這般樣大,總不愁吃憂穿,只講個包羅萬象,自然百事寬心。     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有一幅養生聯:養性莫若修身;至樂無如讀書。
    清代文學家紀曉嵐將他先師陳自崖一幅養生聯書於客廳以自娛: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北宋名相寇準題一養生聯:但知行好事;不用問前程。

                    (資料收藏)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