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循環缺血護理常規及健康教育

時間: 2011-05-27

     後循環缺血護理常規 

     按內科及本系統疾病一般護理常規執行

  【病情觀察】  

  1.觀察顱內壓升高的症狀,偏癱的部位和程度,感知覺障礙,認知、語言能力。

  2.瞭解既往史,服藥史,危險因素,自理能力,生活習慣。

  3.有無焦慮、擔憂等不良情緒。

  【症狀護理】

  1.急性期臥牀休息,平臥或低枕位,頭部禁止使用冰袋。

  2.監測生命體徵,神經系統功能及有關檢查的生化指標。

  3.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醫囑給予氧氣吸人。

  4.意識障礙的護理:按照意識障礙護理常規執行。

  5.準確記錄出入量。對於嘔吐、大汗、高熱等症狀應及時遵醫囑補液。

  6.高熱的護理:按高熱護理常規執行。

  7.病人抽搐時注意保證病人的安全。

  8.應用抗凝纖溶藥物治療時,嚴格掌握藥物劑量,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

  9.靜脈應用血管擴張藥,滴速稍慢,注意血壓變化。

  10.觀察下肢皮膚顏色。溫度及足背動脈搏動等情況。

  11.癱瘓病人注意保持肢體功能位置。

  13.康復護理:早期進行肢體功能訓練。

  【一般護理】

  l.臥牀病人協助其翻身,做好皮膚護理。

  2.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着涼。

  3.保持病人大便通暢,做好會陰部護理。

  4.給予低脂低鹽飲食,如有吞嚥困難、嗆咳者給予糊狀流食或半流食小口慢食,必要時鼻飼進食。

  5.瞭解病人心理,鼓勵家屬朋友關心病人,使病人愉快、平靜的面對生活。

  【健康指導】

  1.介紹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方法。

  2.告知病人改變姿勢時動作要緩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壓。

  3.適當參加體育活動,促進血液循環。

  4.告知長期臥牀病人合併症的預防措施。

理:按照意識障礙護理常規執行。

  5.準確記錄出入量。對於嘔吐、大汗、高熱等症狀應及時遵醫囑補液。

  6.高熱的護理:按高熱護理常規執行。

  7.病人抽搐時注意保證病人的安全。

  8.應用抗凝纖溶藥物治療時,嚴格掌握藥物劑量,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

  9.靜脈應用血管擴張藥,滴速稍慢,注意血壓變化。

  10.觀察下肢皮膚顏色。溫度及足背動脈搏動等情況。

  11.癱瘓病人注意保持肢體功能位置。

  13.康復護理:早期進行肢體功能訓練。

 

     後循環缺血(pCI)健康教育        1.概念:後循環又稱椎基底動脈系統,由椎動脈、基底動脈和大腦後動脈組成,主要供給腦幹、丘腦、海馬、枕葉、部分顳葉及脊髓。後循環是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約佔缺血性卒中的20%。後循環缺血是指後循環的TIA和腦梗死。其同義詞包括椎基底動脈系統缺血、後循環的TIA與腦梗死、椎基底動脈疾病、椎基底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的臨牀表現:包括頭暈、眩暈、肢體或頭面部的麻木、肢體癱瘓、感覺異常、步態或肢體共濟失調、構音障礙或吞嚥障礙、跌倒發作、偏盲、聲嘶、horer綜合症等。出現一側腦神經損害和另一側運動感覺損害的交叉表現是後循環缺血的特徵性表現。     2.危險因素:與前循環缺血相似,主要是不可調節和可調節的因素。不可調節的因素有年齡、性別、種族、遺傳背景、家族史、個人史等。可調節的因素有生活方式(飲食、吸菸、活動缺乏等)、肥胖及多種血管性危險因素,後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臟病、卒中和TIA病史、頸動脈病、周圍血管病、高凝狀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口服避孕藥等。     3.病因:(1)動脈粥樣硬化是PIC最常見的血管病理表現,導致PIC的機制包括大動脈狹窄和閉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動脈源性栓塞、動脈夾層等。動脈粥樣硬化好發於椎動脈起始端和顱內段。(2)栓塞是PIC最常見發病機制,約佔40%。栓子主要來源於心臟、主動脈弓、椎動脈起始端和基底動脈。最常見栓塞部位是椎動脈顱內段和基底動脈遠端。(3)穿支小動脈病變,有脂質透明病、微動脈瘤、和小動脈起始部的粥樣硬化病變等損害,好發於橋腦、中腦和丘腦。    4.後循環缺血溶栓要求的特點:(1)缺血卒中在3小時內可vt--pA;若>3h,(a)血管造影示椎動脈阻塞,則靜脈vt--pA治療爲宜。(b)若基底動脈阻塞,行動脈內溶栓較好。(2)動脈溶栓時間最長可至12--24h。    5.常用藥物指導:主要是抗血小板製劑(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氯氯比格雷、潘生丁等)和溶栓藥(降纖酶、尿激酶)。應用此藥時要嚴格注意藥物劑量,監測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注意觀察皮膚有無出血傾向,發現皮疹、皮下瘀斑、牙齦出血等立即報告醫生處理。同時觀察應用溶栓藥後肢體功能障礙等症狀恢復情況。    6.飲食指導:平時生活起居要有規律,克服不良嗜好。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食品。戒菸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纖維素食物,多飲水。飲食要遠“三百”(糖、鹽、豬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多吃魚類和海帶。    7.心理護理:患者因偏癱、失語、生活不能自理,常常產生自卑、消極的心理,甚至變得性情急躁,好發脾氣,這樣會使血壓升高,病情加重。此時應主動關心病人,開導病人,同時囑咐家屬給予病人物質及精神上的支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8.功能鍛鍊:嚴重發作時應採取平臥位,以便較多血液供給腦部,禁用冰袋冷敷頭部以免血管收縮,血流減少而加重病情。協助臥牀病人做好生活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壓瘡形成。恢復期儘量要求病人獨立完成生活自理活動,以增進自我照顧能力和信心。對意識障礙和躁動不安的病人,應加牀檔以防墜牀。對步行困難,步態不穩等運動障礙的病人,地面應保持乾燥平整,有醒目警示卡,以防病人跌倒。有語言及肢體障礙的患者,要加強其功能鍛鍊,防止及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教會病人和家屬功能鍛鍊的方法,以提高生活質量。    9.預防措施:老年人晨間睡醒時不要急於起牀,最好安靜10分鐘後緩慢起牀,以防直立性低血壓致腦血栓形成。體位變換時,動作要慢轉頭不宜過猛,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外出時要要防摔倒,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10.急救措施:症狀輕微時應平臥休息,按時服藥。症狀嚴重時就近醫院治療或撥打120急救。
上一篇:冬季養生保健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14
宮外孕的護理:  1.絕對臥牀休息,取平臥位,不準隨意搬動病人及按壓下腹部。因輸卵管妊娠受震動和按壓腹部可使包塊破裂或隨胚胎髮育增大破裂造成大出血。  2.嚴密注意病人有無突然腹痛、陰道流血、尿頻等症狀。  3.密切觀察血壓、脈搏的變化,每小時測量一次,血壓脈搏是反映休克的可靠指徵,休克可表現爲脈快,血壓下降,脈壓差低,必要時給予氧氣輸入。  4.嚴密注意患者神態,表情,有無面色蒼白、四肢發冷等,注意保暖,以促進血液循環。  5.按醫囑建立靜脈通路,根據病情需要調整輸液速度,協助醫生做好各項診斷,做好術前準備。  6.嚴禁在腹痛時使用鎮痛劑,以免掩蓋症狀而誤診。  7.術後注意觀察血壓,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