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糖尿病爲何要關注血壓、血脂及體重

時間: 2011-12-15

   

 
 
    ◆張家慶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爲特徵的疾病,從病名上來說,治療就是降血糖。可是,時至今日,醫生一定要把血壓、血脂及體重也調至正常,這是爲什麼,何必多此一舉?
    
    話還得從根本說起,治病爲什麼?回答很簡單,把病消除呀!可是像糖尿病這種目前無法消除的病來說,其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而高血糖本身不一定有症狀,糖尿病的危害在於其併發症。
    
    如何預防其併發症呢?通過近10年的研究,1993年美國公佈其DCCT研究結果,證明對1型糖尿病強化控制血糖,使之接近正常,可以減少慢性併發症中的微血管併發症1/3~2/3。以後英國對2型糖尿病的UKPDS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對預防眼、腎及神經的微血管併發症,應該把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這幾乎已成定論。而且這兩個研究都有後續幾年的隨訪,雖然試驗已經結束,但強化控制組都有良好的後續反應(或稱降糖記憶效應)。
    
    可是對於心腦大血管併發症(CVD)來說,情況卻不同。UKPDS研究強化組對CVD確有改善,但在統計學上還達不到顯著差異,這對科學家來說,就不能認爲降糖對預防CVD有效。這又是爲什麼呢?這成爲以後研究的重點。因爲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有70%以上是因爲CVD,它包括冠心病及腦卒中等,而且我國腦卒中的比例要比歐美大。至於微血管病變引起的致盲、致殘(截肢)、尿毒症等,相對於CVD來說,致死的比例要少。因此研究防治CVD成爲重中之重。
    
    CVD主要是因爲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硬化的原因與高血糖有很大關係,甚至血糖尚未高到糖尿病水平之前就可能出現。因此目前稱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高危症,也就是說有了糖尿病就很可能有CVD。
    
    可是研究嚴格控制血糖防治CVD的幾個大型試驗結果卻出人意料。一個1萬多例的試驗預定研究5年,在3.5年時發現強化控制血糖組的死亡率反而超過對照組,於是立即中止試驗。另2個研究雖然沒有發現強化組的壞處,卻也沒有明顯好處,即都未達到統計學要求。由此可明確,單靠控制血糖對預防CVD是不夠的。
    
    進一步明確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除了高血糖以外,血脂紊亂、高血壓及肥胖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還有吸菸、亞臨牀炎症(低度炎症)、內皮功能損傷、脂肪因子及胰島素抵抗等也有關。因此防CVD還應防這些危險因素。
    
    所以對糖尿病人除降糖外,還必須控制高血壓、調整血脂紊亂,對超重及肥胖者減重,纔有可能防止CVD,才能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此外控制血糖目標要個體化,對年老、病程久、有晚期併發症者,目標應放寬。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