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埋線治療痔瘡

時間: 2012-09-26

 

痔瘡是人類特有的常見病、多發病。並可隨着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說。其發病原因頗多,久坐、久站、勞累等使人體長時間處於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曲張、隆起、靜脈壁張力下降而引起痔瘡是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運動不足,腸蠕動減慢,糞便下行遲緩或因習慣性便祕,從而壓迫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迴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導致痔瘡發病率增高。

   很多人在選擇治療痔瘡時會採用藥物和手術療法,其實這兩種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不僅有副作用而且不能治本。我們近幾年應用微創埋線療法治療痔瘡取得了療效好、標本兼治、無副作用,並且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它的治療原理是通過穴位埋線刺激直接作用於人體組織和肛部,從而促進痔靜脈血液迴流、疏通淤血團塊,使痔核逐漸萎縮、消失,達到治癒痔瘡的目的。

   埋線主穴:大腸俞、氣海俞、承山、長強。

操作:將1號2釐米長的腸線,置人12號一次性微創埋線針的針芯內,於所選用腧穴用龍膽紫做標記,常規消毒,將置有羊腸線的注線針刺入穴位,使局部產生酸、麻、脹感,然後再邊推針芯邊退針,將羊線埋入穴位內。在治療期間患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早晚各做提肛動作50次。

典型病例

滿××,男,39歲,主訴:每天大便時肛門疼痛,大便帶有鮮血,並感覺肛門有東西脫垂出來,有時血呈點滴而下,吃辛辣食物後更加明顯。檢查:肛門處腫痛,肝門周圍皮膚有輕微溼疹。大便後肛門疼痛,大便時有鮮血,肛門指診可觸及痔結節。診斷:混合痔。埋線15天后症狀消失,配合每日大便後用溫鹽水坐浴10一15分鐘,早晚各做提肛動作50次。隨訪1年無復發。

中醫認爲痔瘡是由於胃腸溼熱鬱積,過食辛辣,或產後便祕等因素致大腸經絡氣血淤滯不通,直腸下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痔靜脈擴大和曲張形成靜脈團而成,穴位埋線療法是根據中醫臟腑經絡學說,以氣海俞透大腸俞,其目的在於疏通大腸經絡氣血,長強穴可以調整丹田陽氣出入督脈的強弱狀態,有閥門的作用。爲陽氣始出之處。如果陽氣在此鬱住,則鬱而生熱,出現痔瘡。因此,長強穴既爲局部穴,也是一個疏通督脈陽氣的重要部位。埋植腸線能對穴位產生柔和而持久刺激,起到通經絡、和氣血、平衡陰陽的作用,並能增強機體的自身免疫力,從而達到消炎祛痔止痛之功效。筆者對痔瘡患者160餘例微創埋線,1次見效,3次痊癒衆多,解除了患者因病無奈做手術的一刀之苦,實爲簡、便、驗、廉的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潰瘍性結腸炎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簡稱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直腸、結腸炎粘膜的瀰漫性炎症疾病。本病發病機理雖未完全明瞭,但一般認爲與免疫、精神神經、過敏、遺傳及非特異性感染等因素有關。其臨牀特點爲原因不明的、時好時壞血性腹瀉。難以設想如此一個破壞性疾病卻無一個可確定的病因或一個特異的內科治療方法。雖然切除全部病變的結、直腸可完全治癒此病;但付出的代價將是有可能從此終身腹部迴腸造口。

潰瘍性結腸炎的最初表現可有許多形式。血性腹瀉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其他症狀依次有腹痛、便血、體重減輕、裏急後重、嘔吐等。偶爾主要表現爲關節炎,虹膜睫狀體炎,肝功能障礙和皮膚病變。病員往往有體重減輕和麪色蒼白,在疾病活動期腹部檢查時結腸部位常有觸痛。可能有急腹症徵象伴發熱和腸鳴音減少,在急性發作或暴發型病例尤爲明顯。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瀰漫性炎症,無一個可確定的病因或一個特異的西醫內科治療方法。嚴重的會導致腸穿孔、結腸癌等。西醫只能暫時緩解症狀,不能治癒,患者對西醫藥物還能產生較強依賴性。且服藥時間過久,產生抗藥性,以至無效。另外這些藥物對人體胃、腸、腎、肝等周圍淋巴免疫器官有一定的損害,增加腸道疾病的惡性循環,破壞了腸道內微生態平衡。因此,不斷換方調藥,這樣下去,不但經濟受損,而遺憾的是病情進一步發展。給病人造成極大的痛苦。

微創穴位埋線療法治療結腸炎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迅速可靠,用藥數日即可見效短期可痊癒 不復發無副作用。打破了傳統治療用要緩解停藥復發的惡性循環。

埋線治療:大腸俞、足三裏、天樞、三陰交、止瀉、上巨虛。

操作:注線法,局部常規消毒後,腸線(1.5-2cm)裝入針內,從中央向腧穴方向以15-30°角刺入,達到腧穴深層肌肉組織,進針大約2-2。5cm,邊推針蕊抽針管,此時腸線已埋入腧穴,膠布固定,半月1次,連續3次。

典型病例

病例1   張xx,女,40歲,主訴慢性腹瀉5年餘,大便稀溏,日行3-4次,嚴重時6-7次,左下腹疼痛,身睏乏力,頭暈耳鳴,診斷爲潰瘍性結腸炎,如上法埋線2次,諸證消失,一年後隨訪無腹瀉痊癒。

病例2 李xx,男,39歲,腹瀉、粘液血性便。腹痛14年,伴消瘦、乏力等。經腸鏡檢查確診爲潰瘍性結腸炎。經穴位埋線一個療程痊癒,隨訪三年未復發。

大腸俞、天樞、足三裏三穴爲胃之下合穴,功能健脾和胃,補益強壯,統治一切胃腸瘦弱虛損之疾、三穴相配不但功專力宏,還可減輕患者在埋線後出現穴位局部組織損傷造成的無菌性炎症反應和異體蛋白埋植造成的變態反應,埋線初期刺激強而短暫,後期刺激柔和而持久,可達20天或更長時間,使患病部位在較長時間裏依靠這種良性刺激不斷得到調整和修復,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在人羣中發病率較高,是臨牀上比較棘手的病種之一,採用中西醫藥物治療,雖有療效但不持久且宜復發,實驗研究也證實,穴位埋線療法具有短期速效和長期續效兩種作用方式,一部分經脊髓后角上傳大腦皮層,通過體液調節來調整臟器機能狀態,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提高其免疫力。埋線療法見效快,療效持久,不易復發,是當前推廣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一、穴位埋線療法注意事項:

1、 埋線療法所採用的針具及線體均爲一次性專利產品,保證一人一針,用後在指定的醫院銷燬,避免了醫源性交又感染,安全、衛生。

2、 埋線後局部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是正常的,是刺激穴位後針感得氣的反應。體質較弱或局部經脈不通者感覺更明顯,一般持續 時間爲2―7天左右。

3、埋線後當天局部禁沾水,次日可洗浴,不影響正常的活動如跑步,打球、開車等等。

4、局部出現微腫、脹痛或青紫現象是個體差異的正常反應,是由於局部血液循環較慢,對線體的吸收過程相對延長而致,一般7―10天左右即能緩解,不影響任何療效。

5、體形偏瘦者或局部脂肪較薄的部位,因其穴位淺,埋線後可能出現小硬結,不影響治療,但吸收較幔,一般1-3個月左右吸收完全。

6、女性在月經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時期儘量不埋線,對於月經量少,或處於月經後期患者可由醫生視情況決定是否埋線。

7、此療法爲綠色、無毒副作用的方法,分爲埋線治療期(15天埋線一次三次一療程)和埋線鞏固保健期(1―2個月埋線一次,三次一療程)請遵醫囑按時治療,鞏固療效。

8、埋線後避風寒。調情志,以清淡飲食爲主。

二、鍼灸埋線減肥注意事項:主要忌食:油、糖、澱粉。

三、在鍼灸埋線期間可食用食物:

蔬菜類:以黃瓜、冬瓜、芹菜爲最好。 肉類:牛肉、雞肉、兔肉、鴨肉、蝦肉、魚肉、皮皮蝦(不要吃仔) 蛋類:煮雞蛋、茶雞蛋、牛奶、豆漿。 水果類:草莓、酸梨、西紅柿。

注:以上食物可以生吃、拌、清燉、醬、但不可放糖、油,不可油炸、油炒。

在鍼灸埋線期間禁食:羊肉、豬肉、糖類、麪食、核桃、瓜子、花生、鹹菜、泡菜、動物內臟、鹹雞蛋、松花蛋。

原 理:食物進入人體後,一部分轉化爲熱量,被身體消耗掉。多餘的轉化爲脂肪。本中心通過鍼灸、埋線、按摩等方式,調理內分泌,使胃、脾將多餘的脂肪轉化爲熱量、營養輸送到身體所需之處。並促進水份與代謝廢物排泄,達到瘦身與浮肉消化的目的,成功安全減肥。

現 象:開始三天稍有不適,如:頭重腳輕、心慌、無力,這些是正常現象。因爲此時身體經絡血液循環還未調理好,過了三天就正常了。如有不適的感覺,可適量食用上述可食用食物,如果沒有則儘量不食。

    溼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其特點爲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佈,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覆發作。

    患處皮膚特徵: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面部、耳後、四肢屈側、*****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佈。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爲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溼疹。三者並無明顯界限,可以相互轉變。

(1)急性溼疹:

  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境界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痂,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處理適當則炎症減輕,皮損可在2~3周後消退,但常反覆發作並可轉爲亞急性或慢性溼疹。

(2)亞急性溼疹:

急性溼疹炎症減輕後,仍有劇烈瘙癢,皮損以丘疹、結痂和鱗屑爲主,可見少量丘皰疹,輕度糜爛。治療恰當數週內可痊癒,處理不當,則可急性發作或轉爲慢性溼疹。

(3)慢性溼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溼疹反覆發作不愈二轉爲慢性溼疹;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爲慢性溼疹。其表現爲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損多爲侷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

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浸淫瘡”、“旋耳瘡”、“繡球風”、“四彎風”、“奶癬”等類似西醫學的急性溼疹、耳周溼疹、陰囊溼疹、異位性皮炎及嬰兒溼疹等。《醫宗》患處皮膚特徵: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面部、耳後、四肢屈側、*****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佈。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爲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溼疹。三者並無明顯界限,可以相互轉變。

近年來,溼疹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這可能與氣候環境變化,大量化學制品在生活中的應用,精神緊張,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均有關係。

發病原因

溼疹的發病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一)遺傳因素 某些類型的溼疹與遺傳有密切的關係。

(二)環境因素 很多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是溼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環境包括羣體環境與個體環境,人類的羣體環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範圍的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積的氣傳致敏菌源等。個體小環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境,由於人們的生活約2/3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境對溼疹的影響更加密切。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是指日益增多和複雜的環境性變應原,包括:

(三)感染因素

某些溼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黴、分枝孢黴、點青黴、煙麴黴、鐮刀黴、產黃青黴、黑麴黴及黑根黴等。

(四)飲食因素

人類的食物品種極多,一般可分爲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在近代的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溼疹的產生。

(五)藥物因素 藥物因素是某些溼疹,尤其是溼疹型藥疹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來說任何藥物均有引起溼疹性藥疹的可能性:

①溼疹型藥疹爲後天獲得,雖然和過敏素質與遺傳有密切關係,但藥物過敏不能直接由親體遺傳;

②溼疹型藥疹一般均發生於多次藥物接觸後,而絕少發生於首次接觸者;

③溼疹型藥疹的首次發病均有潛伏期,一般至少經1周左右,而再次發病則無潛伏期,可以即刻發病;

④溼疹型藥疹的激發劑量一般均較低,患者一旦致敏,則往往可由極少量的藥物接觸麗致發作;

⑤溼疹型藥疹一般具有典型的症狀或體徵;⑥溼疹型藥疹患者僅見於少數用藥患者。

(六)其他因素 溼疹的產生尚可由苦悶、疲勞、憂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等神經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線、寒冷、潮溼、乾燥、摩擦等氣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腸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腸寄生蟲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因素皆是溼疹發生的原因。

治療

第一應該儘量尋找過敏原。有的時候過敏原很難找,總也查不清楚,因爲人接觸的東西太多。病從口入,可以自己記錄一下,前三天吃什麼東西,假如幾次都是因爲吃某個東西皮疹加重,以後記住就不要吃了。

  另外要注意環境因素,有很多花、花粉的地方就不要去了,花粉季節出門要戴上口罩。還有多見的比如對眼睛框過敏,對褲腰帶的裝飾品過敏,這些都應該避免。因爲使用某種化妝品後開始覺得癢癢的,一般就說明對化妝品裏面的成分過敏,這種化妝品就不要用。這是預防爲主,儘量找到原因。找不到原因自己生活當中儘量避免一些過敏因素。

  第二,患了溼疹會很癢,抓撓往往使得皮膚病變更加厲害。實際上皮炎越抓越癢,越癢越抓,造成惡性循環。因此癢的時候不要去抓,往往會越抓越癢。

  第三,皮疹可以吃一些抗過敏的藥物,要癢得很厲害,可以吃一些撲爾敏、抗組胺藥物。一些外用藥,最常見的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藥有20幾種,而且激素有強弱之分。我們主張不要一開始用最強的,而且最強的藥不適合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有副作用。還可以用一些外用藥膏、藥水

埋線治療

主穴:曲池、血海、大椎、風市。

配穴:面部配合谷;頭部配外關;背腰部配委中;胸腹部配足三裏;陰部配三陰交;侷限性溼疹配阿是穴。

操作:用注線法。穴位消毒局麻後,用2號羊腸線裝入12號穿刺針,刺入穴位。膈俞用斜刺法;餘穴用直刺法,待有酸脹感後,注入羊腸線2釐米,每15天埋線1次,4次爲一療程。

典型病例

王xx,女,31歲。四肢皮膚粗糙發癢,抓後皮損脫屑,結血痂已年餘,經反覆治療效果不佳。近2個月前瘙癢加重,食慾不振,口乾,便祕,小便黃。取穴曲池、血海、膈俞、三陰交、環跳。2次埋線後症狀基本消失,再鞏固治療2次病癒,隨訪2年未復發。

埋線療法治療溼疹多以辨證取穴爲主,以清熱活血養血,配合皮損局部以涼血止癢,在皮損邊緣埋線時,以能儘量使其針眼有較多出血爲佳。如皮損糜爛較重,應適當配用藥物以保護創面。治療過程中,患者應避免過敏原的繼續刺激和精神刺激,並應防止潮溼,減少洗滌,儘量少搔抓局部。

上一篇:扁桃體炎的症狀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