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臨牀研究與治療

時間: 2011-06-13

病徵描述

牙周炎是侵犯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症,是一種破壞性疾病。該病的主要特徵爲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鬆動。

發病原因

1、菌斑 是指粘附於牙齒表面的微生物羣,不能用漱口、水沖洗等去除。現已公認,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是沉積在牙面上的礦化的菌斑。牙石對牙周組織的危害,主要是它構成了菌斑附着和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牙石本身妨礙了口腔衛生的維護,從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對牙齦組織形成刺激。 3、創傷性咬合 在咬合時,若咬合力過大或方向異常,超越了牙周組織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組織發生損傷的咬合,稱爲創傷性咬合。創傷性咬合包括咬合時時的早接觸、牙合干擾、夜間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復物、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組織的炎症過程。 5、全身因素內分泌失調、如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等的分泌量異常。飲食和營養方面可有維生素C的缺乏、維生素D和鈣、磷的缺乏或不平衡、營養不良等。

臨牀表現

1、牙周病常開始於牙齦炎,牙齦腫脹、變紅、出血,正常外形改變,韶緣糜爛或增生,咀嚼食物或刷牙時容易出血。 2、齦溝加深繼而形成齦袋,而牙周袋形成導致牙齦在牙面上的附着喪失,一般無症狀,有感染時可發生井波及整個牙周袋壁,可有疼痛、溢膿、口臭等症狀。依據x線顯示,可見牙槽嵴頂的硬骨板消失,邊緣如蟲蝕狀,繼而牙槽峙發生垂直吸收,高度降低。 3、牙周組織的損害到達一定程度,支持骨減少,加之咬驗創傷加重,導致牙齒鬆動。

診斷鑑別

1、單個牙或多數牙有不同程度的持續性鈍痛,咀嚼痛,牙齦紅腫反覆發作。 2、常伴有牙齦出血、牙周袋溢膿和牙齒鬆動。 3、在牙頸部常有較多的牙垢和牙結石沉積。 4、X線檢查,可見牙槽骨吸收和硬骨板的消失。 5、口腔衛生不良和有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等全身疾病患者易患此病。

連帶併發症

暫時性菌血症、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

常規治療

1、漱口劑,如0.05%-0.2%洗必泰液、2%碳酸氫鈉、口泰、口潔素等,抑制齦上齦下茵斑的形成,減少口腔內致病菌的數量。 2、局部塗藥。如在牙周袋內放入碘甘油,起到殺滅細菌、收斂組織的作用。也可放入螺旋黴素、甲硝挫等製成的藥膜或藥棒,讓藥物緩慢釋放出來,長時間作用於牙周組織,以達到消炎的最佳效果。

用藥中的禁忌事項

禁止吃太過刺激的食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