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見症狀

時間: 2012-08-20

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經常塞牙的症狀

最近完成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結果顯示,我國25歲以上的城市人口中,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1%,大約有六成的糖尿病患者是在這次調查時被確診爲糖尿病。這說明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並沒有所謂的“三多一少”的糖尿病典型症狀。  那麼,糖尿病發病真的如此隱祕嗎?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認真尋找,往往還是可以發現糖尿病的“蛛絲馬跡”的。

牙齒鬆動中青年人牙齒鬆動,進食後食物容易塞在牙縫內,這很可能是糖尿病合併牙周病的表現。視物模糊視力明顯下降或原來的近視突然好轉,有的患者屢次配眼鏡都不合適,這提醒我們,這些患者很可能患有糖尿病,因爲高血糖引起的血液滲透壓變化,可以影響調節視力的晶狀體,引起視力改變。反覆感染如女性反覆的尿路感染,反覆的皮膚癤癰,都可能與糖尿病有關。肥胖患者尤其是合併有高血壓、冠心病、膽囊結石和反覆發作的膽囊炎的肥胖患者,很可能也是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高膽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癥和高尿酸血癥患者,以及父母皆有糖尿病者,患糖尿病的機率較高。

另外,有的人進餐3~4小時後出現低血糖症狀,心慌、出汗,進食後好轉,這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現。因爲部分早期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延遲,等到血糖開始下降時,胰島素逐漸分泌到高峯。這種胰島素水平升高落後於血糖變化的結果可以導致低血糖。(09元月9日網上發佈)

口中有爛蘋果氣味可能是糖尿病酮症徵兆

人們口中異常的味覺或氣味常常是一些疾病的早期信號。  口苦,伴見口乾、心煩、急躁、脅肋脹痛等,多爲肝鬱氣滯,肝胃火盛,挾膽汁上擾所致,臨牀上應清肝膽胃火,可以口服加味逍遙丸、龍膽瀉肝丸等治療。同時飲食要清淡,多吃點苦瓜等敗火的食物。  酸腐餿味,多爲飲食過量,食物停滯,消化不良,在胃中發酵導致,屬實熱證。有此症狀的人應該消食導滯,胃中積存的宿食一消,口氣自然清新。能消食的中藥有雞內金,大山楂丸等,也可以用健胃消食片等。如果口中僅有酸味,同時伴有食慾不佳,頻繁嘔吐、疲乏無力,則爲脾胃虛弱所致,應調理脾胃,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  口中無味,沒有食慾,吃什麼都不香,多半是脾胃虛弱的表現。這類人就不可採用補法,一補就上火。要用較爲平和的中藥調理或用食療,比如:用山藥、蓮子、薏米、山楂等食物兼藥物,與粳米一起煮粥,長期食用,對健脾開胃有好處。適當的體育運動,也會對緩解症狀有所幫助。下面再爲大家介紹一款健脾開胃的涼菜:果茶山藥。具體做法:將鐵棍山藥去須,去皮,洗淨,切斜塊,擺放磁盤中,放入蒸鍋蒸熟,待用;將新鮮的山楂洗淨,放入鍋中加水攪拌熬製,當山楂水半黏稠時加入白糖或冰糖;去渣,將山楂稠汁,淋在蒸熟的山藥上。  血腥樣的氣味,則可能是牙齦發炎或出血所致,應去看口腔科,做相應的治療後,口中氣味自然消失。  爛蘋果樣氣味,可能是糖尿病酮症的徵兆,應及時去醫院治療,不可拖延病情。

易被忽視的糖尿病症狀

糖尿病是僅次於癌症、心腦血管病的人體第三大殺手,它的“三多一少”症狀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但是在這些症狀明顯出現之前,常有一些極易被人忽略的臨牀表現,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可能貽誤病情。

外陰瘙癢一位中年婦女一段時間以來,外陰瘙癢難忍,就診的結果是黴菌性陰道炎。她用遍了各種栓劑洗劑等抗黴菌藥物治療,但瘙癢症狀都有增無減。無奈之下她到友誼醫院婦科求治,化驗結果令該患者大吃一驚,她的飯後兩小時血糖竟然有3個加號,經進一步確診其爲2型糖尿病。所以提示一:中年婦女如有久治不愈的外陰瘙癢,不妨先去做糖尿病檢查。 皮膚瘙癢一位中年男患者雖然體格較瘦,但自我感覺健康無病,只是近年來患上了頑固的皮膚瘙癢,吃遍各種脫敏藥物和外用擦劑,仍然不見起色。後來去醫院檢查發現他的空腹血糖非常高。原來他的皮膚瘙癢都是因爲患了糖尿病後,長期脫水皮膚乾燥所致。友誼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徐寶榮表示,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皮膚瘙癢,應首先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後再對症治療。 脫髮一位小保姆,本該是毛髮濃密的年紀,但她卻毛髮乾燥疏淡,頭頂裸露頭皮,每次洗浴之後脫落的毛髮更是隨處可見。後經過糖尿病試紙的檢查,這位小保姆其實患上了胰島素分泌絕對減少的1型糖尿病。出現脫髮主要是因爲糖尿病造成的長期營養不良性脫髮。

糖尿病如長期得不到控制治療,可導致多種併發症,如動脈硬化、冠心病、腎功能不全等,因而糖尿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尤爲重要。

勃起功能障礙—糖尿病信號

糖尿病是一種分泌疾病,而ED是指男子陰莖勃起功能障礙,但二病關係密切,糖尿病可引起ED,而ED也常常爲糖尿病“報警”。糖尿病人ED發生率可達40%-60%,比非糖尿病者發生率高.了3-5倍。現代醫學已發現,糖尿病會通過以下一些途徑引起ED:

 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者血裏糖分太高,會引起其神經纖維上一些糖類物質(例如多元醇等)沉積,隨即使神經纖維變性、腫脹,還會造成一些神經末梢釋放的神經介質減少(例如血管活性腸多肽、乙酰膽鹼等),而它們具有促進陰莖勃起的作用。當支配陰莖勃起的神經受累後,勃起功能就會一蹶不振。血管病變 血內糖分太多,必然會造成血管壁上糖分增加,於是釀成血管壁的鈣化以及血管內壁的變性,最終造成血管腔的縮小和狹窄,這樣勢必影響血管內的血流量。當供應陰莖的血液流量顯著減少,陰莖是無法良好地完成勃起任務的。內分泌異常 由於糖尿病患者全身新陳代謝失控,負責管轄性功能的內分泌功能也會受到干擾和發生紊亂、失控,殃及丘腦下部、垂體與睾丸的功能,會造成種種性激素產量銳減,勃起功能便會失去驅動力。

最近,人們對於糖尿病引起ED又有了新的認識。原來,醫學家發現,陰莖勃起必須要由神經末梢釋放的神經介質發揮作用,讓陰莖海綿體內的平滑肌鬆弛,才能讓陰莖充分充血勃起。在衆多神經介質中,一種被稱爲一氧化氮的介質對陰莖勃起的促進作用甚大,倘若缺少一氧化氮,ED會接踵而至。殊不知糖尿病恰恰會減弱與干擾一氧化氮的作用。首先,糖尿病的高血糖狀態,可以直接影響陰莖海綿體內的平滑肌,使得這些肌肉對一氧化氮的鬆弛作用壓根兒不予理睬。其次,糖尿病人不正常的糖代謝,會使其體內產生許多自由基(例如過氧化物離子),也會產生不少糖基化終末產物,這些東西都會使得一氧化氮作用被削弱或喪失。再說,高血糖狀態下,不良的糖代謝會增加產生山梨醇和醛糖還原酶等物質,它們都會影響一氧化氮的產生。總之,糖尿病干擾與破壞了一氧化氮促進陰莖勃起的機理,當然要發生ED了。顯然,有了糖尿病要想到會發生ED。相反,一旦發生ED,應該回頭查一下是否有糖尿病,忽視糖尿病治療,單獨去處理ED往往是無濟於事的。

糖尿病患者,該胖還是瘦

可以說,沒有哪一種疾病能像糖尿病這樣,對體重有如此明顯的影響。有的人忽然變得能吃能喝,體重卻不增反降,自以爲是減肥成功了,可一體檢就傻眼了,原來是得了糖尿病。有的瘦人查出血脂高、血壓高,擔心自己得糖尿病時,旁邊卻有人寬慰他:“沒事,得糖尿病的都是胖子,你得不了的,放心吧。”可見,在糖尿病與體重關係的問題上,存在着不少誤區。

1型糖尿病多“喜瘦”我們所說的糖尿病典型症狀“三多一少”(即吃飯多、喝水多、排尿多,體重減少),主要出現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

這類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多爲胰島素“絕對”不足。胰島素缺乏,人體就不容易儲存能量,於是就會消瘦。這類糖尿病多見於青少年,起病前體重多屬正常或偏低,發病後體重繼續下降,且較爲明顯。

1型糖尿病患者終身需要胰島素替代治療。經過合理治療後,1型糖尿病患者可逐漸“變胖”直至體重正常。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型,則胖瘦皆有。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過胖的“歷史”,發病後體重也會有所減輕,但由於體重基數大,因此不那麼明顯。一般來說,在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一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醫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佔糖尿病總數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體質指數BMI大於28)或超重(BMI大於25)。2型糖尿病病情的發展及惡化與脂肪代謝密切關聯,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稱爲“糖胖病”或“糖脂病”。肥胖患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細胞多,脂肪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異常,遊離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島素抵抗。在歐美等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沒有那麼高。不少糖尿病患者的BMI都在25、26左右。所以,即使輕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襲”。

而在2型糖尿病的瘦患者身上,胰島素抵抗似乎沒有那麼明顯。但這類患者由於長期血糖控制差,病程長,體內胰島細胞功能缺陷,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導致體重有所下降。有些人認爲,2型糖尿病患者變瘦,就是轉成1型了,這是不對的。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自身免疫和遺傳,而2型糖尿病多是在遺傳背景下由不良生活方式引發的,所以,二者並不會互相轉化。

外瘦內胖,更要警惕糖尿病上文中提到,中國及所有亞裔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並不高,但爲何糖尿病的發病率卻一路走高呢?這涉及到一個問題——腹內脂肪。有些人看起來不胖,但其內臟脂肪細胞的數目和脂肪容積卻很高,表現爲“外瘦內胖”。這類人的一個特點就腰圍較大或腰/臀比較大,因此也被稱爲“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他們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如果不採取限制飲食或運動等措施減少內臟脂肪堆積,則可能使胰島細胞受到損傷,從而促發糖尿病。

減肥就是治療對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把體重減下來,胰島素抵抗也會有所減輕。  所以說,減肥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式。

控制飲食是最關鍵的,胖病人應根據目標體重來確定每天的熱量攝入值。“如果現時體重爲70公斤,而標準的目標體重爲60公斤,則應按照60公斤的營養需求來吃飯。”郭曉蕙說。正確的糖尿病飲食原則是保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合理搭配,以滿足身體需要。其中,碳水化合物約佔55%—60%,脂肪約佔25%—30%,蛋白質約佔15%—20%。一般來說,成年男性患者每日的熱量攝入爲1200千卡—1600千卡,成年女性患者每日熱量攝入爲1000千卡—1200千卡。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品、方便食品、快餐等,控制鹽和糖的攝入都對減輕體重有幫助。

除此之外,給自己制訂一個運動計劃也非常重要。郭曉蕙教授提醒,“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最好多參加慢跑、快走、游泳、騎車等有氧運動,因爲這類運動能起到消耗能量,增加能量‘支出’的作用。”相比較來說,啞鈴、俯臥撐等無氧運動,就沒有這麼好的效果了。

藥物影響體重   糖尿病病情會影響患者的體重,各類藥物由於藥理作用不同,在治療中也會對體重產生不同影響。

二甲雙胍能減體重二甲雙胍能增加外周組織(如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改善糖代謝、降低體重,但不影響血清胰島素水平,單獨應用時不會引起低血糖。因此,對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二甲雙胍屬於首選藥物。此藥服用後,體重下降屬正常反應,因此患者不必擔心。

胰島素、磺脲類、格列奈類、格列酮類藥物增重   胰島素不僅能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爲細胞供應能量或以糖原形式儲存能量,還能促進脂肪儲存、防止脂肪分解。因此,體重增加是胰島素治療中的一個潛在問題。使用胰島素治療後,患者的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葡萄糖不會從尿中白白丟失,加之患者食慾旺盛,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因此,在用胰島素的同時,需限制一天總的熱量攝入,並適當增加運動。    磺脲類和格列奈類藥物同屬於胰島素促泌劑。這兩類藥物的基本作用原理是促進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其降糖作用有賴於尚存的相當數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島細胞。而格列酮類藥物屬於胰島素增敏劑,可保護胰島細胞,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這兩類藥物或增加胰島素分泌,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結果都能使身體儲存能量的機能增強,讓體重增加。

糖苷酶抑制劑,不影響體重   α—糖苷酶抑制劑,其主要原理是抑制小腸上皮細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只有在飲食中有足量的碳水化合物(≥40%)時它們纔有效。這類藥物尤其適用於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後血糖明顯升高的患者,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磺脲類、雙胍類藥物聯合使用。α—糖苷酶抑制劑不會導致體重變化,因此不“挑剔”患者的胖瘦。

2型糖尿病用藥,胖瘦有別 胖人首選雙胍類 瘦人先用促泌劑

1型糖尿病患者,無論胖瘦都用胰島素治療。

而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體型的“胖”、“瘦”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區別。胖病人的治療,首當其衝應是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其中,控制飲食比運動更重要一些。

血糖並不是很高的胖病人,用藥首選二甲雙胍。這類患者往往胰島素水平並不是特別低,但存在胰島素抵抗,胰島素不能“物盡其用”。二甲雙胍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水平,同時使體重減輕,其中主要可使內臟脂肪減少。“除了能增加糖代謝外,二甲雙胍還有控制食慾和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對大部分肥胖患者都有不錯的減重效果。”郭曉蕙表示,服用二甲雙胍,加上控制熱量攝入(飲食)增加熱量支出(運動),就能取得不錯的治療效果。如患者肥胖且血糖值較高,則應考慮加用α—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等口服藥物。

對於偏瘦的病人來說,如果血糖不是很高,則首選磺脲類或格列奈類藥物。這兩類藥物都屬於胰島素促泌劑,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緩解患者的胰島素相對不足,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磺脲類藥物降糖作用快,能降低正常血糖,但可能引發低血糖。格列奈類降糖藥是一種新型的降糖藥物,其調節餐後血糖的效果更好,因此也被稱爲“餐後血糖調節劑”。這類藥物有助於控制餐後高血糖,而不會引起兩餐之間低血糖,便於患者就餐時服用。“磺脲類藥物可使體重增加,因此適用於體重正常或偏低的患者,格列奈類藥物也有增加體重的作用,但效果不如磺脲類藥物明顯。”郭曉蕙介紹,此外,瘦病人還可以考慮使用格列酮類藥物,也能促進體重增加。

不論胖瘦,如果血糖值較高,在聯合使用兩種或三種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仍不滿意的時候,就可考慮在口服藥物的基礎上聯合使用胰島素或換用胰島素。

糖尿病的隱性表現

糖尿病的隱性表現:有人把覆蓋在體表的皮膚比喻作人體的一面鏡子,可以由此窺見內臟的變化;的確,許多病首先會在體表顯露蛛絲馬跡。目前人類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特別是不少缺乏典型症狀或處於隱性期間的糖尿病人,其皮膚,粘膜上就往往會出現原因不明的種種異常變化。做進一步的針對性檢查,常常可以做到糠尿病的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那麼,糖尿病的隱性表現有那些呢?第一、面容色澤發紅  典型糖尿病人在發病前後,面色並無異常改變。但有人調查過千例隱匿性糖尿病病人,發現絕大多數患者顏面色澤較紅,有89.5%的患者呈不同程度紅面容。據認爲,面部色澤較紅的病人血糖值常較非紅面容者低,因爲此類糖尿病人的病情較輕。第二、手足部水皰疹  隱性糖尿病病人手、足以及足趾、小腿伸側,在沒有任何誘因情況下,常突然出現外觀頗似灼傷後的水皰,其特點是不痛不癢。第三、脛骨前生褐色斑  此症多見於輕型糖尿病病人,主要表現爲小腿前部皮膚出現橢圓形褐色斑,伴有輕度凹陷性萎縮。其中有10%左右可合併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第四、手足背肉芽腫  早期糖尿病人在手足背常出現色澤淡紅,如指甲大小、質硬、呈環狀的肉芽腫。第五、皮膚瘙癢  約有10%的早期糖尿病病人可有全身性或侷限性的皮膚瘙癢。且較頑固,以外陰部或肛門部位最嚴重。第六、菱形舌炎  大約有2/3隱性糖尿病病人可出現原因不明的舌疼痛,舌背中央呈菱形的乳頭缺損(即舌背上無舌苔覆蓋)等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