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的心態對胎兒的影響

時間: 2012-07-24
隨着社會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生活壓力不斷加重,許多女性將事業放在了做母親之前。對她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反而更像是一次意外。

  科學研究人員發現,懷孕前強烈希望有孩子的母親分娩時就對孩子有一種摯愛的感情。隨着孩子的生長,在與孩子的不斷交流和心理溝通中,對孩子的愛也隨之不斷加深。而那些將懷孕視爲意外,對此持消極態度的母親,在孩子出生3個月時仍沒感覺到孩子的可愛,以後隨着時間的推移,與孩子接觸的不斷增多,母愛才逐漸產生和加強。但和那些從孩子一出生就有強烈感情的母親相比,其母愛的強度仍有巨大差異。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就是母親孕前對胎兒的態度不同。這兩種不同的態度不僅導致對嬰兒關愛程度的不同,對胎兒也有影響。

  懷孕前希望有孩子的母親,懷孕時會非常高興,積極期待孩子的出世。在孕期,她們的情緒是安定的,對懷孕採取的態度是認真的,能積極做好孕期保健和產時配合。

  在這樣的情況下,胎兒就能健康發育,分娩纔會順利。而未做好心理準備的母親,其懷孕期間的情緒是消極的、不穩定的。這種消極情緒能激起植物神經系統的活動異常,同時引起內分泌變化。由內分泌變化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經血流通過胎盤、臍帶進入胎兒體內,從而對胎兒產生負面影響。而且,由於對產時保健做得不好和產時相對缺乏足夠的配合,往往對分娩造成障礙。

  可見,懷孕前應培養熱愛孩子,對生孩子持積極的情感,在心理上做好準備,這樣才能使孕婦在孕期保持良好心理狀況,克服因妊娠產生的生理上的不適,保證胎兒的健康。母子感情也才能及早建立,嬰兒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關愛,使母乳餵養得到有力保障,使嬰兒更健康地成長。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最近公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孕期壓力大不僅有礙胎兒發育,而且對孩子的性格有不利影響。

  研究小組對將近5000名芬蘭孕婦進行了孕期情緒跟蹤調查,同時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採集有關研究資料。結果表明,孕期承受較大壓力的母親生下的孩子情緒反應與其他孩子相比較爲強烈,他們一方面比較膽小,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激動。

  研究認爲,母親孕期感到有壓力時分泌的激素會傳給胎兒,從而影響孩子的生理調節系統。如果孕婦承受過多壓力,其分泌的激素可能影響孩子出生後的認知能力發展,並增加孩子出現行爲障礙的風險。

  專家因此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應該比平時更加註意休息放鬆,努力減輕壓力。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