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兒童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時間: 2011-08-24

                           父親在兒童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摘要:

雙親在孩子的成長中都發揮着不同的作用,男人和女人有多少不同,父親和母親的影響就有多少不同。長期以來,母親承擔了大部分照看和教育孩子的工作,特別是在中國,長期有着“男主外,女主內”和“看孩子是女人的事情”的傳統思想,父輩們,迫於生活的壓力,更多的將精力和時間的重心放在工作和社交活動中去,而疏於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有些父親們甚至認爲,整天呆在家裏的男人會被人看作交際面窄、社會活動少,是不“男人”的表現。但研究發現,父親對教育孩子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特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父親的教育對孩子智力人格等各方面都有着深遠的促進作用。

關鍵字:父親 母親 教養方式性格 人格 性別角色

正文:

父母對孩子成長起着至關重要作用,其中所包含的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撫養,更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和心理品質的培養起到着重要作用。但父母的作用是不同的。這種不同可以體現再以下幾個方面。

(一)性格的形成

父母傳遞給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語言方式來達到的,而是通過行爲來傳達的。尤其是3~6歲正是孩子的好奇期,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便會像“錄像機”那樣,將其他人的一言一行完全拷貝下來,存檔處理,並在適當時機表達出來。在這段時期,孩子相處最多、接受最多信息的,是來自於父母的言行。父母代表了兩性,她們在行爲方式、性格、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讓孩子從不同的方面認識世界形成全面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行爲方式。

父親在孩子個性形成和行爲塑造方面,起着作用是非常特殊的。父親對子女的愛並不只是體現在物質上,更重要地是體現在精神上和行動上。對孩子來說,好父親能經常和自己一同玩耍。孩子一塊兒玩耍的爸爸不但能夠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快樂的印象而且可以讓孩子在內心仰慕自己的父親。這不僅能爲父子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對孩子今後跨越青春期危機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研究指出,缺少父愛的孩子性格方面會有一些明顯的弱點,如膽小、過於內向、神經質、優柔寡斷、自信心及責任心不足等。男人一般具有實踐豐富、心胸開闊、性格剛強等長處,這對子女是一種優勢。孩子從父親身上學到了堅強、霍達、自信和勇氣,這是一位母親通常不能給予的。父親相對母親的不同的教養方式,幫助孩子形成全面的人格,不會導致女孩過分軟弱或男孩女性化活着男孩又暴力傾向或女孩男性化。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完善。孩子會更加堅強,獨立性更強,能夠獨立的解決問題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二)性別角色形成中的作用

孩子性別角色的形成是在父母那裏習得的,父母是兩性的代表,孩子通過將自己和父母對比來確立自己的性別角色,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通過模仿學習形成自己的對立的性別觀念、家庭觀念和愛情觀念。父親還是子女的性別座標。在孩子眼裏,當他進入“性別辨認期”時,最早能分辨的便是自己的母親和父親。孩子將父親所有行爲特徵視爲一個男人所應具備的特徵,以後出現的男性形象都會與最早獲得的這一男性範例相比較.

對於男孩子來說其性別角色的發展深深受父親的影響。男孩子們通常把父親作爲自己的楷模。他會依照父親對待母親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另一半,會學習父親對待母親也其他女性的不同作爲自己的標準。如果父親對待母親是關懷、體諒、愛護的那麼他也會同樣溫柔體貼地對待異性並且維持正常有好的關係。男孩子也會從父親那裏懂得,作爲一個男性自己有着區別與女性的特殊的責任,保護異性和子女、承擔養育維繫家庭的責任。男性的行爲、思維等方式與女性也是有很大區別的,男性更加堅強勇敢和與進攻性,如果長期確實父親的男孩子,因爲缺少男性形象的認同感,會使男孩子的自我形象混亂,容易變得軟弱、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沒有信心和進攻性,也缺乏目標持久性有女性化傾向會使孩子的性格、舉止溫順膽小嫉妒情感脆弱外.,主要是會導致適應環境應能力差,經不起困難挫折,不能適應男性的獨立生活,更難爲人父、爲人夫。1缺乏父愛的男孩較難在男性的自信與自制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要他們學習自制和獲得滿足的技巧是比較困難的,而這些技巧在男孩長大時尋找友誼、獲取學業和事業成功十分重要。

父親存在的積極意義對女孩的學業和職業成就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並且能使她們成年後與男性發展健康的關係。對女孩子來說,父親是最初的戀人,使自己長大後將會受到男人們怎樣待遇的榜樣。父親怎樣看待、對待幼小的女兒,這將對她在養育下一代時,與她自己的孩子的接觸方式上產生巨大的影響。女孩性別校角色的發展也受到父親很大的影響.孩子成人後的性別行爲和婚姻關係也更多的受早期也父親的關係的影響(Hall.Lamb,1986,李丹19872處於兒童期和少年期的女兒,從觀察父親如何對待母親的過程中瞭解到男人應該怎樣對待女性。許多研究證實,五歲前失去父親的女性,,難以瞭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與女性的區別,並且在青春期與男性交往時,常常表現出焦慮、怯懦、無所適從或者在獲得滿意的兩性關係上有困難(Hetherington,1972)

正如德國科學家E.弗羅姆所說的:“父親雖然不代表自然界,卻代表着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閱歷和冒險的世界。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她只改孩子通向世界之路。”3父親在孩子性別校角色的形成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父親代表了自然的了另外一極,他爲孩子們大開了瞭解一個世界的門戶,這是使孩子性別角色完整的重要因素。所以父親們一定要爲孩子們做好榜樣,使他們可以形成健康完整的性別角色。

父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一些單親家庭中,母親一個人帶着孩子,她們認爲再婚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就爲了孩子而不再選擇婚姻,或是害怕結婚。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缺乏父親的影響作用,男孩容易變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戀年長男性,或懼怕、不信任男性。還有的離婚母親會不自主地把對丈夫的埋怨、仇恨灌輸給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投下了抹不去的陰影,在他們長大後就會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擇偶觀念和婚姻生活。

(三)智力發育的促進作用

我國翻譯出版的一部探索性的科普讀物—《DNA和命運》美格蘭特斯蒂恩著〕本文所述“父親的影響是指父親育兒觀念、養育態度、教子方法、與孩子的共處,以及對母親的態度等諸多方面。這種良好的影響是促進兒童健康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支持性環境。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從嬰兒”就開始了。並不是父親待在家裏就能對孩子的智力發展產生影響,關鍵是與孩子住在一起的父親是否爲孩子提供刺激,其刺激量和刺激方式如何。嬰兒是從獲得社會刺激中取得認知和進步的。嬰兒伸出手來獲得物體,同時也習得了反饋。嬰兒正是從父母對其啼哭所作的迅速反應中,習得了一個重要的“認知”我能通過自己的行爲影響別人。

一個父親對於孩子,具有與其他大人性質不同的影響。父親和母親的差別在於,父親更鼓勵孩子的獨立探索行爲。尤其是男孩,很可能被父親訓練成具有獨函,父親母親,對孩子來說,是他最早接觸的人,所以受他們的影響也最早、最長、最深。在兒童社會性發展中,作爲“促進環境”中核心部分—父親的“社會遺傳”亦可稱“文化遺傳”更爲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孩子青少年時期,這些社會遺傳影響比生物遺傳的作用更鮮明、更具作用。“由於兒童往往盲目地認同父母,採取父母的行爲,因此,當這些兒童後來也成爲父母時,他們會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交往模式或多或少地傳給下一代。”鮑爾比父親認爲自己要比母親更能鼓勵孩子的堅持性和獨立性,許多國家的研究成果也都認同這一觀點。孩子長大後,往往表現出兩種傾向一是融合性和聯結性另一是分離性和個性化。父母的教育目標是使兩者統一起來。青少年往往謀求更多的分離,大多願與同伴待在一起,而不是與家庭成員在一起。此時, 母餘大多關注聯結和親密,父親則關注分離和獨立。此刻,父母可以互補,爲孩子既提供榜樣又提供關係。此時此刻,父親與孩子之間更像“同伴關係”,更可能促進平等的交流。父親要比母親更能爲孩子提供更多的自主性支持和“彼此依靠”的感覺,父親可以充當一種“促進的環境”。

男性的空間思維與數學能力都要普遍優於女性,興趣愛好與女性也有很大的不同。父親往往更具有創新和冒險精神父親的知識面一般廣於母親,他們的動手能力強,體力充沛。他們會帶孩子玩很多冒險的遊戲如與孩子扭鬥、呵癢、舉高旋轉等,父親這種帶有粗野風格的玩鬧,爲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情緒的重要途徑。在遊戲中孩子獲得激烈的積極情緒體驗;學習在情緒激昂時如何理解他人的暗示,懂得如何將自己的情緒控制保持在有利遊戲開展的最理想狀態。這對孩子EQ發展起着關鍵的作用,更能令孩子在玩中學,在玩中成長。

他們會放心讓孩子們獨立的隨心所欲地玩耍而不會像母親一樣過分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而不讓孩子獨立玩耍限制孩子的自由。母親常常會在孩子玩的時候說“小心跌倒了”、“不要把玩具弄壞了”之類的話,而父親更願意讓孩子們自己快樂的玩耍懶於給出杞人憂天的警告。其實父親的這種貌似放任的教育方式有利於孩子冒險精神的形成,孩子會更加勇敢,有創新精神,更加有利於孩子智力的發育。而母親教育方式培養出的孩子在思想水平、果斷性、求知慾、靈活性等各項性格品質的說拼上都處於劣勢。父親再騎智力和性格方面都有區別於母親的許多特點,父親的教育方式通常是開放式的,使得常與父親一起玩的孩子可以從父親那裏得到更多的知識經驗、想象力和創造精神。在父親的引導下,孩子可以更廣泛自由的接觸客觀的世界。接收大量信息刺激的孩子纔會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這些都有利於孩子特別是幼兒和和兒童的智力的成長髮育。

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麻煩和困難,父親霍達開朗的性格會給孩子積極的影響是孩子勇敢的面對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孩子智力的發育。同時常常同父親玩耍,瞭解豐富的外部世界,也有利於孩子們消除學習中的緊張和疲勞感,對孩子的學習也是十分有利的。

我國教育學和心理學專家對北京、山東、江蘇、廣西、新疆五省市區2100在校中小學生性格行爲特徵問卷調查分析後,認爲“父親的文化素質對子女的自制力、思維靈活性產生影響”4據沙格等研究證實:父親較多的參與與嬰兒的交往,能日益提高嬰兒的認知技能、成就動機和對自己能力和操作的信心。許多研究還證實,父親對男孩智力發育的影響要比女孩大。男孩早期失去父親會使他智商較低、認知模式女性化,有些不足在進入大學後還能觀察的到(Blanchard &iller,1891)5據海茲靈頓等人報告,學齡前夫妻離異的孩子在智商測驗、方塊設計、算數得分等方面落後一節。

父親是孩子智慧的啓蒙者,父親是孩子的EQ導師。女性富於感情,男性長於理智這種男女差別,使父母與孩子的親子交往過程中教育內容、方法、手段有着一定的差別。一般來講,父親有較豐富的知識面、較強的動手能力、較深刻的理解與判斷能力以及勇於探索的精神,這些無不對開闊孩子的視野、發展認知能力與創造能力起着獨特的作用。父母的感性與理性的融合,是開啓孩子智慧的最佳條件。

(四)社交技能的影響

父親最孩子的影響在不同年齡階段、內容、方式和形式都有不同,到了青少年時期,父親的影響作用凸顯在對社交技能的影響上。社會學研究表明,兒童期(3—11歲),母親對子女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失掉母親會使子女的情緒有很大的波動。進入少年期,隨着子女社會性的發展,父親的作用凸顯出來。在此期間,子女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越軌行爲的比率都比較大6研究表明,少年期父親對子女成長的作用比母親更顯著7。

童年的後期孩子的社會性就已經顯現出來。,父母的權威受到更多的限制,孩子們開始更多的親近社會,接近社會,需要更多社會技能。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社會性的發展,孩子的需求從單純的物質需求和書本知識的獲得轉向社會存在、發展、和人生意義的學習上。他們更加積極的參加社會活動,獲得社會經驗,發展獨立的人格。由於我國的社會原因,家庭中父親一般扮演着“主外”的角色社會交往多,經驗豐富,能給孩子更多的指導和教育。

思考與總結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更是祖國的未來,想要孩子快樂健康的家庭和社會都要儘自己的全力,爲孩子的健康成長創建一個和諧文明的環境。父親既是教養者,有時紀律執行者,社會化指導者,職業的榜樣霍暇餘時間的夥伴。8父親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保證孩子健康的成長。

當然,單親媽媽們也不用過分的緊張,擔心孩子因爲缺少父親在身邊就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差,媽媽們只要注重完善自己、豐富自己,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也會讓孩子成長的與其她孩子一樣,健康快樂。

中國古典書籍《三字經》上有云“養不教,父之過”這是先哲的教誨,值得我們去思考。只有父親們認識到自己的作用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掌握科學的方法,用自己的愛去教育呵護孩子,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在大家的關心下健康快樂的成長,成長爲有成就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①許燕:《她爲什麼出現性格角色偏差》,《中國青年報》1997年7月23日《教育導刊》

②龐麗、李輝:《娟嬰兒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326頁

③熊楚才:《父愛的藝術》,安徽科技出版社,1992年四月版,第18頁

④《人名日報》,1988年1月2日,第3版

⑤龐麗娟、李輝:《嬰兒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346頁

⑥陸春:《社會變遷中青少年家庭教育問題的分析與思考》,《青少年探索》(廣西)1996年第1期,第46—47頁

⑦孟育羣主編:《走向成熟—少年社會化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頁

⑧魯潔主編:《教育社會學》,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08頁

                                                                                                                                                                                                                                                                                                                                                                                                                          

下一篇:孕晚期控制飲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