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國研癌症醫學研究院專家中醫角度話卵巢癌治療

時間: 2011-05-16
        中醫認爲,卵巢癌的發生,是因爲正氣不足,邪氣內聚,病理上屬於本虛標實。一般在卵巢癌發病初期以攻邪爲主兼扶正氣;後期則以扶正爲主兼祛邪氣。邪氣主要有氣滯血瘀,溼毒壅盛兩種類型;正虛則主要表現爲氣陰兩虛。

  氣滯血瘀的表現如:下腹腫塊,堅硬拒按,按之疼痛。陰道不規則流血或閉經,形體消瘦並有腹水,皮膚粗糙,口乾不欲飲,二便不暢,舌有瘀斑瘀點,脈細澀等。治療要用理氣活血、化瘀消症之法,可選用膈下逐瘀湯。藥如:桃仁、丹皮、赤芍、紅花、五靈脂、烏藥、枳殼、香附、莪術、山慈姑各15克,當歸、元胡、鱉甲各20克,川芎10克。陰道出血多者加蒲黃30克(布包),地榆炭30克。

  溼毒壅盛的表現是:腹部腫塊迅速增大,腹脹痛伴腹水,陰道不規則出血,口苦,便幹舌暗苔厚膩,脈弦滑數等。治療以清熱利溼、化瘀解毒之法,可選擇五苓散加味。藥如:白朮、澤瀉、大腹皮、車前草、龍葵、桂枝各15克,豬苓、茯苓、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鱉甲各20克。陰道下血量多者,加炒蒲黃30克(布包),三七粉10克(衝);大便燥結加大黃10克。

  氣陰兩虛的表現爲:腹中積塊日久,精神倦怠,形體消瘦,氣短、口乾、食少,腹大如鼓,腹壁脈絡曲張或有陰道出血,時有低熱,舌紅或淡紅,脈弦細。治療可用滋補肝腎、軟堅消症之法,當選用六味地黃湯加減。藥如:熟地、山藥、沙蔘、女貞子、旱蓮草、白花蛇舌草各20克,山萸肉、丹皮、龍葵、澤瀉各15克,鱉甲30克。陰道下血量多者加阿膠30克,三七10克;食慾不振加炒內金15克,焦三仙各10克。

  西醫在應用放療、化療治療卵巢癌時或前後,常引起消化道反應或骨髓抑制副反應。因此,配合中藥治療卵巢癌可減少毒副反應,增強免疫力,提高療效。如有嘔吐、食少等消化道反應,可用太子參、黃芪、麥冬、沙蔘、五味子、生地、半夏、赭石、旋復花、佛手等,以健脾益氣,養胃降逆。如出現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者,可配合人蔘、黃芪、麥冬、枸杞子、紫河車、補骨脂、鹿角膠等補氣養陰,益腎填精之藥。

    中醫中藥對維護和提高生活質量是一大法寶,中醫治腫瘤臨牀用藥不像一般放、化療那樣引起明顯的毒副作用,它更注重顧全整體及患者的臟腑、氣血、津液、經脈等諸多方面的平衡,並且強調治病求本。

    一:可減緩症狀,改善精神狀態   腫瘤患者的許多症狀,如疼痛、厭食、咳喘、出血、腹瀉、便祕、麻木、失眠等等,中藥都可起到緩解作用,還可以通過提高食慾,延長睡眠時間等途經減少惡液質的發生。中藥還可以改善精神心理狀況,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臨牀常見一些晚期腫瘤患者服用中藥後精神好轉、信心增加、活動時間延長,生活質量得以提高。   二:可調節免疫功能、恢復患者體力   臨牀研究和動物實驗均證實,中藥中有益氣、養血、滋陰、助陽的功能,對虛弱的患者可提高生活質量。這類藥具有對放化療減毒、保護骨髓、提高食慾、增強體力、改善睡眠和精神狀況以及預防惡液質、延緩終末期腫瘤患者的衰竭等功效。目前中成藥的臨牀應用已不侷限在中醫醫生,中藥的扶正、補益效果正在被西醫大夫所重視,正在成爲中西醫結合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   三:能夠雙向調節功能   中醫藥的雙向調節體現一是,對某些生化及免疫指標的過高或過低起到平衡作用,糾正機體的某些失調,從而對維護生活質量有益。   中醫藥的雙向調節體現二是:扶正與祛邪相結合,既有支持強壯作用,又有抗瘤效果。雖然中藥作用緩慢,縮小腫瘤效果一般不如放、化療,但是中藥多不具有較大毒性,並能做到祛邪不傷正,扶正不助邪。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