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哪些情況需要就醫?

時間: 2013-07-07
新生兒黃疸,哪些情況需要就醫? 文/鮑秀蘭 編輯/春苗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現象,卻常使父母們擔心。如何識別哪些是正常現象,不需緊張,哪些需要及時就醫呢? 新生兒常見的黃疸有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前兩種對寶寶無害,不需要治療;後一種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予以相應的治療,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和智力發育。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於出生後2~3天在眼白(鞏膜)、面部和身體皮膚,可見輕度黃染。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尿稍黃但不染尿布,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重,也持續較久,可延遲到3~4周消退。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血含氧量明顯增高,使過多紅細胞被破壞,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爲成人的兩倍;又因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許多新生兒在出生後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血清膽紅素早產兒小於15毫克/分升,足月兒小於12.9毫克/分升),寶寶沒有什麼不適,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奶好。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此期間,如果注意勤餵養,提早開奶,可刺激腸道蠕動,加速胎便的排出,有助於減輕生理性黃疸的程度。 特別提示1:因爲室內光線不足或寶寶皮膚髮紅、發黑,黃疸常常不容易被發現。爲了便於觀察新生兒黃疸的情況,家長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週內,每天應把寶寶抱在自然光線下,觀察他的皮膚是否發黃和黃疸的部位。如果是在醫院分娩,出院時應瞭解寶寶有無黃疸,已出現了幾天,以便了解寶寶是否有黃疸以及延期不退的情況。 特別提示2: 此期間,家長要密切觀察新生兒黃疸的情況,如黃疸累及四肢和手腳心,或黃疸超時不退或反而加重,應及時送往醫院檢查,預防病理性黃疸的發生。
2.母乳性黃疸
  少數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表現爲:在生理性黃疸期後黃疸繼續存在,高峯常在生後2~3周,持續4~6周甚至更久。新生兒情況良好,一般不用處理。個別黃疸較重者,如累及四肢和手腳心,則停餵母乳3天(停母乳期間,宜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黃疸會減退;若恢復餵母乳,黃疸又出現,但較前減輕。這種因母乳餵養發生的黃疸稱爲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造成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使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引起。母乳性黃疸不會影響新生兒的健康,不會引起嬰兒神經系統的傷害,母親不必驚慌,一定要繼續堅持餵母乳。 但有一種早髮型母乳性黃疸,發生在出生後1周內的母乳餵養兒,發生原因與母乳攝入不足有關。常見於母親缺乏餵哺知識、乳頭問題、乳汁分泌不足和過早喂糖水等導致對母乳需求減少及新生兒無效吸吮。由於母乳攝入不足,新生兒腸蠕動減少,影響腸道正常菌羣建立,使胎糞排出延遲,膽紅素排泄減少,腸肝循環增加,造成高膽紅素血癥。黃疸出現時間在生後2~3天,高峯常在生後4~5天,與生理性黃疸相似。但血膽紅素峯值較高,可大於20毫克/分升。因生後早期新生兒血腦屏障發育不成熟,有引起膽紅素腦病的危險。因此,發現新生兒很早出現黃疸,又有因母乳攝入不足導致的體重下降、排尿及排便少等現象,就應考慮並預防早髮型母乳性黃疸。預防措施爲儘早開奶,在醫院出生的母嬰同室內的新生兒應於生後l小時開始。醫生或護士指導母親哺乳技術:按需餵養(嬰兒想吃就喂),每側乳房的哺乳時間不受限制,每日哺乳10次以上,夜間勤喂。同時,限制輔助液體,保證母乳攝入量。注意觀察新生兒黃疸的程度,監測血膽紅素或經皮測膽紅素,對早出院者需追蹤餵養和黃疸情況。發現血膽紅素大於15毫克/分升時應採用光療,繼續母乳餵養。
3.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原因很多,常見的有新生兒溶血癥、新生兒肝炎、敗血症、頭顱血腫和紅細胞增多症等。   新生兒出現下面的現象之一者,就要警惕是否有病理性黃疸,儘快帶其去醫院診治:   (1)黃疸出現得早。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而且很快加重。 (2)黃疸程度過重,超過生理性黃疸限度(足月兒總膽紅素濃度大於12.9毫克/分升,早產兒大於15毫克/分升),或一天之內上升過快,超過5 毫克/分升;除皮膚、白眼球發黃外,淚水、尿液有時也呈現黃色,甚至尿布也被染黃。   (3)黃疸持續時間過長,消退得慢。足月兒第2週末,早產兒第4週末,仍沒有退盡。   (4)在生理性黃疸減退或消失後,又重新出現。   (5)新生兒表現出精神不好、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哭聲無力,嚴重者可有昏睡不醒、煩躁不安、哭聲發直等異常表現。   黃疸的危害主要是膽紅素對神經系統的毒性作用,嚴重的發生膽紅素腦病,甚至引起核黃疸,導致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病理性黃疸的治療    因爲這些新生兒必須去醫院由醫生針對病因和病情程度進行治療,這裏只介紹一些治療的原則。     (1)對因治療:病理性黃疸是不同病因造成的,首先針對病因給予冶療,如母嬰血型不合尤其RH因子不合發生嚴重溶血者,需要換血治療;新生兒肝炎,要針對肝炎病因治療等。   (2)光療:適用於任何原因引起的黃疸。光照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已有40餘年歷史,它能有效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使用方便,不良反應小,在臨牀中得到廣泛應用,至今仍爲新生兒黃疸治療的“標準”療法。   (3)藥物治療:有些藥物可幫助降低血清膽紅素,但起效慢,療效不確切。
下一篇:細說新生兒黃疸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11-23
如果黃疸不是很高,沒有日漸嚴重是不需要住院的,去醫院開點藥多曬太陽就行了。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11-23
如果黃疸值太高的話自然是需要住院的,依據還是應該根據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