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母乳餵養成功的十點措施

時間: 2013-06-27

爲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自1992年8月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爲“世界母乳餵養周”。旨在促進社會和公衆對母乳餵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餵養,創造一種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目前全球共有150個國家參與此項活動。每年“世界母乳餵養周” 都有一個活動主題,今年是第19屆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是“成功促進母乳餵養十條措施”,其目的是強調成功促進母乳餵養十項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今年正值促進母乳餵養十項措施提出20週年,衛生部要求我們要以此爲契機,增強全社會倡導和支持成功促進母乳餵養十條措施的意識,廣泛普及成功促進母乳餵養十條措施的知識和技巧,提高知曉率和普及率。

《促進母乳餵養成功的十點措施》

1.有書面的母乳餵養規定,並常規地傳達到全體衛生人員;

2.對全體衛生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使其能實施有關規定;

3.把有關母乳餵養的好處及處理方法告訴所有的孕婦;

4.幫助母親在產後半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

5.指導母親如何餵奶以及在需要與其嬰兒分開情況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給新生兒任何食物或飲料,除非有醫學指徵;

7.實行24小時母嬰同室,讓母親與其嬰兒一天24小時在一起;
8.鼓勵按需哺乳;

9.不要給母乳餵養的嬰兒吸人工奶頭,或使用安慰物;

10.促進母乳餵養支持組織的建立,並將出院的母親轉給這些組織。

以下資料來自衛生部母乳餵養諮詢培訓教材

母乳餵養的好處

一、對子代的好處

1.母乳餵養可提供孩子的同時期生長髮育的營養素需求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水,易於消化、吸收,促進子代生長髮育。

2.母乳餵養可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質

免疫物質可減少子代感染性疾病,特別是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統及腸道系統疾病。

3.促進子代胃腸道的發育,提高對母乳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利用

如:生長因子、胃動素、胃泌素、乳糖、雙歧因子(促進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在腸道的生存)。又如:消化酶、乳糖酶、脂肪酶。

4.促進子代神經系統發育

5.減少成年後代謝性疾病

母乳餵養兒生後1~2年生長正常,減少成年後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機率。

二、對母親的好處

1.加深母子感情;

2.促進乳汁分泌;

3.協助體型恢復,每天多消耗大於500Kcal熱量;

4.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加速子宮恢復;

5.生育調節,如:堅持純母乳餵養、晝夜餵奶、大部分在6月內不恢復排卵;

6.減少乳腺癌、卵巢癌發病機會;

7..哺乳期母親的骨密度會降低,但斷奶後正常,說明哺乳過程能促進骨骼的再礦化,而骨骼的再礦化可能有助於降低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風險;

8.促進心理健康。

三、對家庭及社會的好處

1.減少人工餵養費用及人力;

2.減少嬰幼兒生病的醫療開支及由此導致的父母誤工而帶來的經濟損失;

3.促進家庭和諧、有利職工情緒穩定、提高工作效率;

4.減少計劃生育(如:人工流產)等費用;

5.增加父母對家庭子女的社會責任感,有利於社會和諧。

四、對人類遠期健康質量的好處

“人類疾病與健康起源”研究,許多成年疾病,特別是影響健康與壽命的疾病,如: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與胎兒宮內營養、乳兒期餵養方式、生後1—2年追趕生長速度及第二次脂肪存積(青春前期)密切相關,母乳餵養可減少乳兒(生後1~2年)生長髮育遲緩及加速,有利於成年期代謝性疾病的預防。

乳——嬰兒最天然的食物

母乳是大自然賜給人類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餵養是大自然賦予哺乳動物的本能。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乳房一直被認爲是母性和母愛的象徵。母乳餵養使每一位初爲人母的女人真正擔當了母親的角色。

母乳是液體黃金

母乳是嬰兒最營養、最安全的食物。正常情況下,六個月以內的母乳餵養嬰兒無須添加任何其他飲料或食物,甚至不用喂水。母乳中含有嬰兒生長髮育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既能爲孩子提供均衡的營養又能保護其免受疾病的侵擾。

母乳是一種神奇的具有活性的液體,母乳中含有來自母體的活性抗體和免疫物質可以讓寶寶遠離各種感染性疾病。這也是爲什麼母乳餵養有助於防止嬰兒發生腹瀉、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以及腦膜炎和尿路感染的原因。

母親餵奶時,嬰兒躺在母親的懷抱裏,能接觸到母親溫暖的肌膚,聞到母親身上親切的氣味,能夠再次聽到早在子宮內已熟悉的母親心跳的節律,再加上母親愛撫的動作和溫柔的言語,這一切都能使嬰兒從母愛中得到安全感和滿足感。

母乳餵養的體位

一、母親的體位

母親坐的椅子的高度要合適,用一個墊或枕頭放在她的背後。如果椅子太高,放一小凳子在母親腳下,注意不要使母親的膝蓋擡得過高,這樣會使得嬰兒的鼻頭不能對着母親的乳頭。如果母親坐在牀上,墊一枕頭在她背後會有幫助。

二、抱嬰兒的四個要點

1.嬰兒的頭和身體呈一直線;

2.嬰兒的臉貼近乳房,鼻子對着乳頭;

3.嬰兒身體貼近母親;

4.嬰兒頭和頸得到支撐。

三、其他哺乳體位

(一)環抱式

1.適應徵:雙胎、嬰兒含接有困難、治療乳腺管阻塞,或者母親喜歡這種體位。

2.方法:母親將嬰兒放在胳膊下,用枕頭托住新生兒的身體,嬰兒的頭枕在母親的手上。上述4個要點同樣適用於環抱式的方法。

(二)交叉式

1.適應徵:非常小的嬰兒、病兒或傷殘兒,或者母親喜歡這種體位,

2.方法:母親用乳房對側的胳膊抱住嬰兒,用前臂托住嬰兒的身體,嬰兒的頭枕在母親的手上,她的手在嬰兒的耳朵或更低一點的水平托住嬰兒的頭部,用枕頭幫助託着嬰兒的身體,可用乳房同側的手托起乳房,不是將嬰兒的腦部推向乳房。

(三)臥位式

1.適應徵:剖宮產術後、正常分娩後第一天的母親,或者母親喜歡臥位餵奶。

2.方法:幫助母親採用舒適放鬆的體位躺着,母親要側臥位,頭枕在枕頭的邊緣,嬰兒的頭不要枕在母親的手臂上,母親的手臂要放在上方枕頭旁。新生兒也要臥位,抱奶體位的“4個要點”同樣適用於臥位餵養,母親不要用手按住新生兒的頭部,讓新生兒的頭部能自由活動,避免乳房堵住新生兒的鼻部,引起呼吸不暢。

母親可以 選擇任何她喜歡的體位。不論母親用何種體位4個要點都適用。

含接姿勢

一、正確的含接的姿勢

母親用C字形的方法托起乳房,用乳房刺激嬰兒的口周圍,使嬰兒建立覓食反射,當嬰兒的口張到足夠大時,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含在新生兒嘴中。

二、正確含接的七個要點

1.嘴張得很大;

2.下脣向外翻;

3.舌頭呈勺狀環繞乳暈;

4.面頰鼓起呈圓形;

5.嬰兒口腔上方有更多的乳暈;

6.慢而深地呼吸,有時突然暫停;

7.能看或聽到吞嚥。

Ø 嬰兒的下頦貼在乳房上,嘴張得很大,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含在嘴中,嬰兒下脣向外翻,嬰兒嘴上方的乳暈比下方多。

Ø 嬰兒慢而深地呼吸。這是嬰兒吃到母乳的很重要的徵象,表明他含接乳房姿勢正確,吸吮有效。通常嬰兒先快吸幾口以啓動射乳反射,當乳汁流出並充滿了嬰兒的口腔時,即開始慢而深的吸吮,然後停頓一會兒,再開始幾次較快的吸吮。可以看到或聽到吞嚥聲,有時可以看見嚥下的動作。

Ø 嬰兒一直快而淺的吸吮。這是他沒有吃到奶徵象,表明他含接不好視爲無效吸吮。

Ø 嬰兒吸吮是面頰鼓起,不內陷。

Ø 嬰兒吸吮時伴有咂咂聲,這說明他含接姿勢不正確。注意母親的反應,假如吸吮時母親很舒服,而且她看上去很高興,說明嬰兒含接良好;假如吸吮不舒服或疼痛,說明嬰兒含接不良。使母親掌握良好的體位及新生兒正確的含接姿勢,需要多次甚至連續幾天的幫助。

有效吸吮

母親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個乳房(成錐形)。先將乳頭觸及嬰兒的口脣,在嬰兒口張大,舌向外伸展的一瞬間,將嬰兒進一步貼近母親的乳房,使其能把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吸入口內。

寶寶的有效吸吮,有利於:

1.有效刺激泌乳反射,刺激更多的乳汁生成,有利於乳汁順暢排出;

2.避免發生乳腺炎、乳頭疼痛及乳頭皸裂。

促進母乳餵養成功的3S原則

1.自信(self-confidence):相信母乳的力量,自信是母乳餵養成功的基礎。

2.支持(support):來自家人、醫務人員和工作場所的支持。是母乳餵養成功的後盾。

3.技巧(skill):掌握母乳餵養關鍵信息和技巧是母乳餵養成功的保障。

抓住成功母乳餵養的3個時間關鍵點

1..出生後1小時內開始母乳餵養;

2.出生後6個月純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添加適當的輔助食品;

3.持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

如何判斷乳汁是否充足?

寶寶體重增加緩慢和小便次數減少,是判斷母乳不足的重要指標。通常情況下,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月體重增加少於五百克,或者每24小時小便少於六次,尿色濃且味道重,說明你的寶寶沒有吃到足夠的乳汁。

一般來說,寶寶吃完奶以後,媽媽的乳房感覺軟了,也輕鬆了許多;寶寶在兩次吃奶之間的情緒表現出愉快和滿足,能夠安靜地入睡或是眼睛對周圍表示出 興趣,都是寶寶吃飽的表現。

如何解決母乳不足?

·加強母乳餵養信心

·調節產後情緒

·嬰兒吸吮次數大於8次/日

·每次吸吮時間大於30分鐘

·增加夜間哺乳次數

·催乳飲食

·適當運動

·家庭對母乳餵養的支持

·求助母乳餵養支持組織

成功母乳餵養的10條祕笈

1.樹立母乳餵養的信心,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

2.學習嬰幼兒餵養知識,掌握母乳餵養技巧;

3.認識人工餵養危險,不隨意接受捐助、贈送的母乳代用品;

4.遇到問題及時向醫務人員、心理專家諮詢;

5.與家人及有哺乳經驗的母親多聊天,交流哺乳感受和經驗;

6.加強營養、注意休息、保持愉悅心情;

7.與寶寶多交流,享受哺乳帶來的親子快樂;

8.保持良好的自我衛生習慣,注意產後護理;

9.和睦家庭,對丈夫和家人的護理照顧表達謝意;

10.積極參與醫院、社區等母乳餵養支持組織的交流和輔導活動。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