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美麗養生健康(補血)(二十五)

時間: 2012-07-11

冬令進補之補血散寒  

凡能補養血液,以消除或改善血虛證候爲主要功效的食療劑,稱爲補血食療劑。血虛證多見面色萎黃、脣舌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健忘,手足發麻,大便乾燥,以及婦女月經延期,量少色淡,舌質淡,脈細弱等症。現介紹一些最常見的補血湯品。

當歸生薑羊肉湯

組成:當歸30克,生薑60克,羊肉500克。

製法:將當歸、生薑洗淨,切片;羊肉剔去筋膜,置沸水鍋內稍燙,撈出晾涼,橫切成長短適度的條塊;然後將羊肉條塊及生薑、當歸放入洗淨的砂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除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羊肉熟爛,飲湯並食羊肉。

功效:補血調經,散寒止痛。

主治:血虛羸瘦、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腰膝痠痛,或血虛有寒的腹中冷痛、痛經或產後虛寒腹痛。

方論:羊肉性味甘溫,入脾、腎兩經,爲益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品,對虛勞羸瘦、腰膝痠軟、產後虛寒腹痛、寒疝等,皆有較顯著的溫中補虛之效,其營養極其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成分,且肉嫩味美;當歸辛甘溫潤,既能補血活血,又善止痛、散寒,無論是血虛或血瘀而有寒的疼痛,均爲治療要藥;生薑亦能溫中散寒,以助羊肉散寒暖胃,又可解除羊肉之羶味,故三者配伍,能共奏補虛散寒之效。

如寒多者,加重生薑用量;痛多而嘔者,加陳皮、白朮。

桂圓紅棗豬肝湯

組成:桂圓肉15克,紅棗6枚,豬肝100克。

製法:紅棗去核,洗淨桂圓肉、紅棗肉;將豬肝切片;全部用料加水適量,燉30分鐘。調味,飲湯並食桂圓肉及豬肝。

功效:補血,健脾。

主治:血虛體弱,面色無華,神疲乏力,頭暈心悸。

方論:方中桂圓肉養血益脾,據《隨息居飲食譜》記載:“桂圓肉甘溫,益脾陰,滋營液”,功專養心補血,寧心安神;紅棗去棗核補而不燥,益氣補血,以增強補益之功;豬肝味甘,性溫,入肝經,有補血健脾、養肝明目的功效,用於貧血、頭昏、目眩等均有較好的效果,據《本草綱目》記載:“豬肝能補血”,《千金要方・食治》說:“豬肝主明目”。患貧血之症,面色蒼白、頭暈心悸、易疲勞,服桂圓紅棗豬肝湯有較好的療效。久服能健身延年。

花生米皮煮紅棗可補血  

用料:花生米、紅棗     製作方法:花生米50克,用溫水浸泡半小時後將皮剝下來,將乾紅棗30克冼淨用溫水浸泡發開,然後將花生米皮(用布包)與紅棗放鍋中加不煎開小火燉半小時,去掉花生米皮小包,加入少量紅糖,待糖溶化後,湯與棗均可使用。     功效:對產後血虛、營養性貧血、惡性貧血、血小板減少以及化療後血常檢查異常者有效,並有益氣健康、補血之功效。

中醫補血粥I  

紅棗羊骨糯米粥 [原 料] 羊脛骨1-2根,紅棗(去核)20-30枚,糯米適量。 [制 作] 將羊脛骨(即羊四肢的長骨)敲碎,與紅棗、糯米加水煮成稀粥,調味服食。 [用 法] 1日內分2-3次服完。 [療 效] 益氣血,補脾胃,健胃固齒。適用於腰膝痠軟乏力,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小兒牙齒生長緩慢等。 糯米阿膠粥 [原 料] 阿膠30克,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制 作] 先將糯米煮粥,待粥將熟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稍煮2-3沸加入紅糖即可。 [用 法] 每日分2次服,3日爲1療程。間斷服用。 [療 效] 養血止血,滋陰補虛,安胎,益肺。適用於血虛,虛勞咳嗽、久咳,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婦女月經過少,崩漏,孕婦胎動不安、胎漏等症。 [注意事項] 連續服用可有胸滿氣悶之感覺。故宜間斷服用。脾胃虛弱者不宜多用。

 

 

補血方一 

 大豬蹄1個,松子仁、核桃仁各30克。豬蹄去淨毛,人鍋煮至半熟,去骨取皮,皮內裝上核桃仁、松子仁及零星碎肉皮筋,卷好,外用線紮緊,再煮至爛熟時取出,待冷切片,裝入盤中,佐餐食用。

    據古書記載,本方中三味原料皆有滑潤肌膚的作用。豬蹄養陰血,  “滋胃液以滑皮膚”(《隨息居飲食譜》);核桃仁補.肝腎,悅肌膚,“常服骨肉細膩光潤”(《食療本草》);松子仁潤肺養液。“潤皮膚,肥五臟” (《日華子本草》),三物合用共奏滋養潤膚之功。

    本方的美容作用與原料的營養成分是分不開的。豬蹄中的膠原蛋白,是養顏保健之佳品;核桃仁、松子仁屬於堅果類食物,含脂肪和蛋白質都比較豐富,脂肪含量高達40%以上,其中主要成分是必需脂肪酸,它在體內有多種生理功能,缺乏時可影響細胞膜的功能,在嬰兒可能引起溼疹,在成人可能導致一系列皮膚病變。此外核桃仁、松子仁內的維生素E有延緩細胞衰老,減少皮膚色素沉着的作用。

    凡高血脂、肥胖症、大便溏泄者不宜用本品。

民間補血方法1

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時,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調以白糖進食。 本方有大補陰血功效。適用於虛弱勞損,形體羸瘦。 本方出自《調疾飲食辨》、《本草綱目》等,原方用於“大補陰血”,“老人甚宜”,爲滋補虛損常用方。若日久失於調攝,或久病失於調治,臟腑虧損,陰血虧虛,則見虛損,法宜大補陰血。方中以牛乳血肉有情之品爲主,大能補陰血,益虛損;以粳米爲輔佐,補牌以助牛乳之力,合用而成大補陰血之方。本晶滋補之力較強,尤宜於虛損重症。本品滋潤補益,對脾胃虛寒泄瀉及痰溼水飲者不宜食用。

民間補血方法2  

鮮烏賊魚肉250克,桃仁15,克,黃酒、醬油、白糖各適量。烏賊魚肉沖洗乾淨,切條備用。桃仁洗淨,去皮備用。烏賊魚肉放入鍋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燒沸後加黃酒、醬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熟爛即成。 本方有養血調經功效。適用於血虛經閉。本方出自《陸川本草》,原方用於“婦人經閉”,爲治療血虛經閉的代表方,血虛沖任失養,血海空虛,則見經閉。方中以烏賊魚肉爲主,血肉有情之品,大能養血調經;以桃仁爲輔佐,活血調經。兩者合用,一養血以調經,一活血以調經,而以養血爲主,故適用於血虛兼有血滯之經閉及血虛經閉。《唐瑤經驗方》以本方去烏賊魚,加蓮藕煮食,則活血調經之力增強,原方用於“產後血閉”。 本方孕婦忌食。

民間補血方法3  

鮮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鮮桑椹洗淨搗汁(或以幹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將藥汁,與糯米共同燒煮,做成糯米乾飯,待冷,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爲酒釀。 每日隨量佐餐食用。適用於肝腎陰虧消渴、便祕、耳鳴、目暗、瘰癧、關節不利等症。 桑椹滋陰補血力強,輔以糯米補中益氣,提高療效。

民間補血方法4  

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人鍋中,煮作羹食。 本方有補虛勞,益精血功效。適用於虛勞羸瘦。 本方出自《食療本草》,原方用於“補腎虛,亦主中風”,爲補虛勞,益精血方。久病體虛,臟腑耗損,精血虧虛,則見虛勞羸瘦,法宜補虛勞,益精血。方中以羊乳爲主,補虛勞,益精血;以羊脂爲輔佐,補虛潤燥以助羊乳滋補,合用而成補虛勞,益精血之方。本晶補虛滋潤之力較強,對於虛勞羸瘦,肌膚枯憔者尤爲適宜。本晶溫潤補虛,對於外感未清及痰火內盛者不宜食用。

補血的食療菜單  

 補血首先要注意飲食,要均衡攝取肝臟、蛋黃、穀類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如果飲食中攝取的鐵質不足或是缺鐵嚴重,就要馬上補充鐵劑。維他命C可以幫助鐵質的吸收,也能幫助製造血紅素,所以維他命C的攝取量也要充足。其次多吃各種新鮮的蔬菜。許多蔬菜含鐵質很豐富。如黑木耳、紫菜、髮菜、薺菜、黑芝麻、蓮藕粉等。

  推薦幾樣家常的補血食物:

  黑豆:

  我國古時向來認爲吃豆有益,多數書上會介紹黑豆可以讓人頭髮變黑,其實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的吃法隨各人喜好,如果是在產後,建議用黑豆煮烏骨雞。

  髮菜:

  髮菜的顏色很黑,不好看,但髮菜內所含的鐵質較高,用髮菜煮湯做菜,可以補血。

  胡蘿蔔:

  胡蘿蔔含有很高的維生素B、C,同時又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對補血極有益,用胡蘿蔔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不過許多人不愛吃胡蘿蔔,我個人的做法是把胡蘿蔔榨汁,加入蜂蜜當飲料喝。

  麪筋:

  這是種民間食品。一般的素食館、滷味攤都有供應,麪筋的鐵質含量相當豐富。而補血必須先補鐵。

  菠菜:

  這是最常見的蔬菜。也是有名的補血食物,菠菜內含有豐富的鐵質胡蘿蔔素,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如果不愛吃胡蘿蔔,那就多吃點蔬菜吧。

  金針菜:

  金針菜含鐵數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鐵質含量豐富,同時金針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C、蛋白質、脂肪及秋水仙醉鹼等營養素。

  龍眼肉:

  龍眼肉就是桂圓肉,任何一家超市都有售。龍眼肉除了含豐富的鐵質外還含有維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補血的同時還能治療健忘、心悸、神經衰弱和失眠症。龍眼湯、龍眼膠

淮杞烏雞湯好禦寒  

 在天氣寒冷、陰冷不見太陽之際,中老年人常覺四肢不溫,頸背腰膝怕冷,甚至什麼事也不想幹,這是氣血虛弱、陽氣未能舒展通達的反映。此時講求進補十分相宜。建議選擇健運脾胃、補益氣血的淮杞烏雞湯,可望收效較快且穩妥,口感較佳,還能增進食慾。

      烹製時採用甘溫補虛損、養陰血的竹絲雞半隻至一隻,除皮膏,斬件,與豬肉200克入開水燙焯數分鐘,以除羶味脂血;配合補中益氣的黨蔘30克、滋補脾陰脾氣的淮山藥25克、滋養肝腎的枸杞子15克、補脾旺血的紅棗6枚(可去核)、和胃祛風的生薑3片,加水煲或燉1至2小時,再調味服食。

此湯對婦女尤爲適宜,但不適用於感冒咽痛、胃腸食滯、痰濁壅盛、口瘡或溼熱者。

補血之妙品,南瓜

   南瓜又名麥瓜、番瓜、倭瓜、金冬瓜,爲葫蘆科植物南瓜的果實。原產於亞洲南部現已在我國各地都有栽種。嫩瓜可作蔬菜,味甘適口,是夏秋季節的瓜菜之一;老瓜可作飼料或雜糧,故不少地方又稱之爲“飯瓜”;南瓜屬葫蘆科南瓜屬,我國南瓜分佈最廣,嫩果、老果兼食。南瓜,因產地不同而叫法各異,又名番瓜、麥瓜、倭瓜

、金瓜、金冬瓜等。南瓜的適應性很強,南北各地都普遍栽培,爲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南瓜的營養成分較全,營養價值也較高。嫩南瓜中維生素C及葡萄糖含量比老南瓜豐富。老南瓜則鈣、鐵、胡蘿蔔素含量較高。這些對防治哮喘病均較有利。中醫學認爲:南瓜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消痰止咳的功能,可治氣虛乏力、肋間神經痛、瘧疾、痢疾等症。還可驅蛔蟲、治燙傷。其種子――南瓜子還能食用或榨油。南瓜和南瓜子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爲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功能。可用於氣虛乏力、肋間神經痛、瘧疾、痢疾、解鴉片毒、驅蛔蟲、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等症。《本草綱目》說它能“補中益氣”。《醫林記要》記載它能“益心斂肺”。

  南瓜含有豐富的糖類和澱粉所以老南瓜吃起來又香又甜;其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低。南瓜的營養價值主要表現在它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其中含量較高的有胡蘿蔔素2.4mg%維生素B1 0.05mg%,維生素B2 0.06mg%,維生素C 5mg%;此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鐵和磷。這些物質對維護機體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最近還發現南瓜中還有一種“鈷”的成分,食用後有補血作用。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及礦物質,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兒童必需的組氨酸,可溶性纖維、葉黃素和磷、鉀、鈣、鎂、鋅、硅等微量元素。近代營養學和醫學表明,多食南瓜可有效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及肝臟病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清代名醫陳修園說:“南瓜爲補血之妙品”。

  常吃南瓜,可使大便通暢,肌膚豐美,尤其對女性,有美容作用,清代名臣張之洞曾建議慈禧太后多食南瓜。南瓜還可以預防中風,因南瓜裏含有大量的亞麻仁油酸、軟脂酸、硬脂酸等甘油酸,均爲良質油脂。治療高血壓,可炒南瓜子吃,每日用量以20―30克爲宜。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近兩年,隨着國內外專家對蔬菜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南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長期食用還具有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能。據資料顯示,南瓜自身含有的特殊營養成份可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止血管動脈硬化,具有防癌、美容和減肥作用,在國際上已被視爲特效保健蔬菜。

  每100g鮮果實含水分91.9g~97.8g(老熟瓜低、嫩瓜高),碳水化合物1.3~5.7g(嫩瓜)、15.5g(老瓜。老熟瓜如此高的糖類及澱粉含量,使其可供能量居瓜類蔬菜之首。因此,可代糧用),胡蘿蔔素0.57~2.4mg(老熟瓜比嫩瓜高1倍),蛋白質0.9g(嫩瓜), 0.7g(老熟瓜),含鉀181mg,磷40mg(鉀、磷含量老熟瓜均比嫩瓜高2倍)。膳食纖維老熟瓜略高於嫩瓜。

黑大豆補血抗衰老  

 黑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尼克酸、胡蘿蔔素,以及鈣、磷、鐵、鉀等礦物質。黑豆的蛋白質含量尤爲豐富,高於肉類、雞蛋和牛奶,素有“植物蛋白之王”的美譽。

  中醫認爲,色黑者入腎,黑大豆甘溫、無毒,入腎、脾、心經,有補腎強身、除溼利水、抗老延年的作用。《延年祕錄》載:“服食黑豆,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精髓,加氣力,虛補能食。”

  在民間,黑豆作食療的驗方甚多,現舉數例供參考:

  產後百病:黑豆1.5公斤,炒熱至有煙出,入酒瓶中,經一日以上。每服半小杯,日2―3次,令微出汗,身潤即愈。產後常服既防風氣,又消結血。

  早生白髮:用醋將黑豆煮爛,取汁,每次10克左右,加熱水洗髮,有烏髮的作用。每晚食炒熟黑豆20粒、黑芝麻一匙,有烏髮作用。

  脫髮:水煮黑豆,每次服50克,每日2次。連用1個月無好轉者,可改用鹽煮黑豆(每500克黑豆加鹽5克),服法如前。

  陰虛盜汗:黑豆、大棗各50克,圓肉(龍眼肉)15克,加水3碗煎至1碗,分早晚2次服用。

常用的有補血作用中藥

①當歸

      當歸爲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的根,含有也葉酸,煙酸,維生素Dl2、E等成分,有抗貧血,改善血循環,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等作用,對冠心病有防治作用,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可防止肝糖元減少,根據對長壽皇帝乾隆醫方的分析,發現在他的保健方中當歸用的最多。

      中醫認爲,其性溫,味甘、辛,功能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適用於血虛體弱,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虛寒腹痛,跌打損傷,瘀血疼痛,風溼痹痛,痛疽瘡瘍、血滯疼痛、以及血虛腸燥便祕。

      用量:5一15克,若補血用當歸身  怯瘀活血用當歸尾;經酒制後可加強活血作用。

      但溼盛中滿,大便泄瀉者忌服。

②熟地黃

      熟地黃爲玄蔘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根,含有地黃素,維生素A類物質,糖類和氨基酸等成分,有強心和降血糖的作用,以體大、質重、切斷面油潤烏黑,味甜者爲佳。

      中醫認爲,其性微溫,味甘,功能滋陰補血,適用於血虛及肺腎陰虛,腰膝痿弱,勞嗽骨蒸,遺精,月經不調,耳聾,目昏等症。   

      若水煎,每劑用量9―24克,水煎內服。若酒浸,浸於米酒或白酒中,20日後可服用,每次卜3湯匙,1口2次。

      平素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腹瀉以及胸脘脹滿,舌苔厚膩之疾溼盛者忌用,又忌與蘿蔔、蔥白、薤白同食。

③阿膠

       阿膠爲驢皮經過漂泡去毛後,加冰糖等配料熬製而成,爲補血滋陰養生佳品,日常食之可養血滋陰,補肺潤燥,強健筋骨,添精固腎,抗衰延年,內含膠質、鈣、硫等,能促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形成,改善體內鈣的平衡,促進鈣的吸收,有助血清中鈣的存留,有防治進行性肌營養障礙的作用,能用於抗刨傷性休克。

      中醫認爲,其性乎,味甘,功能補血和血,滋陰潤肺,可用於貧血、心悸、燥咳、咯血,崩漏、先兆流產、產後血虛、腰痿無力等症。

      用量:6-15克;但不能直接入煎,須單獨加水蒸化,再人湯液中服,稱烊化服。但本品性質滋膩,凡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忌用。

④何首烏

       何首烏爲蓼科草本植物何首烏的塊根,爲常用的滋補強壯藥;內含蒽醌類(主要爲大黃酚,大黃素,大黃酸),卵磷脂,澱粉,粗纖維等;功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緩解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卵磷脂有強壯神經作用,有緩瀉作用,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中醫認爲,其性微溫,味苦、甘、澀,功能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鬚髮,悅顏色,增氣力,並能抗衰延年,令人有子,主要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頭暈耳鳴,鬚髮早白,失眠多夢,腰膝軟弱,肢體麻木,筋骨痠痛,夢遺滑精崩漏帶下等。

       用量:每劑卜15克,脾虛瀉泄及痰溼患者忌用。

⑤白芍

       白芍爲毛莨科植物芍藥除去外皮的根,含揮發油,苯甲酸,鞣質,芍藥甙,芍藥醇,芍藥鹼等;能降低實驗動物的腸、胃、子宮的平滑肌張力;芍藥甙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

       中醫認爲,其性微寒,味苦、酸,功能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適用於月經不調,崩漏,經行腹痛,自汗,盜汁,肝氣不和的脅痛腹痛,手足均攣疼痛,肝陽上亢的眩暈,頭痛等。

用量:5―10克,反藜蘆。   

⑥枸杞子

       枸杞子加茄科灌木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含有甜菜鹼和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維生素等成分;甜菜鹼能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使肝細胞新生,可防止肝硬化;還可解除四氯化碳對肝臟的毒害作用,能保護肝臟;此外,枸杞還有明顯的降血壓和降血糖的作用。

       中醫認爲,其性平、味甘,功能滋陰補血,益精明目,適用於目昏,眩暈,耳鳴,腰膝痠軟糖尿病等。

       用量6―15克,可蒸食,浸酒,熬膏或煮食,但本品質潤而滑,脾虛便溏者不宜食用。

⑦雞血藤

       雞血藤爲豆科攀援灌木密花豆和香花崖豆藤的藤莖,內含無羈萜及其醇類,此外含蒲公英賽酮、菜油固醇、豆固醇及谷固醇;有補血作用,能使血細胞增加,血紅蛋白升高;還有降低血壓,興奮子宮的作用。

       中醫認爲,其性溫,味苦、微甘,功能補血行血,舒筋活筋,適用於血虛經閉、月經不調、痛經、或用於血虛、血瘀、手足麻木、關節痠痛、風溼痹痛等。

       用量:6-15克;大劑量可用至30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