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的症狀表現

時間: 2011-09-18
    腦血栓形成又稱動脈血栓性腦梗死,是由於腦動脈硬化形成動脈壁病變導致管腔內血栓形成,引起動脈供血區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壞死,引起侷限性神經功能障礙。腦血栓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併發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點,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栓倖存者因爲有半身不遂,語言障礙等症狀表現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腦血栓是在腦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基礎上,在血流緩慢、血壓偏低的條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動脈的內膜形成血栓,稱之爲腦血栓。臨牀上以偏癱爲主要症狀表現。多發生於50歲以後,男性略多於女性,常在安靜,睡眠中發病,部分患者有前驅症狀,如頭痛,眩暈、偏身麻木無力、等。起病緩慢,多無意識障礙。有時亦可急驟起病。由於於形成血栓的部位不同,症狀表現也各不相同。
    腦血栓的症狀表現主要有:偏癱(半身不遂)、半側肢體障礙、肢體麻木、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顫、構語困難、語言障礙、記憶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嚥困難、嗆食嗆水、共濟失調、頭暈頭痛等。出現以上症狀的根本原因在於腦血管內部出現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變,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等血管病變,由兩種病變共同作用結果形成的血栓堵塞腦動脈所致,導致腦局部的血流中斷和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如果影響到由腦神經控制的運動神經系統,就會出現偏癱、肢體障礙等相應的後遺症;如果影響到腦神經控制的語言中樞神經,就會導致語言障礙甚至失語等相應神經系統症狀。若堵塞大腦中動脈,則出現上述的前一組症狀。若堵塞椎一基底動脈,則會出現後一組症狀。   患者發病前曾有肢體發麻,運動不靈、言語不清、眩暈、視物模糊等徵象。常於睡眠中或晨起發病,患肢活動無力或不能活動,說話含混不清或失語,喝水發嗆。多數病人意識消除或輕度障礙。面神經及舌下神經麻痹,眼球震顫,肌張力和腹反射減弱或增強,病理反射陽性,腹壁及提睾反射減弱或消失。   1、頸內動脈系統。
  (1)頸內動脈系統:即病變發生在頸內動脈時,腦血栓的症狀在臨牀上表現爲“三偏症”即病變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同時有可能伴有精神症狀,主側半病變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語、失用和失認,還出現特徵性的病側眼失明伴對側偏癱稱黑蒙交叉性麻痹,動眼神經麻痹,和視網膜動脈壓下降。
  (2)大腦前動脈腦血栓:表現爲對側肢體癱瘓和感覺減退,特點是上肢輕,下肢重。可有排尿障礙和精神症狀。CT檢查通常在起病48小時後才能確診。這也是腦血栓的症狀。由於前交通動脈提供側支循環,近端阻塞時可無症狀;周圍支受累時,常侵犯額葉內側面,常出現下肢癱瘓,並可伴有下肢的皮質性感覺障礙及排尿障礙;深穿支阻塞,影響內囊前支,常出現對介中樞性面舌癱及上肢輕癱。雙側大腦前動脈閉塞時可出現精神症狀伴有雙側癱瘓。
  (3)大腦中動脈腦血栓:可出現對側偏癱和感覺障礙,特點是面及上肢比下肢重,可有同向性偏盲。主幹閉塞時有三偏徵,主側半球病變時尚有失語。這種部位血栓最爲常見。
  2、椎一基底動脈系統。椎-基底動脈系統硬化性腦梗死多表現爲眩暈、耳鳴,眼震,複視,吞嚥困難,共濟失調、交叉性癱瘓或感覺障礙,若橋腦基底部病變,病人意識尚存,但由於四肢癱瘓和延髓麻痹,只能靠眼球上下運動表達自己的意識活動,稱爲閉鎖綜合合徵。
  (1)小腦前下動脈:當病變出現在這個部位時,腦血栓的症狀爲眩暈、眼球震顫,兩眼球向病竈對側凝視,病竈側耳鳴、耳聾,Horner徵及小腦性共濟失調,病竈側面部和對側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動脈:這個部位的血栓比較少見。
  (3)小腦後下動脈綜合徵:引起延髓背外側部梗塞,出現眩暈、眼球震顫,病竈側舌咽、迷走神經麻痹,小腦性共濟失調及Hroner徵,病竈側面部對側軀體、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