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安全有效的強心劑―生脈飲

時間: 2011-01-21

  生脈飲由古方“生脈散”衍生而來。生脈散則是中醫千古名方,出自元代名醫李東垣所著的《內外傷辨惑論》,有人蔘、麥冬、五味子三味藥物。其中人蔘是主藥,能大補元氣,麥冬可養陰清熱,五味子可斂汗生津,後兩味起輔助作用,三藥合用,一補,一清,一斂,共同發揮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作用。千年來,經過歷代醫學家的實踐檢驗,在治療上廣泛應用。如今又以先進的醫藥科學技術和方法,把生脈飲由傳統的散劑製成了口服液、沖劑、膠囊劑和針劑等多種劑型,適合多種給藥方法和多種疾病的治療需求。  ■用於多種病症治療  心力衰竭  現代醫藥學證實生脈飲能增強心肌的收縮力。這一點類似著名的強心藥洋地黃。醫生們在臨牀上常用洋地黃初步控制心力衰竭之後,逐步換用生脈飲繼續做維持治療。這樣,既可達到強心的目的,又可防止洋地黃過量而發生中毒。其次,生脈飲在加強心肌收縮力的同時,並不增大心肌能量和氧的消耗。相反,還可以調整心肌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氧的消耗量。  心肌梗死  生脈飲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供血狀況,因此,配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改善心臟的泵血功能,限制和縮小梗死的範圍,保護衆多的缺血、缺氧的心肌細胞,進而發揮抗急性心肌梗死作用。治法爲生脈飲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半個月爲1個療程。  感染性休克  生脈飲還可以調節血壓,改善器官的微循環,增加組織細胞的灌流量,具有抗休克的作用;生脈飲又能夠刺激人體網狀的內皮系統,促進其對內毒素的消除,可用於中毒性休克的治療;生脈飲中的人蔘和五味子都能夠增強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的非特異性抵抗能力,改善機體的應激反應過程;生脈飲不僅僅是作用於心血管系統,而且與神經系統和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功能調節有着密切的關係。這些機理奠定了生脈飲對感染性休克的治療作用。生脈飲注射液首次10~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20~40毫升中,靜脈慢注;以後改爲生脈飲注射液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能迅速改善或消除冷汗、肢厥、紫紺和呼吸每分鐘超過20次,心率每分鐘超過100次等一系列感染性休克的臨牀症狀。  心律失常  治心律失常用5%~10%葡萄糖200~300毫升,加生脈散注射液10~20毫升,靜脈點滴。3~14天爲1個療程,經治療3~4個療程後可顯效。其治療機理是生脈飲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調整心率,故可用於治療心律失常。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在離開現場後神志昏迷,呼吸表淺,心率減慢,口脣櫻紅,脈細弱者,以10%葡萄糖500毫升加生脈散注射液30毫升靜脈點滴,並配合5%葡萄糖500毫升加清開靈40毫升靜脈點滴。可逐漸恢復神志,改善心腦功能而治癒。生脈飲能提高人體的缺氧能力,改善心腦功能,並對人體血壓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是中醫救治一氧化碳中毒較理想的急救藥品。  美尼埃爾綜合徵  此證屬中醫眩暈範疇,以頭目眩暈、噁心嘔吐爲主症。治法爲以10%葡萄糖500毫升,加生脈飲注射液30毫升靜脈點滴,有顯著療效。  中暑  中暑患者多見大汗淋漓,甚至昏迷、脈虛弱等症,在針刺人中、十宣、少商等穴位後,即以5%葡萄糖500毫升,加入生脈飲注射液40毫升靜脈點滴,可使血壓回升,汗止脈復。  ■三點提醒很重要  人蔘方與黨參方作用有差別  生脈飲從最初的散劑、湯劑,已發展到今天使用最多的口服劑和用於搶救的注射針劑,需要提醒的是,原處方中的人蔘在部分市售的口服液製劑中已改成了黨蔘。黨蔘雖也能益氣健脾,但大補元氣之功遠不及人蔘,對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也較人蔘遜色。因此,較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還是應該選用以人蔘爲主藥的生脈飲製劑或湯劑。  生脈飲不是人人都能用  生脈飲療效較好,藥性平和,一般沒有副作用,但也不是人人可用。它只適用於有虛汗、虛喘、心悸、口渴等氣陰兩虛症狀的患者。如果感冒發熱,或咳嗽痰多,以及中暑熱盛但沒有氣陰不足的病人都不可亂用。此外,消化不良、舌苔厚膩、大便溏薄的人也應慎用,以免誤補助溼,加重症狀。服用本品同時不宜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製劑;不宜喝茶和吃蘿蔔,以免影響藥效。  原方生脈飲加減湯劑有優勢  儘管生脈飲如今有應用方便的口服液、膠囊、注射液等多種成藥劑型,但原方湯劑加減組方仍有一定的優勢。中醫可以根據患者不同症狀,以生脈散原方爲基礎,隨症決定劑量和方藥組成,使應用面更廣,更適合患者個體化治療。如陰虛火旺者,症見心悸不寧,口舌乾燥,可加黃連、百合、蓮子;腎陰不足者,見腰膝痠軟,目眩,耳鳴,可加首烏,枸杞子;心脈淤阻見胸悶刺痛,脈細數可加丹蔘、苦蔘、三七;氣虛之極,陰虛及陽,心陽虛脫可見心悸氣促,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脈微可加紅參、附片、煅牡蠣。心氣不足者多由於勞心過度,損傷心氣。因氣爲血帥,心氣不足,則運血無力,血滯心脈,故發心痛隱隱;動則耗氣,故見氣短、聲低。汗爲心之液,氣虛不攝,故易自汗心悸;苔白,脈細弱爲氣虛之徵象。本證以心痛隱作、氣短爲主要表現,常因勞累而誘發。治則是益氣養心,活絡止痛。方用生脈飲加減。如兼見氣滯血瘀之象者可加用當歸、川芎、丹蔘以行氣活血。兼見痰濁之象者可合用茯苓、白朮以健脾化痰。  ■文/副主任藥師 常怡勇  上海老人千里迢迢到北京治牙  俗話說:牙疼不算病,疼起來真要命!上海71歲的楊老先生一直被牙病困擾着十分痛苦,   不停地化膿、疼痛。一次次的醫院就診折磨得非常痛苦,確確實實讓牙病折磨得只能咬緊   牙關,默默承受。他不甘心就診的兩家醫院的醫生讓他拔牙的建議,反覆多次上網查找治   療辦法,偶然發現了一篇治療牙病的科普文章,於是他乘火車趕到北京找到了清華大學第   一附屬醫院口腔科博士金明大夫。經過兩次治療,老先生的兩顆牙保住了,不僅解除了病   痛,也提高了生活質量。  據金博士介紹:患者坐火車這麼遠到北京就醫,住在小旅店裏,很不容易。檢查發現他的   左上第二雙尖牙縱行劈裂達根尖區,頰側黏膜有濃瘻管開口,根尖區已經形成慢性化膿性   病竈,二度鬆動,有叩痛,複雜程度是自從治療劈裂牙以來從沒有過的。於是採用自創的   固定技術和多年積累的根管治療方法,對牙齒完成了一次性的治療後,患者當天下午即乘   火車返回上海(由於沒有坐票,在車站買了站票和小摺疊椅子)。三個月後到原來建議他   拔除的醫生處複查,認爲效果不可思議,不疼也不鬆動了。楊先生把牙X片通過郵箱傳了   過來,發現他的左上第二磨牙有問題,老人週五再次坐火車帶着錦旗來到北京,我週六加   班給他一次性完成了左上第二磨牙的治療,然後以保存的左上第二雙尖牙和左上第二磨牙   爲基牙免費對缺失的第一磨牙進行了修復,當天晚車返回了上海。治療結果是很成功的,   但是老先生這種執著的珍惜牙齒珍愛生命的精神值得讚揚也使我很感動。  金博士提醒讀者,其實有90%的劈裂牙完全可以通過治療得以保全,因此拔牙一定要慎重   。楊老先生的牙通過治療,恢復功能,爲什麼要拔呢?隨着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新材料   、新方法的應用,很多以前認爲要拔的牙齒,現在就能留住了。  劈裂牙是患者在咀嚼時,由於某種原因使牙齒出現裂腺或牙冠劈裂,表現爲冷熱敏感、牙   髓炎、疼痛,患者不敢咀嚼食物。以往簡單的拔除牙齒,給患者造成缺牙的痛苦。牙齒還   是原裝的好,不能輕易拔牙。目前採用的方法是:牙冠的少部分劈裂崩損,則可以直接做   牙冠(鑲牙套)保護起來;如果劈裂到牙根的部位,在局部麻醉下拔除劈裂牙殘片後,再   考慮做牙冠,恢復缺損。如果牙齒劈裂的兩部分相當,其中沒有治療過的牙齒,則可以在   麻醉下去髓進行根管充填採取固定觀察措施,經過一週沒有臨牀症狀,再進行全冠修復保   護,則可以完全恢復牙齒功能,避免了牙缺失帶來的更多痛苦。  ■文/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苗麗亞  好習慣帶來好氣色  老友們常對我說:你氣色好顯年輕。我知道,這是我身心健康的表現。能長期保持好氣色,這得益於我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是食物多樣飲食有節。我從不挑食偏食,葷素搭配,品種多樣。葷類每天兩三種,如早吃蛋,午吃魚,晚吃豬肉,素菜每天也三四個品種,且時常變換,保持營養豐富,滿足人體需要。我還注重食量,每餐八成飽,從不大酒大肉,飽食終日。  二是按時休息不熬夜。晚十點半睡,早六點半起,午休半小時。當今社會夜生活豐富,但我玩得很有節制,晚十點我就回家休息。常言道:吃好不如睡好。可見充足睡眠的重要性。既吃好,又睡好,自然就更好,因此我從不熬夜,保持睡眠充足。  三是勤於運動不懶惰。早晚我都堅持散步。散步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鍛鍊方式,不緊不慢,不慌不忙,無人作伴,可邊走邊欣賞風光,有人作伴,可邊走邊聊更舒心,既鍛鍊筋骨又放鬆身心。  四是欣賞音樂悅身心。在家裏,我會打開電腦播放喜歡的音樂,出門我還會帶上mp3邊走邊欣賞,有時還會跟着哼幾句。欣賞音樂,陶冶情操,轉移注意,愉悅身心。  五是及時抒發情感莫鬱悶。每當遇到苦悶或快樂事時,我就會及時去找老友聊天或電話與他們交談,及時把快樂與大家分離,把苦悶與大家分擔。心中無事一身輕。  這些生活習慣看起來很老套,但卻實實在在有用,只要能夠堅持如此,就能有效促進身心健康。退休十餘年來,我沒有去追求什麼新、奇、特的養生保健方式,更沒有聽說什麼保健品能健身長壽就買來服用,而是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滿足養生需要,遵循生活規律,適當進行鍛鍊,保持心情舒暢,也就延緩了衰老,促進了健康,自然也就氣力充足、臉色紅潤有光澤且顯年輕了。  ■文/陶紹教  姚巨人爲何會被“應力性骨折”傷害  近日,一個再糟糕不過的消息稱,姚明在經過進一步的醫療檢查後發現,他受傷的左腳踝不僅沒有康復反而出現了應力性骨折。本計劃近日復出的姚明不得不再次推遲日期,而且短期內我們不可能看到巨人重返賽場。  應力性骨折也叫疲勞性骨折,是一種由於骨反覆承受重負荷或長時間的行走鍛鍊而引起的不完全骨折。一般來說,骨頭會持續自發地自我重建和修復,特別是在運動導致骨頭受到特別大壓力的時候。但如果骨頭受到足夠大的壓力以至於超出其自我重建的承受能力的時候,骨頭脆弱的地方就會出現應力性骨折。這個骨折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由反覆的損傷所引起的,每一次單獨的損傷都不足以導致骨折,但當它們加在一起的時候,便會超出成骨細胞自我重建和修復的能力範圍。肌肉疲勞也是導致應力性骨折的原因之一。一個跑步選手每跑一英里,腿部必須吸收多達110噸的力量。骨頭本身無法承受那麼多的能量,肌肉對多餘的衝擊起到了減震器的作用。但當肌肉變得疲勞時會停止吸收大部分的衝擊,骨頭便開始承擔更多的壓力。最後,當肌肉(通常是小腿肌肉)太疲勞以至於無法吸收任何衝擊的時候,所有的力量都轉移到骨頭。由於足肌過於疲勞,足弓塌陷,正常狀態下,負重較小的第2、3、4跖骨頭負重增加,超過骨皮質及骨小樑的負荷能力,逐漸發生骨折,骨折時骨膜內產生新骨,因此,骨折裂不至於完全分離。病人一般不知情或只是稍微感覺不適。如果不是姚明去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恐怕很難發現。  應力性骨折是由“非常態的或者重複性的壓力”導致,這和普通的骨折情況相反,普通骨折的特徵是由單獨發生的嚴重的衝撞而導致。應力性骨折多發生於身體承重部位,如小腿脛腓骨和足部(跟骨、足舟骨、跖骨)。易患人羣爲足部承重較多的運動員,如籃球、足球、網球運動員,以及田徑、體操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也可見於經常堅持大運動量鍛鍊的中老年人。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運動鍛鍊時如何避免發生應力性骨折呢?  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應力性骨折的發生率在0.5%到0.7%之間,黑人血統的人比高加索人種(白人)發生頻率低,因爲前者的骨密度更高。婦女和更活躍的人有更高的風險,發生率很可能隨着年齡增加而增加,因爲骨密度隨年齡增加而降低。但兒童同樣處於較高風險中,因爲他們的骨骼還沒有達到完全的密度和強度。  避免應力性骨折的發生,預防疲勞損傷是關鍵。一是運動量要循序漸進,切莫突然增加運動負荷。例如,每週跑步的距離增加量不應超過10公里,每次跳躍時間不超過30分鐘。平時要堅持力量練習,尤其是提高腿部肌肉力量。二是經常練長跑的人要根據自己的體重、跑步路面情況以及鞋子的耐用性等因素,最好是在專業體育教練員的指導下及時更換自己的鞋子,以保證足夠的鞋底緩衝功能。三是要選擇路面平整的地方進行鍛鍊,避免腳部受傷。四是鍛鍊時要輕裝上陣,身上不要負重,服裝要寬鬆,鞋帶勿過緊或過鬆,避免影響呼吸或因物體晃動增加體力消耗而疲勞。五是經常鍛鍊的人要根據體質情況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美國克雷頓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即使短期性地補充鈣和維生素D都能夠顯著降低運動員的應力性骨折發生率。六是飲食要供給充足的營養和飲料,補充體力消耗的熱量和水分。  ■文/江波  ■核心提示  MRSA自1961年被發現後,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就已經成爲全球發生率最高的醫院內感染病原菌之一。  “MRSA院內肺炎”需及時治療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從發現至今感染幾乎遍及全球,成爲院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面對近年該菌檢出率呈現出的明顯上升趨勢以及由此造成的不斷增加的感染人數和高死亡率,“MRSA院內感染診治策略新進展”會議日前在京舉行,近120位中外專家與會共同探討更加積極有效的經驗性治療方法以應對MRSA感染對患者生命造成的日趨嚴重的威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系副主任Niederman教授指出:MRSA院內肺炎始終是一類重要的疾病,由於現有抗菌藥物很少能有效應對此類耐藥菌株,因此治療選擇更爲有限。  2008年查拉等研究表明,在中國內地院內獲得性肺炎中由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者佔16%,且這一比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生命。MRSA自1961年被發現後,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就已經成爲全球發生率最高的醫院內感染病原菌之一。MRSA可在人體皮膚或者鼻子內定植,在特定的情況,如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會引發機體感染,重症感染甚至會很快導致病人死亡,MRSA作爲臨牀上毒力較強的細菌之一,不僅感染髮病人數多,死亡率也很高,被列爲全世界最難解決的感染性疾患之一。“由於現有的傳統抗菌藥物很少能有效應對此類耐藥菌株,MRSA感染的治療一直是臨牀十分棘手的難題之一。”Niederman教授介紹說,“傳統的治療藥物如萬古黴素等,在治療MRSA等頑固耐藥菌時,隨着最低抑菌濃度不斷升高,導致療效顯著降低,而且由於萬古黴素對肺、腦、骨等組織穿透力低,療效並不確切。而增加用量可能加重腎臟毒性,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還常有藥物的相互作用。因此醫生在治療MRSA時常常面臨兩難的境地。”  近日美國傳染病學會第48屆年會上發表的一項最新全球性研究結果,爲MRSA所致院內肺炎的治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這項全球性針對確診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最新IV期研究證實:在主要評價終點時,利奈唑胺臨牀治療成功率高於萬古黴素,具有統計學意義。  Niederman教授同時指出,抗菌藥物敏感性、組織穿透性、治療反應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使用安全性與方便性與否等,在目前的臨牀治療領域都需要引起廣泛重視。與萬古黴素相比,利奈唑胺具有優越的組織穿透性,從而保證足量藥物到達感染部位,從而更好地控制感染;在治療反應率方面,大量臨牀研究顯示,利奈唑胺治療肺炎/皮膚軟組織感染/萬古黴素耐藥屎腸球菌感染均有顯著療效。對於MRSA院內肺炎,利奈唑胺的臨牀治癒率及患者生存率相較於萬古黴素均有顯著統計學差異。同時,利奈唑胺對於腎功能不全患者、輕至中度肝腎功能不全患者、65歲以上老年患者都無須調整劑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以在充足治療劑量下無需擔心腎臟毒性問題。  ■文/元曉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