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大解祕

時間: 2011-03-14


視而見,見而思,思而行,行必果!

春(春):   感悟春季養生的大情懷

  1.春季易患的疾病

  春天的病症易出現在頭部,這與春天的生髮之機相關,因爲在春天,大自然的陽氣往上走,人體的陽氣同樣也是往上走,因此容易在頭部形成瘀滯。比如,頭皮痠痛,頭痛等病症。

  此外,在春天人還易患精神症狀。這也是與心和頭的陽氣生髮太過有關。所以,放鬆精神是春天養生的一個核心與要點。

  這兩年養生熱,祖國山河一片養生,但我們千萬不要把養生專門侷限在吃什麼、喝什麼、補什麼上。養生的重點首先是一個大情懷的問題。心胸是否足夠寬廣,是否能駕馭自己的脾氣秉性,這都是養生中的重中之重。

  2.鏡子的情懷

  《莊子・應帝王》記載:“聖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是讓我們培養像鏡子一樣的情懷。鏡子的情懷是什麼?有什麼值得我們老百姓感悟的地方呢?

  我們每天都在照鏡子,你笑,鏡子(裏的你)也笑,你哭,鏡子(裏的你)也哭。但是假如你離開了,鏡子裏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所以,鏡子就是一種境界。任何事物來了,你都可以充分地去感應它,而這事走了的話,又立刻在你心裏消失。這叫順應自然。任何喜怒不要留下來,喜怒不留於意。這就是鏡子教給我們的情懷。

  莊子所說的鏡子的情懷,其實是告訴我們對任何事情都不要太過執着,太過在意。做人如此,養生之道也莫不過於此,養生就是要學會這種鏡子的情懷。

  古人講:“聖人無夢。”聖人都“若鏡”了,自然無夢可做了。心若鏡,就是最好的養生大法。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培養自己的情懷,這點非常重要,其餘的養生方法都是小術。我們學養生千萬不要侷限在肉體這個層面上,養生一定是首先關注心靈、靈魂這個層面,就是要讓我們的心更高遠、更寬廣、更包容。

  3.培養孩子的情懷――從放風箏做起

  古人培養小孩子的時候,十分注重情懷的薰陶;而這恰恰是被我們現代人嚴重忽略的。

  我們現在培養小孩子,老是讓他們好好學習,天天低頭寫作業,這人總低着頭,情懷就小了,就不知道何謂高遠了。

  那麼,古人是怎麼去關注和訓練孩子的情懷的呢?方法很簡單。古人很愛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帶着小孩子去放風箏。放風箏有何意義呢?就是讓小孩子眼光向上看,向遠望,培養他們高遠的境界。

  整天給孩子講大道理,什麼人的境界一定要多高遠,眼光萬里長,雄赳赳氣昂昂的,是沒有用的。他們只知道一個詞的定義是領悟不到人生真諦、做人道理的。就天天低頭寫作業,能高遠了纔怪呢!我們做家長的要學會通過現實生活的體驗讓孩子感悟生活、領悟人生,這纔是最關鍵、最重要的。

  4.春天應該養脾

  一般人認爲春天氣機在肝,所以很多養生書說春天應該養肝,其實,春天應該提防養護的不是肝而是脾,爲什麼呢?打個比方說,春氣在肝,肝這時在五臟當中是個走運的傢伙,隨着生機起來,有肝病的人也應該有所好轉,防肝陽上亢倒是真的。肝氣過強時,它影響最大的恰恰是脾(肝木克脾土),所以,這時最該護佑的應該是脾土。而到秋天,殺氣十足的時候,我們纔要特別注意對肝的保養,因爲金克木嘛,這時的肝病很容易惡化。所以傳統醫學的特點就是它不是一門近視和自私的學問,它要求你要顧及周邊,更要看得長遠。


夏(夏):注意養“長”

  一、“夏”字何解?

  1. “夏”是狂喊的知了

  “夏”字的小篆寫做“夏”,上邊是一隻小蟲子的樣子。我們常把蟬稱之爲夏蟲,俗稱知了。“夏”就是扯着嗓子狂喊的知了,是從蛹變到飛蛾的生命變化的過程。

  2.夏――手腳外露、無拘無束的人

  “夏”字小篆書的上面是個“頁”字,古代讀xié,凡從頁部的字都跟頭有關。中間是兩隻手。下面是兩個腳印,代表兩隻腳。

  那麼這個字本身有頭有手又有腳,是什麼意思呢?是夏天太熱了,我們的頭、手、腳都露在外面。所以這個字也是個會意字,表示夏天的酷暑之熱。

  古代“夏”字發音同“假”(jià),放假的“假”。夏季萬物生長,就像給萬物放假一樣,讓它們去自由地、充分地去生長。

二、夏季如何養生?

  夏季的養生重在養“長”。

  什麼是“長”呢?所謂的“長”其實就是生長髮散。經過了春天的萌發,到了夏天的時候人的身體就要像萬物一樣處於蓬勃生長的狀態。

  1. 晚睡早起

  《黃帝內經》記載的夏天養“長”的頭一條就是:晚點睡,早點起。

  夏天應以發散爲主,而夏天天黑得晚,亮得早,白天光照時間長,我們晚點睡早點起是跟着天地陽氣的氣機去走。

  2.和太陽公公天天約會

  夏天養“長”的第二條叫“無厭於日”。通俗點講,就是甭怕熱。夏天一定要讓人體氣機得到充分的開泄。

  在夏天,很多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喜歡整天呆在空調呼呼吹的屋子裏,感覺特爽,其實他們不知道,這是養生的大忌。

  我常開玩笑說,現在年輕人談戀愛都沒以前健康了。五六十年代的人夏天都在哪談戀愛?是公園。相對象的暗號都是某公園某大門的第幾棵大樹下,然後就是“讓我們在陽光下蕩起雙槳”。所以那時人的心態都很陽光,單純不光是因爲物質上的簡單,也跟人經常處的環境有關。

  我們現在的年輕人談戀愛呢?典型的是哪兒黑奔哪兒鑽,哪兒黑奔哪兒跑。

  中醫強調,夏天人一定要“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這話說得特有趣,就是說好像外邊總有一個你愛的人特別吸引你,讓你老惦記着跑出去見他(她)。要旨還是那句話,夏天一定要多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出出汗,使氣機得以宣泄。

三、夏不養生的因果報應

  《黃帝內經》中說:“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就是說夏天不出汗,秋天就會形成風瘧。

  風瘧就是皮膚病、過敏症、溼疹、過敏性鼻炎等症,都是秋天愛犯的病。立秋或秋分節氣前後,如果人在夏天沒有得到足夠的開泄,連汗都沒有出過,這類的疾病就特別容易找上身來。

  甚至夏天沒有注意養“長”的話,不僅秋天會生病,到冬至前後,還會引發重病。

  此外《黃帝內經》中提到,夏天的病症基本多發生在胸脅,所以有心臟病史的人要格外注意。因爲夏火本身就旺,然後七八月的火氣很盛,就內外火攻心,容易引發心臟病。這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非常小心的。


四、夏季養生喝羹

  飲食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方面。中醫認爲,夏天脾胃處於虛寒的狀態,所以要吃一些易於消化的湯羹。

  何爲“羹”呢?《說文解字》中解釋爲:“五味和羹。”

  “羹”字的上面是一隻“羊”,下面是“美”字,表示肉的味道鮮美。

  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帶汁的肉,而不是湯。後期的羹可是肉湯,也可是菜湯,需要用五味來調和,而且要細碎。細碎就利於消化吸收,這符合夏天我們脾胃太弱的實際情況,也避免消化吸收系統太過於勞累。

  總結一下夏季養生的要點:注意養“長”、晚睡早起、多曬太陽、多到戶外活動、多出汗、飲食上多喝一些易消化的湯羹。


秋(秋):秋要養“收”

  一、“秋”――火燒蟋蟀

  中國古代有個民間遊戲,叫鬥蟋蟀,亦稱鬥促織、鬥蛐蛐,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繁華鬧市,都有這個遊戲的身影。蟋蟀是一種典型的秋蟲,入冬即死。

  我們來看一下甲骨文的“秋”字――秋,上邊是一隻蟋蟀,代表秋蟲,下邊放了一個火盆。

  再來看“秋”字大篆的寫法――秋,左邊是秋天的禾苗,沉甸甸的麥穗已經壓彎了腰;右邊是個“火“字。

  火燒秋蟲也好,火燒秸稈也好,都是秋天麥收後的一種行爲,旨在秋收後通過燒秋蟲、燒秸稈來重新滋養大地,也象徵着一種成熟的狀態。這就是“秋”的意思。

  《說文解字》裏說:“秋,禾穀熟也。”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穀子都熟了。

  在中國文化中,禾穀垂下頭經常被用來形容君子不忘本。“禾”的底下是根,經常垂下頭來注視自己的根基,是謙虛的表現,也是做人不要忘記根本的意思。


二、秋季如何養生?

  秋季養生重在養“收”。秋天萬物收穫,天地的氣機開始收斂,人也要順應天地氣機的變化,逐漸收斂。下面我們就具體講一下秋季如何養“收”。

  1.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黃帝內經》記載秋天養“收”的要訣是:“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秋天要早點睡,早點起。怎麼早點睡早點起呢?叫做“與雞俱興”,就是跟着雞的生活規律去學。

  古人將一天分爲十二個時辰,而生肖也是十二個,每個時辰都對應一個生肖。酉時對應的是雞,指每天十七點到十九點。

  酉時雞都在幹什麼呢?歸窩。雞白天瘋跑了一天,這個時間就都回窩休息了。古人認爲,人在秋天的養生就要學雞一樣,在晚上十七點到十九點時回家休息。雞都回窩了,人該回家就回家,別在外邊喝酒唱歌的。傍晚時分,天地的氣機開始收了,人的氣機這時也該收了,早點休息可以多藏精。

  日出的時候,叫“聞雞起舞”。天一亮公雞就會打鳴,人這時也應該順應自然的氣機起牀開始一天的生活了。早起可以收攝陽氣,讓陽氣多生髮一些。

  我們常說“貼秋膘”這個詞,意思是要大魚大肉地好好吃,把自己養的壯壯實實的。其實貼秋膘不是就侷限在吃上,秋天早睡早起就是隨着天地的氣機,讓我們的身體順應大自然的變化,收斂氣機,藏精補精,就是最好的貼秋膘。

  2. 使志安寧,以緩秋刑

  秋天的氣機趨向收斂,就是不再生髮了,在往回收,相當於殺生(抹殺生機),殺氣是很重的,所以人就要順應自然,收斂心神和精氣,讓殺氣盡量平和一些。但人的氣機回收也常出問題,特別是男人,容易收得過大,被氣機所憋,導致多愁善感、患得患失。常說的“男子悲秋”,其實就是一種心情過於收斂的表現。

  所以秋天養生,重在掌控情緒,避免過大的波動,要學會找疏泄的渠道,使心情得以安寧。

  3.多食醬劑

  秋天飲食養生要多食醬劑,醬劑是指發酵的東西。

  爲什麼秋天尤其要強調吃醬劑呢?因爲秋天萬物豐收,我們所吃的食物就量大面廣,這會給脾胃造成一定的負擔。多吃醬劑類的東西,可以幫助我們的脾胃消化和吸收食物。

  4.秋天養生注意肺

  秋天對應人體的五臟爲肺。人體秋天的氣機全在於肺。

  肺的位置雖然在體腔的前面,但有了問題多表現爲肩背部。秋天我們要多活動肩背部,這對健肺十分有好處。男人要顯得氣宇軒昂,就在於肺氣充足,因爲肺主一身之氣。

  《黃帝內經》中說秋季要“使肺氣清”。中醫認爲:秋季肺氣旺,宜多吃一些生津潤肺、養陰清燥的食品,不宜多食大辛大熱、麻辣煎烤等燥熱性食物。



冬(冬):冬要養“藏”

  一、“冬”字何解?

  “冬”字的大篆寫做“冬”,樣子有點奇怪。

  有一種說法是像我們玩的鏈球,在冬天白茫茫的大地上,古人靠這種鏈球來捕獲野獸吃。

  還一種說法是萬物都冬眠了,大地上什麼都沒有了。

  《說文解字》中對“冬”的解釋爲:“四時盡也。”就是冬是一年四季的終結。

  “冬”在後來的演化中底下加了兩點,象徵爲“冰”。冬天結冰了,萬物都終結了、凝聚了。凝聚是冬天的一個重要特性。

二、冬季如何養生?

  冬季養生重在養“藏”。

  養“藏”是冬季養生的關鍵,養“藏”就是要收藏住,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養精蓄銳。養精蓄銳是爲了什麼呢?是爲了春天的生髮。

  1.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的睡眠要早臥晚起,就是早點睡,晚點起。

  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發現,在四季養生的睡眠當中,只有冬季是要晚起的,而春夏秋都要早起。

  冬天早點睡是爲了儘量收藏,晚點起是避免無謂的耗散。《黃帝內經》中說,冬天要“早臥晚起,必待陽光”。

  “必待日光”的意思就是一定要等太陽升起來以後我們再起牀。太陽升起來了,天地的陽氣就起來了,我們人的陽氣這時才能讓它生髮起來。這還是我們反覆強調的順應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決定我們作息時間的問題。

  2.冬不爐,夏不扇

  冬天天地的陽氣都是要閉藏的,要做到不干擾陽氣,冬天要“去寒就溫”。所謂“去寒就溫”,就是要躲避開寒冷,儘量在溫暖的地方呆着。

  人到了冬天,陽氣全部內斂了,藏在丹田處。我們要穿厚一點的衣服,注意保暖;但是也要注意,不能過熱。

  古語有:“冬不爐,夏不扇。”中醫的養生原則是:夏天我們應該拼命地去出汗,不要怕熱;冬天我們不要過分地接近爐火,過分地接近爐火也是屬於擾乎陽。因爲我們冬天養生的宗旨是讓身體內的氣機不要宣散出來,保溫就可以了,沒讓你太熱。這是一個原則。

  3.冬天養生的飲食要略

  1)飲酒適度

  冬天養生在飲食方面我們首先要注意喝酒的問題。

  酒有生髮的特性,稍微喝一點酒,可通經脈,可禦寒涼,所以酒在冬天飲用是有一定養生作用的,但要嚴重注意的是,飲酒要適度。

  古代的酒沒現在的酒性烈,一是那時候比較講究喝醪糟酒,度數不高,叫薄酒一杯;二是強調在冬天飲酒的時候要燙過再喝,燙酒也可揮發酒精。

  2)當歸生薑羊肉湯

  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天因爲陽氣盛極而衰,陰氣開始生髮,所以要吃溫熱的食物來扶助陽氣。冬天陰消陽長,反而應該扶助陰氣。

  在冬至前後,我們最好吃一些當歸生薑羊肉湯,它補陽的作用非常好。

  當歸生薑羊肉湯的材料爲:當歸3兩,生薑5兩,羊肉1斤。此湯溫經補血,溫中止痛,又可祛寒。

  3)老鴨湯

  冬至之後,還可以適當喝老鴨湯進補。

  有人會問:“鴨子爲陰性,應該烤着吃啊,以火來中和鴨的陰性,這裏怎麼又要燉湯喝呢?”

  煲鴨湯用的都是老鴨,何爲老鴨?就是更年期過後的鴨子,這時它的陰陽之性已經不太明顯了,就是它的性已經很平和了。冬至以後的養生,我們要吃平性的東西或者略偏寒性的東西,這樣互相有個制約。

  我們從對“春、夏、秋、冬”四個字起源的講解,就能深入地理解古人“天人相應”的理念。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環,人的生命狀態與每個季節相對應,環環相扣,周而復始。只有順應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掌握生、長、化、收、藏的規律,人的身心就都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


地 (地):地之厚德載物

  《說文解字》中對“地”字的解釋爲:“元氣初分,輕清陽爲天,重濁陰爲地,萬物所陳列也。”

  意思就是天地元氣初分後,清揚者上升爲天,重濁者下沉爲地。古人認爲:天爲陽,地爲陰。而我們腳下的大地爲什麼能生長萬物呢?這其實與“地爲陰”密切相關,而瞭解“地”字的本義,就要先從明曉“也”字開始。

  一、也,女陰也

  “地”字左爲“土”字邊,右爲“也”字。

  “也”字的大篆寫做“也”。《說文解字》裏指出:“也,女陰也。”“也”實際上是女性生殖器的樣子。

  古人認爲天地之間有一個規律,即萬物都有雌雄二性。陽以男性生殖器來代表,陰以女性生殖器來代表。在八卦中,陽用一根陽爻來表示(“ ”),陰用一根陰爻來表示(“ ”)。女陰最開始的表示方法是一個倒三角(“”),倒三角就是女陰之形,後逐漸演化成“也”字。

  現代漢語裏很多字中有“也”字,都與女陰之形相關。比如說水池的“池”,池外面有一圈,裏面也有一圈,就象陰脣的外形一樣。古代最偉大的女神寫成“k” (tā),“礻”代表神靈,加上右邊的“也”字,就是偉大的女神之意。同理,雌性的野獸就寫成“薄

  “地”具有的滋生萬物的特性就是來自於“也”字,女性是滋生、繁衍的載體,所以“也”字就代表了大地的這種繁衍特性。我們只有理解了“也”字的意思,才能真正能明曉“地”字的含義。

  地的“土”字邊是什麼意思呢?土是地的一個本性,就是大地的本來面貌是土,也叫做“體”。

  中國文化講究“體用”。“體用”爲何意?就是它原本的性質爲體,比如土就爲地的本性。“用”就是指它的陰性,也就是女性。所以,“地”的意思就是能滋生萬物的土。



視而見,見而思,思而行,行必果!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