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創體檢和養生爲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討

時間: 2011-01-19

國都尚醫健康管理機構 (北京100044)賈大林  常大晨

雖然醫學體檢目前仍然是醫療單位體檢中心對團體單位和個體人羣實施健康信息採集的主要手段。然而,完成醫檢分離,實現健康體檢微創或無創傷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健康管理是對健康、亞健康或慢病風險人羣的系統跟蹤過程(無論是個體還是社會團體)。不明確這一點就難免犯方向性的錯誤!把健康管理機構辦成醫療機構,把健康管理變成疾病管理!

本文從健康管理流程中的第一步:——健康狀況的信息採集(即健康體檢)入手,闡述如何從健檢中心的佈局和微創或無創設備的優化配置、健檢項目的設定、健檢流程的優化、服務體系的建立等方面確保信息的準確和全面;同時,對爲什麼和如何對採集到的健康信息進行評價和健康分類預測進行了論述和分析。最後,對健檢後養生服務的模式和方法進行描述和探討。從而,爲如何開展以無創體檢和養生爲特色的健康管理提供了一種可供借鑑的模式。

關鍵詞:健康管理服務人羣、無創體檢、養生、健康管理模式

近年來伴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管理”一詞無論是在醫學機構的範疇還是在相關產業的範疇都變成一個高頻詞。儘管目前健康管理從其概念和內涵在國內外並沒有達到共識,但是這種狀況並沒有影響人們對於健康管理實踐的追求和探索。目前,由於健康管理在我國興起的時間比較短,學術理論的研究和實踐還不夠深入和廣泛,相關產業和行業運行更多停留在醫學體檢和健康中介服務階段。所以,如何做好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管理的服務就顯得尤其重要。

健康管理是對個體或羣體的健康進行檢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諮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風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那麼,健康管理實施的具體步驟就應包括:健康信息的採集、健康狀況評價和風險預報、健康風險行爲諮詢及指導三個部分。由此可見,健康信息的採集是健康管理的基礎,信息採集得是否全面、準確是健康管理是否成功的基礎。雖然醫學體檢目前仍然是醫療單位體檢中心對團體單位和個體人羣實施健康信息採集的主要手段。然而,完成醫檢分離,實現健康體檢微創或無創傷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一、構建科學完善的健康體檢體系

(一)、實現“醫檢分離”

“醫檢分離”就是將體檢客人和患者分開檢查,是發展趨勢和國際慣例。在我國,醫院體檢中心在數量上佔到健康體檢機構的絕大多數。但在人才和設備配置上仍然以退休醫務人員返聘和淘汰下來的醫學檢查設備配置爲主。

實現“醫檢分離”的最大好處在於避免交叉感染,也可以消除部分體檢客人“沒病不去醫院”的心理。爲了良好地實現“醫檢分離”體檢中心應設立在獨立的建築或樓層內;而且其佈局和設計應依據體檢流程的要求專門設計;在區域劃分方面可以按功能分出體質檢查區、無創特檢區、影像區和化驗區、綜合分析評估區和養生指導體驗區。在裝飾裝修上跳出醫院裝修的模式,儘可能做到環境溫馨舒適,最大程度上減輕”恐醫症”的心理因素對健康體檢結果準確性造成的影響;最大程度的體現人性化服務。

(二)、先進完善的檢查檢測系統 (微創或無創體檢爲主導,必要的醫學檢查作補充)

目前醫院體檢機構的儀器設備部分是其他科室淘汰下來的,使得體檢結果的準確性和檢查速度遠遠不能達到要求。

現代無創診療儀器和量子醫學新技術的發展,如我們選用的動脈硬化檢測、心電圖,心血管檢測儀、量子共振儀、人體成分測定以及心理量化評估系統,TTM全身成像系統等,基本能夠滿足健康體檢項目的新要求。在此基礎上如果能配備自動化的生化檢測儀,數字化X線放射診斷儀(DR)、具有儲存等新功能的B超儀器,將大大提升了檢測的準確性和速度,可見,先進完善的檢查檢測系統是體檢信息準確性的必要條件之一。

(三)、科學合理的體檢套餐和檢測項目

科學合理的體檢套餐的制定和選擇,直接關係到體檢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建議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                  範圍不能小、重病不可少。心、肝、脾、肺、腎、胃、膽、胰使人體的重要器官通過量子共振初篩完全可以瞭解這些臟器的功能狀態,進而篩查排除和初診重大疾病和慢病風險。

2、                  年齡、性別、職業特點作參考。如:30歲左右的青年人:工作壓力、流動性大、炎性病變發生率高,(血常規、胸透、B超)同時應注意體重、血壓變化,因爲慢性病青年時期就開始萌芽了(一般常規、量子篩查等);40---60歲的中年人:重點是發現脂肪肝、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頸椎病、前列腺(血脂、血糖、心電圖、B 超量子共振等);60歲以上的老年人:重點是控制衰老、延長壽命(量子監控慢性病、篩查腫瘤、骨密度等);特殊人羣(婦女、兒童):中年女性以青春保持、婦科疾病篩查爲主,兒童以身體成分分析、量子篩查維生素、礦物質缺乏爲主。

對全國四大城市百萬人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男性發病率最高的是高血脂、脂肪肝,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是乳腺增生;患高尿酸的人羣中30歲以下佔最大比例,60歲以上比例最小,而糖尿病的發生正相反,30歲以下最低,50歲以上最高;從事IT行業的人員頸椎病、痔瘡的發病率高[2]。所以在基本體檢套餐的基礎上要根據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等因素選擇制定個體化的體檢項目,才能做到每一位體檢個人的體檢信息完全和有針對性。

3、突出微創或無處健檢特色。健康體檢中應儘量避免有創、介入性和放射性檢查,以規避該檢查帶來的風險,取而代之進行微創或無創檢查。比如對腫瘤、免疫功能的檢測和胰島素以及性激素水平和激素軸的檢測等等,而現在可以採用量子共振檢查完成,檢出正確率可達到93%。所以在健康體檢中,這類科學、簡便、無不適感的檢測手段應大力提倡和採用。

4、開展以亞健康、亞臨牀評估的功能性檢測。有人說:“健康體檢是給正常人看病。而醫院傳統的檢查項目是爲了查出病人,也就是“辨病”體檢,項目的設定和診斷標準是區別正常人和病人“。

健康體檢的客人多屬於亞健康、亞臨牀人羣,他們均帶有各種“不適”的症狀;按照“辨病”爲目的的檢查得到的是“無病”的結論;這一結論很難使這類人羣滿意,同時也不符合現代的健康觀(即無病不等於健康)。所以開展功能性檢測爲目的的檢查項目是健康體檢的必然要求。象目前已經開展的動脈硬化檢測、量子共振儀、人體成分測定等都已收到了良好效果並逐漸被受檢者所認可。

5、開展動態體檢和健康監測項目。肌體作爲一個整體有着強大的儲備功能和代償功能;靜止狀態時表現正常的器官功能,而在運動時潛在的異常就可能出現;所以只有在日常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纔是器官的真正的功能狀態。運動過程中進行的動態體檢能夠彌補靜態體檢可能遺漏的異常現象之不足,做到更早發現、更早預防肌體的異常,以及指導科學的運動強度、慢病的調養等[3]。目前已經開展心肺運動試驗,來發現心功能不全以及程度;24小時心電Holter檢查,篩查心肌細胞電生理異常狀況;動態血壓監測明確高血壓診斷和評估指導高血壓治療情況;生理功能檢測來監測生理功能。這類檢查檢測爲健康管理提供了客觀依據。

6、體適能的測試。世界衛生組織將體適能定義爲:身體有足夠的活力和精神進行日常事務,而不會感到過度疲勞;並且還有足夠的精力享受休閒活動,和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故對體適能的測試和判斷是對完美健康狀況判定的重要指標。通過對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韌性、身體成分、骨骼適能、平衡適能、人體能量等的綜合評價,並據此制定個性化的飲食運動處方和調理方案。

(四)、系統完善的信息網絡平臺

健康體檢是針對羣體開展的工作,信息量非常大。計算機信息技術是開展健康管理必不可少的,特別是綜合健康管理機構,健康體檢中心和養生院工作往往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大量的數據和信息需要與綜合健管機構已有的信息系統接口、現有大型設備對接和共享,這是完成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開發了健康管理與客戶關係服務系統,包括健康檔案、風險評估、健康指導,以及客戶預約、諮詢、查詢、隨訪、投訴、監管等功能模塊,爲檢後服務支持,使健康管理工作更科學、規範、深入和有效。

(五)、服務平臺的構建

健康管理、健康體檢區別於普通醫療服務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服務對象的不同,它面對的是正常人而不是病人。正常人與病人的心態不一樣,在服務層面上要求更高,故在健康管理中應該融入大量的人性化服務。構建一個高水平的服務平臺是非常必要的。具體要完成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實現切實可行、誠信可靠的服務承諾;體現熱情周到、完美得體的服務態度;落實科學規範、流暢便捷的服務流程;制定人性化個性化、全面完備的服務項目;創造溫馨優雅、輕鬆舒適的服務環境;達到星級化、專業化的服務滿意度;採取及時有效、快捷的服務補救措施;逐步擴展包括檢前、檢後在內的服務延伸。根據新情況、新要求不斷完善服務平臺,使得健康體檢更順利地進行、健康管理更科學地發展。

二、建立完善的健康信息評估系統

健康信息評估的概念是指:對所收集到的個體、羣體健康和疾病的相關信息進行系統、綜合、連續的科學分析與評價過程,其目的是爲了發現重大疾病,排除慢性疾病疾病、確定疾病風險,改善亞健康、管理和控制健康風險提供科學依據[5]。

目前多數體檢中心對健康評估的狀況,還主要停留在終檢(主檢)報告的層面,也就是基於傳統的物理檢查、生化測定,進行“辨病”和“診病”的診斷,提供的信息僅僅是有病和無病,這種評估遠遠不能滿足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很難使以健康羣體和亞健康羣體爲主體的體檢客戶滿意。

從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出發,我們認爲,對人體健康的評估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身體結構和功能評價

通過對運動系統,循環、呼吸、消化、神經、內分泌代謝系統,泌尿、生殖系統,感官、免疫系統的全面檢測,做出肌體器官組織的結構和功能的評價;對體質、體能測定做出素質能力的評估。結構和功能異常即診斷爲疾病狀態—通過綠色通道系統轉診到醫療機構診治。對於結構無異常,僅僅是功能異常和素質能力低下,則判定爲亞健康(根據亞健康分級標準確定亞健康等級或疾病高危人羣;儘早發現這些問題,爲疾病的早治、早防和健康管理的風險干預策略提供客觀依據。

(二)、心理評估

心理健康是人體整體健康的一部分,所以心理評估是健康評估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爲心理評估不僅能夠反映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況,同時能夠反映身心健康在身心疾病發生髮展中的作用。

完成一個正確有效的心理評估至少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第一,可以通過心理評估瞭解自身的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及時干預,降低疾病的發生發展。第二,通過心理評估瞭解和鑑別軀體不健康狀況是疾病反映還是心理反映,從而幫助個體認識自己,避免醫源性傷害。第三,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生物因素在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主要作用,所以瞭解這些因素對於避免象高血壓這類由心理生物因素共同導致的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重要作用[6]。

目前心理評估的方式除了成熟的量表外,還有各種先進的心理及壓力測試儀器,使心理評估更加客觀準確。

(三)、社會適應能力評估

個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時表現出不同的適應性,也就是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適應健康:是指不同時間內在不同崗位上時各種角色的適應情況。適應良好是指能勝任各種角色,適應不良是指缺乏角色意識。如果出現持續的不適應,就會產生各種身心反映,影響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進而引起身心失調及衰退。通常採用《社會適應能力量表》、《心理適應性量表》、《社會支持問卷》、《社會功能缺陷評定量表》能夠完成此項評估,對於保持個體的社會適應性、維持人的社會功能和延緩衰退、促進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四)、健康風險評估

健康風險評估(HRA)指通過體檢對個人、羣體健康狀況、患病可能及死亡危險三方面所進行的量化評價[7]。是通過所收集的大量的個人健康信息(包括量表自測和健康體檢結果以及必要的醫學檢驗數據),分析建立生活方式、環境、遺傳等危險因素與健康狀態之間的量化關係,預測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發生某種特定疾病的可能性,即對個人的健康狀況及未來患病風險的量化評估[8]。

目前國內很多體檢中心已經開展了健康風險評估,但是經常被問及的是“評估準不準”的問題,我們稱之爲“風險評估中的風險”。也有人戲稱疾病風險評估爲“科學算命”。的確,對於健康風險評估現今還缺乏十分科學有效的方法和工具。目前比較多的是採用國外流行的風險評估模型和數據算法,但是由於這種數理模型缺乏適合我國人口特徵的模型數據使其準確性受到影響。我們認爲,疾病風險評估的目的在於估計某種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就如同攜帶某種遺傳性疾病的易感基因而不一定患病一樣,它的意義在於提示發生某種疾病的概率,而不在於做出明確的診斷。通過健康風險的提示,提高人們對患病風險的認識,幫助人們糾正不健康的行爲習慣,提高對健康管理的依從性,而不必要求百分之百的精確。

(五)、生命質量和生理年齡評估

關於生命質量的定義衆多學者一直沒有達成共識,目前較廣泛採用WHO提出的定義: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中的個體對他們的生活目標、期望、標準,以及所關心事情有關的生活狀態的體驗[11]。這一概念包含了個體的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獨立能力、社會關係、個人信仰和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生理年齡的評估是通過收集個體的生理、生化指標及激素水平,採用一定的運算公式和算法,得出個體的生理年齡,並與自然年齡作比較,判斷其衰老程度,從而更精確地評估健康狀況。

三、檢後服務的延伸和養生模式

建立完善的檢後服務體系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步驟,也是最能體現健康管理價值的一步,健康管理的效果也要最終落實到檢後服務上。要做到完整的檢後服務,我們認爲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快捷的就醫綠色通道

經過健康體檢需要就醫的客人,能夠經過綠色通道直接看病、住院。使醫療保健、健康管理一體化的優勢彰顯凸現,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二)、定期免費跟蹤檢測服務

我們對會員健康體檢中發現的功能指標異常項目實行定期免費複查服務。受到了受檢會員的普遍歡迎。

(三)、對亞健康和慢病院外人羣提供保健養生服務

具體做法是,將健康體檢客人按亞健康嚴重程度和慢病院外人羣慢病的風險程度進行分類,對於那些具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人羣,進行慢性疾病管理;通過建立的網絡平臺,定期發送短信、網上提示等形式,提醒其定期測量血壓、血糖等;同時定期組織療養保健諮詢、指導服務。對於那些存在某些疾病隱患的人羣,提醒其定期複查;對於那些健康評估中處於疾病高風險的人羣,對其生活方式進行管理,制定個體化的健康計劃,並進行干預跟蹤服務。同時我們還對入會的會員提供用藥指導和住院轉診快捷通道服務。

(四)、社區及團檢服務模式

對於由單位或社區組織的團檢客人,我們採取的方式是,給其出具所屬人員健康狀況的團檢報告,對該團體的整體發病情況、主要疾病與國內平均發病率的比較,歷年發病率的趨勢和走向,以及整體健康狀況進行分析總結;並進行上門服務,提供綜合性的健康指導和提出個性化的治療意見。同時充分健康管理委員會的的專家優勢,與團檢單位的醫務室或社區醫院結合,對處於需要慢病管理的人羣進行鍼對性的免費健康科普和諮詢服務,使單位人員的健康意識和治病防病意識有所提高。

我們認爲健康管理還必須遵循公平的原則,也就是說最終目標是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因此,我們始終堅持健康管理傾心服務於亞健康和慢病院外管理人羣;傾力打造退休人員新生活模式爲己任。率先推出目標化健管服務,向社會公開承諾不達目標不收費!雖然這些工作並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是我們認爲這也是醫者應盡的社會責任。同時,此舉對穩定和留住健檢團體客戶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健康管理做爲一項新興、充滿生機活力的事業,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還有大量問題有待我們去探索和解決。只有不懈的努力,整合資源,更新觀念,發揮優勢,從健康體檢入手,健康評估深入,後續服務落實,就一定能完成健康管理的三部曲,爲發展我國的健康管理事業,降低醫療費用和維護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