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動脈型頸椎病物理治療效果好

時間: 2015-03-03
顧名思義,椎動脈型頸椎病是由於椎動脈受到外來的壓迫或刺激,引起功能失調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要點之一就是頭頸的旋轉可以誘發或加重頭暈。椎動脈型頸椎病起病突然,約半數以上病人是突然發病的,原來可以毫無症狀,也沒有什麼預兆,只是頸部向某個方向轉動一下,當即出現眩暈,甚至感到天昏地暗。

椎動脈型頸椎病症狀真是千奇百怪,有的表現爲偏頭痛,有的表現爲心臟病、胃腸病,也有的表現爲梅尼埃症,甚至有被誤診爲“精神病”的。其中,頭、面部症狀較多見。偏頭痛最多見,大約每10個病人中至少7個具有一側性偏頭痛。1/10病人雙側都痛,表明兩側的椎動脈都有病變。其次是耳部症狀,表現爲耳鳴、聽力減退及耳性眩暈等,發生率也佔70%左右。再次是視力障礙,約佔4/10。影響發音的大概佔兩成。

儘管椎動脈受累引起的症狀千奇百怪,但一般都是在旋頸後發生的,因此,憑藉這一特點,就可以與引起類似症狀的其他疾病相區別。另外,此類型病人大多同時伴有頸椎病的一般症狀,包括頸部疼痛、活動範圍受限等。

經醫學試驗表明,當頭顱向右側旋轉時,左側頭下斜肌隨左側寰椎橫突向左前方旋轉,其肌腹進入第一橫突間隙,壓迫左側椎動脈。與此同時,隨寰椎橫突向右後方旋轉的右側椎動脈進入樞椎橫突的後方,未受到壓迫,保證了椎基底動脈的血供。當頭頸回覆到中立位,頭下斜肌復位,解除對左側椎動脈的壓迫。因此,頭下斜肌是椎動脈生理性受壓的解剖基礎。正常情況下,因頭部旋轉引起一側椎動脈受壓時,另一側椎動脈能保證供血,所以不會出現眩暈。

當兩側頭下斜肌水腫或其它三層頸後肌壓迫頭下斜肌,頭頸旋轉時,可致兩側椎動脈受壓而出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症狀。在病態下,當頭頸轉向右側時,左側椎動脈生理性受壓,右側椎動脈轉右側樞椎橫突的後上方,受到病態的頭下斜肌的壓迫,導致兩側椎動脈供血不足,而誘發頭暈。這就是椎動脈型頸椎病出現眩暈的真正原因。

所以,簡單地認爲是骨刺壓迫椎動脈可能並不準確,患者長期不正確的頸部姿勢導致頭下斜肌等肌肉的功能性病變和水腫是發病的主要原因。

基於此,採用中普仿生治療儀進行物理治療。能夠解除肌肉痙攣,消除局部炎症水腫,解除局部疼痛。當病變組織的炎症得到控制,水腫消除之後,病人的症狀可以徹底解除。臨牀中由於使用中普治療儀對症治療,使得許多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擺脫了眩暈的痛苦。椎動脈型頸椎病儘管症狀來得快,但經過治療,甚至僅僅休息一下,也可以使症狀明顯減輕、甚至消失。當然,症狀複雜及晚期的病人反應較慢,治療週期也相應較長。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