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糖尿病聯盟(IDF)餐後血糖管理指南解讀

時間: 2013-11-03

2007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佈了一項最新制定的以循證依據爲基礎的指南—餐後血糖管理指南(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ostmeal Glucose),建議運用更有力度的措施及制定餐後血糖控制規範,達到優化糖尿病管理,降低糖尿病患者慢性併發症發生危險的目的。這是全球首個將餐後血糖單獨列出的糖尿病指南,體現了餐後血糖在糖尿病診療中的重要性和國際糖尿病組織對餐後血糖的重視,是認識餐後血糖的一個里程碑。此後,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和歐洲糖尿病研究會(EASD)針對高血糖也出臺了相關的治療共識和指南,後者針對餐前、餐後以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都給予了關注。
IDF指南首先指出了餐後高血糖的危害,然後對餐後血糖危害發生的機制、降低餐後高血糖能帶來的益處、餐後高血糖的處理策略和治療目標等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闡述。
一、重視餐後高血糖的危害
目前餐後高血糖與大血管病變的關係較爲肯定,隨着DECODE、DECODA等大規模前瞻性流行病學研究結果的公佈,餐後高血糖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Meta分析顯示,心血管事件與餐後血糖水平呈線性相關。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與空腹血糖相比,能更好地預測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不僅如此,糖尿病患者在進食標準混合餐後,心肌血容量和血流量顯著低於正常人,而空腹狀態下與非糖尿病人羣相似。關於餐後高血糖與微血管病變的關係也有類似結論。2005年日本的一項前瞻性研究發現,餐後高血糖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的發病率獨立正相關。研究者發現,高血糖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的預測作用優於HbA1c。
氧化應激已被認爲是2型糖尿病併發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的關鍵要素。目前認爲,與空腹血糖和慢性持續性高血糖比較,餐後血糖波動更能特異性地激發氧化應激產生。而氧化應激增強則可促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氧化,使促凝血因子及黏附分子增多,並導致內皮功能障礙。而內皮功能障礙和黏附分子水平增高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初始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高血糖能快速抑制內皮依賴性血管擴張,損傷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釋放,使一氧化氮減少,繼而導致內皮功能障礙,並可能激活血栓形成的級聯反應過程,增加外周循環中可溶性黏附分子的水平。
指南還指出,餐後高血糖可增高腫瘤發病風險。一項大規模前瞻性研究對35658例患者進行了餐後高血糖和胰腺癌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餐後血糖>11.1 mmol/L者患病的風險是血糖<6.7 mmol/L者的2.15倍。同樣,另一項瑞典的研究發現,負荷後高血糖會增高女性腫瘤發生非風險。

此外,餐後高血糖(>11.1 mmol/L)與老年人認知功能、行爲能力和注意力減退等關係密切。
二、採取積極措施應對餐後高血糖
大規模隨機臨牀研究證明,強化血糖干預能顯著減少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延緩併發症的進展。而某些針對餐後高血糖的藥物治療能顯著減少血管事件。對1429例糖耐量異常(IGT)人羣進行干預的STOP-NIDDM研究發現,使用阿卡波糖(拜唐蘋)治療3.3年可有效降低大血管病變風險,其中,高血壓發生風險降低34%,心梗發生風險降低達91%,任一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49%。MeRIA對全球範圍內有安慰劑對照的7項阿卡波糖干預2型糖尿病的研究進行回顧性Meta分析,每項研究至少納入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最短治療時間爲336天。結果顯示,阿卡波糖干預2型糖尿病人羣可使心梗發生風險降低64%,任一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降低35%,卒中/腦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降低25%。
此外,IGT人羣使用阿卡波糖治療和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格列奈類治療的研究均發現,控制餐後高血糖能顯著延緩頸動脈內膜中層增厚的進展。阿卡波糖、速效胰島素類似物等還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險標誌物的水平。
指南指出,同時控制餐後和空腹血糖是獲得理想血糖控制的重要策略。既往的研究提示,當HbA1c<7.3%時餐後血糖的貢獻約爲70%,在HbA1c>9.3%時餐後血糖貢獻約爲40%,但餐後血糖升高出現更早。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預研究發現,當空腹血糖<5.6 mmol/L時,僅有64%的患者HbA1c<7.0%,而餐後2小時血糖<7.8 mmol/L時,94%的患者HbA1c達標。這說明控制空腹血糖非常重要,但不足以達到HbA1c<7.0%的目標,必須更加重視餐後血糖的控制。
三、控制餐後血糖可採取非藥物和藥物兩種治療方式
1、非藥物治療
飲食干預、體育鍛煉和控制體重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餐後血糖水平直接受飲食影響,因此,對於餐後血糖的控制,合理的飲食干預尤爲重要。指南詳細闡述了血糖指數(GI)和血糖負荷(GL)的概念及其在飲食治療中的應用。GI是一種利用碳水化合物升高血糖的能力進行分類的方法,是通過比較在食物中相同重量的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程度來劃分的。研究表明,高GI食物與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增高獨立相關,而低GI飲食則有助於餐後血糖的控制。GI的應用對於改善糖尿病控制極爲有益,比單純計算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更勝一籌。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高,故更應根據食物的GI爲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和藥物治療方案。
2、藥物治療
儘管目前許多降糖藥物能夠控制包括餐後血糖在內的整體血糖水平,但只有部分藥物主要針對餐後血糖的控制。指南列舉了能有效降低餐後高血糖的藥物類別、作用機制及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藥物。
更有效降低餐後血糖的傳統藥物包括α糖苷酶抑制劑、格列奈類和胰島素類(包括速效胰島素類似物、預混胰島素、吸入胰島素等)。拜唐平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已經得到了明確的證實,對以碳水化合物飲食爲主的中國糖尿病患者更爲有效。瑞格列奈的降糖效果類似於磺脲類和雙胍類藥物,可良好地控制餐後血糖,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那格列奈與瑞格列奈的安全性類似,降糖效果弱於後者,且劑量調整的空間較小。

二肽酶-4(DPP-4)抑制劑和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衍生物是近年來研發的較新的控制餐後血糖的藥物,但這類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進一步的臨牀資料所證實。
四、餐後2小時的血糖目標儘量在7.8 mmol/L以下
正常個體餐後血糖很少超過7.8 mmol/L,並可在餐後2~3小時恢復到基礎水平。降低糖尿病併發症風險不存在血糖閾值,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應儘可能使餐後血糖接近正常,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IDF和其他機構將糖耐量正常定義爲75 g葡萄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7.8 mmol/L,這與目前各糖尿病機構的指南推薦一致。不充分控制餐後血糖,很難達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故在任何HbA1c水平,都應同時啓動針對空腹和餐後高血糖的治療措施。
五、患者需要定期進行自我血糖監測

自我血糖監測(SMBG)是目前評估血糖水平的關鍵措施。糖尿病患者通過SMBG可以瞭解自我“實時”血糖水平,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使血糖儘快達標。因此,大多數糖尿病組織或醫學會號召糖尿病患者進行SMBG。
對於接受胰島素治療者,指南建議每日自測血糖至少3次,非胰島素治療患者的監測頻率應適應治療方案和達到控制目標的需要。
另外,治療費用雖然也是制定治療方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但需要強調的是,控制血糖的費用遠低於將來併發症的治療費用。
IDF是全球糖尿病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學術組織之一,爲在全球範圍內推進糖尿病管理,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做了大量努力。IDF餐後血糖管理指南的發佈將進一步提高醫生和大衆對餐後血糖管理的認識,幫助廣大臨牀工作者利用本地區現有的治療方法和資源,制定有效的控制餐後血糖的策略,從而提高血糖達標率,改善患者生存狀況。中國餐後高血糖患者的比例高於西方國家,這可能也與國內的飲食結構以碳水化合物爲主有關。因此IDF餐後血糖管理指南對中國的餐後血糖管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