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飲食治療

時間: 2011-12-29
治療頸椎病,中藥也給力

作者:郭劍華

張先生半年前常感頭痛、眩暈、行走不穩,時有昏倒等症狀,診斷爲頸椎病,經中醫師“望聞問切”並服藥10餘劑後症狀緩解。他的愛人張太太近兩月總感覺頸強直痛,伴左肩及手臂疼痛,有時左手指有麻木感,也被診斷爲頸椎病,這次中醫師另開了5劑中藥,服藥後,張太太的症狀同樣減輕。

  然而,夫妻倆的疑團卻沒有消失:兩人症狀完全不同,但醫生的診斷卻相同,都是頸椎病,這會不會有誤?既然診斷相同,爲何所開中藥卻又不同?所開的不同中藥,爲何卻能殊途同歸,同樣使二人的症狀得到明顯好轉?

  首先可以明確,張先生夫婦確實同患頸椎病,唯一不同的是證型。頸椎病是臨牀常見的一類病,不論中醫還是西醫,都將其分爲多種證型。比如,西醫將其分爲頸肌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和混合型6種,而中醫則將其列爲“項痹病”範疇,分爲痹症型、眩暈型和癱瘓型。

  痹症型患者常表現爲頸強直、頭痛或後枕部疼痛、一側或兩側肩臂及手指酸脹痛麻木等。張太太患的就是此型頸椎病。中醫治療,以溫經活血、祛寒除溼、通絡止痛爲主,常用方劑爲桂枝加葛根湯,藥物組成包括桂枝、大棗各10克,葛根15克,白芍12克,生薑3片,甘草6克,也可加羌活12克,防風、威靈仙各10克。

眩暈型患者多有頸痛、眩暈、欲嘔、行走發飄、胸悶心悸等表現。 張先生所患正是該型頸椎病。治療上一般以健脾祛痰、活血通絡、疏經止痛爲主,可考慮使用溫膽湯,藥物組成包括茯苓20克,竹茹15克,陳皮12克,枳實、半夏各10克,甘草6克,還可加丹蔘、當歸、枸杞各15克,山藥20克。

  癱瘓型患者早期下肢發緊、乏力、顫抖,行走不穩,到晚期可發展爲一側下肢或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或尿瀦留。一般以健脾益腎、溫腎壯元、益氣活血爲治療原則,可選用金匱腎氣丸,該藥在藥店有成藥供應,若用湯藥,處方如下:山藥、茯苓各20克,澤瀉、熟地各15克,棗皮12克,丹皮、熟附片各10克(後者先煎l小時),肉桂6克;還可加用補陽還五湯,組方:黃芪30克,當歸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地龍10克,桃仁、紅花各6克。

  頸椎病患者還可選用以下食療方——

  (1)桃仁紅花飲:桃仁、紅花、川芎、丹蔘各10克。將上4味中藥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小火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適量蜂蜜,早晚分2次飲服。

  (2)菊花葛根粥:菊花、枸杞各15克,葛根50克,大米100克。先將菊花、葛根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再將淘洗乾淨的大米、枸杞放入鍋中用小火熬粥,加白糖適量,早晚分食。

  (3)當歸糯米粥:當歸、川芎、黑木耳各10克,紅糯米50克。將當歸、川芎洗淨用紗布包好,與洗淨的紅糯米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30分鐘,撈出藥袋,加入洗淨的黑木耳再熬10分鐘,加入白糖適量分2次食用。

  這些食療方普遍具有活血通絡止痛作用,體虛者還可在方中加入黨參10克。

  中藥治療頸椎病雖然有較好療效,但頸椎病臨牀症狀十分複雜,特別是癱瘓型,最好能早診斷早手術。其他各型頸椎病除辨證使用中藥治療外,也可配合頸牽引、鍼灸、按摩、理療等綜合施治以提高療效。治療頸椎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使用以上方子前最好諮詢專業中醫師。

                                                                                           《家庭醫藥》2011年5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