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早期症狀

時間: 2012-01-23
   

  脂肪肝過去在我國少見,因而對它的瞭解研究也少。但近年來有迅速增加的趨勢,且已成爲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重要的前期病變之一。

  正常人每100克肝溼重約含4~5克脂類,其中磷脂佔50%以上,甘油三酯佔20%,遊離脂肪酸佔20%,膽固醇約7%,其餘爲膽固醇酯等。當肝細胞內脂質蓄積超過肝溼重的5%,或組織學上每單位面積見1/3以上肝細胞脂變時,稱爲“脂肪肝”。

  一、脂肪肝發病的早期表現:

  食慾不振、乏力:此爲肝病患者常常伴有的症狀,患者若出現食慾不振、乏力、厭油、腹脹、肝區隱痛等,排除了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均應懷疑患有脂肪肝的可能。

  噁心嘔吐:噁心與嘔吐是臨牀的常見症狀。噁心常爲嘔吐的前驅感覺,但也可單獨出現,主要表現爲上腹部的特殊不適感,常伴有頭暈、流涎、脈搏緩慢、血壓降低等症狀。嘔吐是指將胃內容物或一部分小腸內容物,通過食道逆流入口腔的一種複雜的反射動作。肝膽胃系統疾病常伴有噁心、欲嘔或嘔吐的症狀,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乙型、甲型等)、肝硬化、急慢性胃炎等。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可伴噁心欲嘔、厭油、上腹脹等肝系症狀。

  肝臟腫大:脂肪肝是常見的表現爲肝臟腫大。若肝包膜受伸脹、肝韌帶被牽引、脂肪囊腫破裂或發炎,則可見肝區痛及壓痛,伴反跳痛,發熱,白細胞增多。脂肪肝患者的肝腫大:約90%患者的肝臟可捫及,30%輕度肝腫大,如肝臟貯脂佔肝重的40%以上時,可有明顯肝大,但爲無痛性。肝臟雖腫大,而其形態依然保持正常。若檢查肝臟時其質地正常,或稍覺柔軟。並且表面平滑且無觸痛,便應考慮到脂肪肝的可能性。但因爲脂肪肝其質地較柔軟,所以雖然腫大而在腹壁下觸診往往難以觸知。如有營養過多所致的肥胖症、慢性酒精中毒、糖尿病、慢性結核病、各種嚴重貧血等疾患存在時,則可幫助判斷是否已患有脂肪肝。肝腫大還多見於各型病毒肝炎、肝臟腫瘤、阿米巴膿腫、肝硬化、肝結核等,故明確診斷時還應結合症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B超、CT等)來確診。

  蜘蛛痣: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性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稱蜘蛛痣。蜘蛛痣出現的部位多在上腔靜脈分佈的區域內,如面、頸、手背、上臂、前胸和肩等。其痣的大小不等,直徑可以針頭大到數釐米以上。檢查時用指尖或(針)火柴棒壓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動脈幹部),其輻射狀小血管網即退色,去除壓力後又復出現。蜘蛛痣的發生一般認爲與肝臟對體內雌激素的滅活減弱有關。常見於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時。慢性肝病(包括脂肪肝)患者手掌大小魚際處常發紅,如壓後退色,稱爲肝掌,發生機理與蜘蛛痣同。據報道,270例肝活檢確診爲脂肪肝的患者8%有蜘蛛痣,脂肪肝好轉後蜘蛛痣消失,3例由脂肪肝轉成肝硬變,蜘蛛痣增多。

  二、脂肪肝的診斷

   (一)存在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服藥史(常見有四環素、丙戊酯、乙酰水楊酸、糖皮質類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啶、氨甲喋呤、某些抗腫瘤藥及降血脂藥等)。

  (二)血液生化檢查:血清酶、b球蛋白、鐵蛋白、Apo A1以及膽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膽紅素和凝血酶原時間(PT)一般無變化。臨牀病理研究發現,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項或一項以上血清學指標異常,且無特異性,因而實驗室檢查並不能確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三)影像學檢查
 
  1. 超聲檢查:瀰漫性脂肪肝在B超圖像上有其獨特的表現:
 
  (1)肝腎對比或肝腎回聲差異,肝實質回聲強度>腎回聲;
 
  (2)肝前後部回聲差異,近場回聲密集增強而遠場衰減;
 
  (3)肝內管道結構特別是靜脈變細不清;
 
  (4)肝臟輕度或中度腫大。近來趨於把這些標準量級化,以綜合積分判斷脂肪肝程度。
 
  B超可檢出肝脂肪含量達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達50%以上的脂肪肝,超聲診斷敏感性可達90%。亦有報道認爲,在非纖維化的肝臟中,超聲診斷脂肪肝的敏感性達100%。B超現已作爲脂肪肝的首選診斷方法,並廣泛用於人羣脂肪肝發病率的流行病學調查。近來國外報道B超診斷脂肪肝的陽性預測值爲67%。
 
  2. CT:瀰漫性脂肪肝表現爲肝的密度(CT值)普遍低於脾臟、腎臟和肝內血管,增強後肝內血管影顯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態走向均無異常。CT值的高低與肝脂肪沉積量呈明顯負相關,因脾臟CT值常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爲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參考標準,或作爲隨訪療效的依據。CT對脂肪肝的診斷具有優越性,其準確性優於B超,但費用昂貴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處。另外,磁共振及肝動脈造影主要用於超聲及CT檢查診斷困難者,特別是局竈性脂肪肝難以與肝臟腫瘤鑑別時。
 
  (四)肝活檢超聲引導下肝穿刺活檢組織細胞學檢查是確診脂肪肝,特別是局竈性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形態學檢查時作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組化、組織生化測定及特殊細胞學檢查等,可提高診斷的目的性。
 
  因肝活檢有創傷性,患者難以接受,故目前主要用於:
 
  (1)局竈性脂肪肝與腫瘤區別;
 
  (2)探明某些少見疾病,如血色病、膽固醇酯貯積病、糖原貯積病等;
 
  (3)無症狀性可疑NASH,肝活檢是唯一診斷手段;
 
  (4)戒酒後ALD或ALD有不能解釋的臨牀或生化異常表現者;
 
  (5)肥胖減少原體重10%後肝酶學異常仍持續者,需肝活檢尋找其它原因;
  
  (6)任何懷疑不是單純肝細胞脂變或疑多病因引起者。

  確診脂肪肝的“金標準”是肝穿刺活檢組織細胞學檢查。但是對於肥胖者不必進行肝穿診斷。

下一篇:肝臟不好的症狀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