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陽法治療胃潰瘍出血的臨牀體會

時間: 2012-10-26

    《素問》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一”是指陰陽。《素問·陰陽印象大論》指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腑也,治病必求於本。“本”即陰陽。在臨牀診治疾病的過程中,筆者以萬病不離陰陽,以陰陽爲本, 六經爲綱,進行辨證論治,顧護先天元陰元陽,不拘泥於西醫病名,不拘泥於一方、一藥,關鍵在於臨牀辯證準確,對虛寒性疾病,臨牀上遵循《內經》“以熱治寒,勞者溫之”的原則,以溫陽爲主法, 藥物上,善用、重用附子、乾薑、肉桂, 臨牀療效顯著。茲就筆者以溫陽法治療胃潰瘍出血的臨牀體會與大家分享。

    患者,男性,76歲,胃潰瘍病史10餘年,先後3次胃鏡檢查均診斷爲胃竇部潰瘍,活檢未見癌變,最近2年因解大量柏油樣便先後5次住院予輸血,制酸等對症治療,醫院建議手術治療,家屬考慮患者年老體弱,不同意手術治療,控制出血後出院予中醫治療。初診時見:自訴上午解柏油樣大便3次,每次量約100ml左右,患者面色皓白,神志淡漠,精神疲倦,四肢冰涼,納呆,嗜睡,舌質淡,舌體胖大,伴齒痕,舌面水滑無苔,脈沉細無力,急查血常規: HGB:65g/L,RBC:2.1X10e12/L ,WBC:5X10e9/L,PLT:125X10e12/L。根據《傷寒論》少陰病提綱:“脈微細,但欲寐”,該患者診斷爲少陰病,以少陰腎經陽虛寒凝,溫煦無全,氣化失職,腎陽不能溫煦中焦,故見一派脾腎陽虛之象,以溫腎健脾止血爲主法,黃土湯加減:熟附子50g(先煎30分鐘)、炒白朮30g、阿膠15g(烊化兌服)、炙甘草15g、竈心土30g(布包)、 炮姜炭30g、 肉桂10g(後下)、 陳皮10g、 雞內金30g,日一劑,水煎服 ,7劑後複診,患者面色皓白,精神狀態明顯好轉,納可,眠佳,四肢涼, 舌質淡,舌體明顯縮小,伴齒痕,舌苔白膩,脈滑細,應指有力。患者訴服2劑藥後當天下半夜腹瀉6次,前4次排出大量黑血塊,後2次爲淡黃色爛便,便後患者自訴飢餓惡感明顯,主動找食物吃,證明胃氣來複,爲佳兆,二診以健脾溫腎爲主,四逆湯加減:熟附子50g(先煎30分鐘)、 煅龍骨30g、 煅牡蠣30g、 炙甘草30g、乾薑30g、炮姜炭10g、肉桂10g(後下),7劑後複診 ,患者面色淡紅,神清,精神可,行動自如,大便正常,納眠可,四肢暖,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滑,效不更方,7劑後再診,臨牀症狀完全消失,複查血常規:HGB:108g/L,RBC:3.9X10e12/L ,  WBC:6.5X10e9/L,PLT:138X10e12/L。

    按:本例患者辯證爲少陰虛寒,脾腎陽虛,予溫腎健脾爲法,黃土湯及四逆湯加減,不輸血而血自生,不手術而潰瘍自愈,中醫治病的臨牀療效值得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溫陽法在臨牀應用範圍非常廣泛,臨牀辯證爲裏、虛、寒證,均爲溫陽法的臨牀適應症,中醫辯證,萬病不離陰陽,內經雲:知其要者,言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一”就是陰陽,就是“道”,就是規律,所以說在八綱辯證中,陰陽爲總綱,就是一面旗幟,如果連陰陽辨證的方向都反了,那就是害人了,就涉及到很多人說的中藥沒副作用的問題上來了。其實副作用可大了,比如說臨牀上常見的咽喉炎患者,到中醫院看病時,碰到沒經驗的中醫大夫,聽說是炎症,也跟病人把脈了,看舌象了,然後毫不思索的開了一大堆清熱解毒的中藥,要是實熱症還好,如果是虛寒症,那不是寒上加寒嗎? 這就是中醫藥的副作用。所以說作爲一名中醫師,不要被西醫的病名所誤導,要從辨證論治入手,在辯證準確的前提下,選擇正確的引經藥,熟悉藥物的性味歸經,升降浮沉,配伍規律,做到先明理,再求法,其次才處方用藥,處方時君、臣、佐、使要明確,藥量上重病重投,輕病輕投,在很多疑難病例上,療效顯著。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