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的疼痛症狀

時間: 2012-06-12

以下疼痛症狀是個人經驗之談,僅供參考,不作爲醫學標準。

【一】附着點炎症。顧名詞意就是軟組織和骨頭連接的那個點發炎了。

附着點炎症是AS的典型症狀。

在關節周圍,只有指甲蓋大小,輕輕一碰就很疼。

位置基本在骨頭的端口,有軟組織的地方。大關節周圍多見,小關節比較少見。發生在脊柱周圍的話會很隱蔽。發生在胸椎部位可能引發劇烈咳嗽,或者心悸,心煩,胃部不適等症狀。(比如我有段時間胳膊不能上舉,仔細查找發現前胸鎖骨連接處有壓疼點,確定胳膊不能上舉是由於這個點的炎症造成的,於是順着鎖骨,在鎖骨下面拔幾個火罐,三天後緩解,一星期後症狀消失。)

等級:輕的時候,自己感覺不到。

      重的時候,碰一下就想去死。

附着點炎症可能帶來以下影響:

1,關節活動假性受限。

    附着點的強烈疼痛使得活動過範圍變小。

2,關節活動永久受限。

   反反覆覆的附着點炎症造成軟組織鈣化,粘連,以及脊椎的搭橋,形成不可恢復的破壞。

3,如果附着點炎症發生在脊椎,可能影響到植物神經或者迷走神經,造成下列功能障礙:

    失眠,局部發麻,咳嗽,心悸,心煩,以及胃腸功能異常。

關節囊、肌腱、韌帶的骨附着點炎症是AS的主要病理特點。其病理過程爲以關節囊、肌腱、韌帶的骨附着點爲中心的慢性炎症,初期以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爲主。炎症過程引起附着點的侵蝕,附近骨髓炎症、水腫,進而肉芽組織形成,最後受累部位鈣化,新骨形成。此過程反覆發生,使整個韌帶完全骨化,形成骨板或骨橋

【二】瀰漫性疼痛。(注1,名詞解釋)瀰漫性疼痛是免疫性疾病常出現的疼痛,不是隻有AS纔有。

疼的時候沒有固定的點,只能感覺是某個區域。有的時候感覺裏面有蟲子的感覺。因爲找不到對應的點,疼的時候讓人無所適從,就好像找不到敵人一樣,疼的厲害的時候,人的意志很容易這個時候被摧毀。看看吸毒的人毒癮發作的狀態,就是這樣的。

部位可能在大腿,或者關節內。也有肚子裏疼或者頭疼的現象。

等級:輕的時候:只是感覺某個地方不舒服。

      重的時候,就是毒癮發作的樣子。

【三】抽筋樣疼。(大多是因爲肌腱失養造成。局部炎症影響到這個部位其它組織的營養供給。正常人保持一個動作時間長了也會抽筋。)

參考這個帖子:

【四】膨脹樣感覺疼。(大多在背部,頸部,腰部等脊柱部位。)。這種感覺大多與某個部位發生附着點炎症有關。

【五】落枕樣疼。

【六】晨僵:

【七】神經疼。(線狀,放射狀,移動性的疼)(這點大多是由於脊柱周圍軟組織炎症影響到周圍的神經引起神經痛)。

【八】節律疼。有時候跟心跳一個節律,有時候跟呼吸一個節律。

【九】針刺狀疼痛。(大多數有比較嚴重的,有點像感染那種程度的炎症。)

【十】撕裂狀疼。(這個情況一般在炎症比較厲害時,尤其是運動的時候。)

【十一】紅腫。

【十二】關節積液

【十三】關節酸脹

【十四】關節發僵,發木,不靈活,感覺裏面缺乏潤滑劑。

以上這些症狀經常是互相疊加,單獨出現比較少,所以仔細區分,找到問題所在。

不同的條件下還可以做以下分類。

靜止疼

運動疼。重點觀察是由於軟組織形狀改變引起的疼痛,還是關節摩擦引起的疼痛。

負重疼。

----------------------------------------

以下是AS早期的一些微觀症狀,希望能引起病友的注意。

局部骨質疏鬆是AS的特徵之一:

    AS的局部炎症造成局部循環障礙,進一步影響到局部骨骼鈣的代謝和吸收。可以從X光片看到病變部位區別於其它部位的骨骼異常狀態。

AS早期。 'vyP{f?  
  正常人走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你聽樓道里高跟鞋的聲音,多麼有節奏感。 -2(V oAY  
  早期AS的腳步聲已不再堅定。 i+:fQub腳步&  腳步踏地無力,腳底無根。
AS中期。 P ((pq|B  
  正常人走路骨盆是活動的。是左右搖擺的。就是大家所說的,屁股是一扭一扭。 R%.OCe0E$x  
  AS中期,腰椎和骨盆是機械式支撐,走路屁股不再扭,運動美感消失。 TV-&d={I3T  
AS晚期。 S<rN#ZFY{  
  就是大家經常可以看到。脊柱活動嚴重受限,運動協調性散失。 VAgL00ePZ  
  進一步發展彎腰,駝背。這時候身體重心前移,走路的時候有點想往前跑的感覺。

從躺的姿勢到坐的姿勢,如果腰跟折了一樣,不能支撐力量,可能腰椎間盤正在病變。

在硬牀上俯臥,正常人在胸脯下墊一個枕頭會覺得舒服點,AS患者在胸脯下墊東西。這個現象提示患者腰椎的生理彎曲正在消失,或者說軟組織正在鈣化。

走路的時候手需要放褲子口袋,說明脊椎前韌帶處於攣縮狀態。

有的病友喜歡用手是否可以碰到腳面,來衡量腰的活動度。這樣做的結果是拉伸後韌帶,壓縮前韌帶。而AS主要病變在前韌帶。實際應該拉伸和強化的是脊柱前韌帶,也就是觀察後仰的度數。

劈叉(橫劈叉和前後劈叉)可以判斷髖關節間隙。

立定跳遠可以判斷臀部肌肉的爆發力(炎症可以引起肌肉萎縮以及爆發力減低)以及腰部的協調能力。

平衡木能力判斷腰部的協調平衡能力。

=================================================

以下是收集的病友觀點,供大家參考。

---------------------

【1】AS最青睞兩類人,一類是意氣用事,生活無規律,隨性而爲,天馬行空。

                一類是吃苦耐勞,忍耐力意志力極大的人,

      這兩類人最容易患病,就是說家族遺傳在前,誘因在後。

【2】倘若你用自己的手掌或者拳頭敲打同側的屁股骨頭之後,骨頭會有疼痛,那麼你需要非常當心了。有些是感覺到疼痛,但敲打骨頭還不感到疼痛。

【3】如何區別一般的風溼關節疼痛和股骨頭壞死的疼痛? 一般說來,影像診斷,就可以清楚得加以區別,這個醫生,有經驗的病友會知道的。我說的是,根據自己的總結,也不難根據個人感覺觀察出來。兩種疼痛的程度,疼痛的感覺是有不同的,與其他症狀的聯繫也不一樣的。
1.風溼關節疼痛:大部分感覺模糊,痛點不太固定,且與全身性症狀有聯繫,痛覺是,痠痛,筋拉着痛,鈍痛,也有敏感性強的病友出現受不了的劇痛。但是在某個體位站立,用力壓胯的位置,沒有大的感覺變化。
2.股骨頭損害的疼痛,就不一樣了。這種損害性,創傷性疼痛,與其他部位的關聯幾乎沒有,而且處於不受壓的身體位置時候,感覺很少,嚴重的除外。而直立起來以後,給該關節壓力,就會表現出劇烈的創傷性疼痛,這種疼痛的感覺是,象刀割,錐扎,難以忍受。
通過對一些沒有經過過多的不當治療的病友情況調查,有的病友經過多年,只是疼痛,或者出現一些保護性鈣化,而股骨頭的壞死,沒有發現。還需要繼續尋找這方面的例子,進行總結。   -------------------------------------- 注1:什麼是瀰漫性疼痛? Pain疼痛是由於機體組織受到各種損害刺激而產生的感覺,往往促使機體避開這些損害,因而是機體的一種警示信號,具有保護作用。但是,持久而強烈的疼痛會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亂,甚至休克等後果。任何形式的刺激(物理的或化學的),達到一定強度都能引起疼痛。目前認爲,各種形式的超強刺激都可引起組織細胞釋放出某些化學物質,稱爲致痛物,包括:乙酰膽鹼、5-羥色胺、組胺、緩激肽及多肽類、鉀離子、氫離子,以及組織損傷時釋放的酸性代謝產物等;前列腺素E1也已被證明可提高組織對疼痛的敏感性而致疼痛。致痛物直接作用於神經末梢的痛覺感受器,產生衝動經過不同的傳入神經到達脊髓的後根神經節細胞,並沿脊髓丘腦側束,經內囊傳至大腦皮質中央後回的第一感覺區,而引起有定位的痛覺。頭面部的刺激主要由三叉神經感覺支傳入;內臟的痛覺主要由交感神經傳入;食管和氣管的痛覺則由迷走神經幹的傳入神經上傳。 (1)皮膚痛:常爲機械(戳刺、切割、擠壓等)的、化學的和溫度的因素刺激皮膚而產生,爲體表疼痛,具有定位明確;皮膚痛可有"雙重痛感"的特徵。雙重痛感:是指皮膚受刺激後,首先產生尖銳的刺痛(快痛、銳痛),經1-2s後出現燒灼樣痛(慢痛、鈍痛)的現象,是由不同的神經纖維傳導所致。(2)內臟痛:內臟對牽拉、缺血、痙攣和炎症等比較敏感,引起內臟痛的刺激是:突然的牽拉、擴張、痙攣,急性缺血、化學刺激、炎症,和摩擦、壓力等機械性刺激等。內臟痛的痛覺位於深部,發生緩慢而持久,定位、邊緣常不準確,無"雙重痛感";常表現爲鈍痛、痠痛、燒灼樣痛或絞痛等性質。當病變累及胸膜或腹膜時,還可以在相應的脊髓神經節段的相應皮膚區,引起痛覺或痛覺過敏。(3)深部痛:指肌肉、肌腱、筋膜、骨膜、關節的疼痛,機械性、化學性或局部缺血等刺激均可以引起疼痛,以骨膜對痛覺最爲敏感,疼痛的性質常爲痠痛、脹痛、鈍痛等。(4)牽涉痛:指內臟器官、深部組織的病變,引起體表某一遠距離部位產生痛覺、或痛覺過敏的現象。牽涉痛一般認爲與相應的脊髓神經對痛覺的傳導有關。牽涉痛與病變的內臟有一定的解剖相關性:患病內臟的傳入神經纖維和被牽涉皮膚部位的傳入神經纖維由同一後根進入脊髓。強烈而持久的內臟疼痛衝動,經傳入神經興奮相應的脊髓節段中樞,由此上傳入腦,而被誤意識爲相應節段皮膚受到刺激,因而產生不同程度與範圍的牽涉痛,甚至對同一皮節的正常衝動也產生痛覺過敏。這種解剖的相關性對病變部位的判斷有一定幫助。 (1)疼痛部位:疼痛最明顯的部位,常是病變所在部位;尤其是皮膚及皮下組織的外傷、炎症等病變時,定位最爲明確。深部痛和內臟痛的定位較模糊,常有牽涉痛,如:急性闌尾炎早期腹痛可在臍上方,常被誤認爲是急性胃炎,數小時後轉移至右下腹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偶可表現爲上腹部痛,類似急腹症,甚至於疼痛在牙齒、頸頦部等;下葉的大葉性肺炎或胸膜炎,也可引起腹痛,易誤診爲急腹症。牽涉痛常干擾診斷,診斷時要細心鑑別。如腹痛病人腹部壓痛最明顯處即是病變部位。(2)疼痛發作:可表現爲:急性疼痛、慢性疼痛;週期性疼痛、持續性疼痛、間歇性疼痛;節律性疼痛、不規則疼痛等發作特點。內臟平滑肌的痙攣性疼痛,不同疾病、不同誘因差異很大,歷時長短不一,從數秒至數小時不等,疼痛部位與病變部位大體一致。腎絞痛爲急性發作,可隔數天、數週或數月間歇性發作;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常出現上腹部的週期性、節律性疼痛,表現爲秋末春初的週期性疼痛和飢餓時及夜間的節律性疼痛;膽道蛔蟲病的疼痛呈間歇性急性發作,緩解期安靜如常人。心絞痛發作一般持續數分鐘至十多分鐘,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則可以持續數小時,心包炎的疼痛可持續幾天。針刺樣、電擊樣、刀割樣、燒灼樣、刀絞樣、搏動性疼痛;脹痛、鈍痛、悶痛、痠痛等。有隱隱作痛、明顯疼痛、劇烈疼痛等。由於各人對疼痛的感受程度不同和病變的部位不同,疼痛的程度不能完全代表病變的嚴重程度,但疼痛的性質及強度對確定病因及病變性質有較大的幫助。①腹腔空腔臟器的梗阻(腸梗阻、膽管梗阻、輸尿管梗阻等)常爲突然發生的腹部絞痛,由輕至重,持續數分鐘後漸緩解,間歇一段時間後再次發作。②消化性潰瘍的腹痛一般較輕,表現爲絞痛、鈍痛或燒灼樣痛。③心絞痛常呈劇烈壓榨性疼痛伴窒息感。④三叉神經痛、青光眼、牙髓炎、外耳道癤腫、偏頭痛及腦膜刺激等的頭痛,其頭面部疼痛常表現劇烈。疼痛性質及強度的改變尤其是逐漸加劇時應予以警惕,常提示病情變化或惡化。①消化性潰瘍的腹痛突然加劇,呈刀割樣或撕裂樣疼痛,持續不緩解,則是急性穿孔的徵象。②高血壓病人出現劇烈頭痛與嘔吐,應警惕腦出血或高血壓腦病的來臨;③頭痛進行性加重,伴嘔吐,應考慮顱內壓增高,可見於腦腫瘤或膿腫。牽涉痛所涉及的部位常有助於疼痛的診斷,因爲牽涉部位均與病變臟器所在的相應神經支配範圍有關。①心絞痛除有心前區及胸骨後疼痛外,可牽涉到左肩和左臂內側,甚至可以引起腹痛、牙痛、頸痛等。②心包炎的疼痛可牽涉到肩峯、三角肌及頸部等。③肝、膽疾病除右上腹痛外,可牽涉至右肩胛下。④十二指腸潰瘍後壁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的疼痛可向背部放射。⑤急性闌尾炎可在早期出現上腹部疼痛。⑥輸尿管結石的絞痛常沿着患側腹直肌邊緣向側腹部和腹股溝放射。⑦女性盆腔疾病的疼痛常向腰骶部及會陰部放射。⑧男性前列腺病變的疼痛向會陰部、腰骶部及外生殖器等處放射。呼吸系統疾病所致的疼痛,可在呼吸和咳嗽時加重或誘發。與吞嚥有關的疼痛,見於口腔、咽部或食管的疾病。與排大便有關的疼痛,常源於下段腸管疾病。空腹時發作腹痛,進食後緩解,是十二指腸潰瘍的表現。進肥膩食物後腹痛,可見於膽囊、胰腺疾病。心絞痛常在運動後誘發,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後立即緩解。缺血性、神經性病變的疼痛,常在運動數分鐘後發生,休息後可緩解。一定運動方式、體位引發的疼痛,常與骨骼、肌肉、關節、韌帶等運動系統疾病有關。 '四肢疼痛'是指病人或上肢、或下肢、或上下肢筋脈、肌肉、關節疼痛的症狀,與確定的肩痛、臂痛、腰痛、膝痛、足痛等相比,具有不確定的泛指意義,或在疾病整體中不佔有主症意義。'四肢疼痛'起於《內經》的"肢節痛"、"骨痛"、"手臂痛"、"腳下痛"、"腰股痛"、"股、膝、髀、足皆痛"等。《傷寒論》《金匱要略》則載有"歷節痛"、"四肢疼"、"骨節疼痛"。後世所稱"痛風"、"風腰腿疼痛"、"風走注疼痛"、"肩臂痛"、"手指痛"、"大股痛"、"足痛"、"足跟痛"、"足心痛"、"腿痛"及山嶽丘陵地帶的"柳柺子病"均可屬'四肢疼痛'的症狀範疇。《內經》論述的"行痹"、"痛痹"、"著痹"、"熱痹"、"筋痹"、"脈痹"、"肌痹"、"皮痹"、"皮痹"、"骨痹"、"周痹"、"衆痹"等,皆以'四肢疼痛'爲主證的病證。 '關節疼痛',是指周身一個或多個關節發生疼痛而言。'關節疼痛'最早見於《內經》稱其爲"肢節痛"、"骨痛"。《內經》論述的痹證,如"行痹"、"痛痹"、"着痹"等,均以關節疼痛爲主要表現。此後常以關節不同部位的疼痛而稱"手指痛"、"足跟痛"、"肩臂痛"等。 '肌膚疼痛'是指周身肌肉、皮膚疼痛無力,痠楚不仁,活動受限,兼見皮膚紅斑、水腫的症狀。'肌膚疼痛'又稱'肌痹',最早見於《素問·長刺節論》曰:"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疼痛作爲一個生理學概念,是指由體外或體內的傷害性或潛在傷害性剌激所產生的主觀體驗,並伴隨軀體運動反應、自主神經反應和情緒反應等。疼痛作爲機體受到剌激的感覺,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疼痛的感覺,另一個是機體對疼痛的反應。疼痛有其本身的特性:①痛覺總伴隨情緒反應。②痛的主觀體驗,以及伴隨的各類反射和反應,常因周圍環境、機體狀態、甚至主觀願望等心理活動的變化而改變。③實驗過程中,重複多次同樣的傷害性剌激,往往難以得到穩定的痛反應,即反應的可重複性較差。痛覺的生物學意義,在於它作爲報警系統,讓機體警覺到所處的傷害刺激,以便迅速作逃避或防禦的反應。作爲中醫症狀,疼痛不特指任何病位,在不帶病位的證候中單獨使用時,即泛指任何部位的疼痛,如證候氣滯血瘀,任何部位都可發生氣滯血瘀,即不帶病位。劉同庫主編《臨牀診斷學》,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P9;   --------------------------- 注2:醫學資料----附着點炎症   肌腱端炎是在韌帶或肌腱附着於骨的部位發生的炎症。AS的肌腱端炎常發生於脊柱和骨盆周圍,最終可能導致骨化。附着點病可見於軟骨關節或雙合關節尤其是活動性較差的關節,如骶髂關節、脊椎突關節。骶髂關節炎是AS的病理標誌,也常是其最早的病理表現之一。骶髂關節炎的早期病理改變主要是軟骨下肉芽組織形成,繼之出現骨骼侵蝕和軟骨破壞,然後漸被退變的纖維軟骨替代,最終發生骨性強直。AS脊柱損害的最初表現是椎間盤纖維環和椎骨邊緣連接處肉芽組織形成;進而可有瀰漫性骨質疏鬆、鄰近椎間盤邊緣的椎體破壞、椎體方形變、椎間盤與椎骨交界處炎症形成和破壞。骨突關節的炎症性關節炎亦常見,其破壞可導致骨性強直。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