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特殊護理

時間: 2012-09-17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爲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牀綜合徵。表現爲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徵的綜合徵。     頸椎病
頭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症狀。病人因爲頸部的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誘發眩暈症狀。前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一般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即消失,發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爲行走不穩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不伴意識障礙。前庭神經病變引起的眩暈屬中樞性眩暈症;迷路缺血性病變屬周圍性眩暈症。部分病人有噁心感,急性發病時病人不能擡頭,少數病人有複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症狀。   在體徵方面,發病時病人頸部活動受限,作頸部旋轉或活動可引起眩暈、噁心或心慌等症狀;部分病人在患側鎖骨上聽診檢查能聽到椎動脈因爲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雜音。後頸部拇指觸診能摸及患椎向一側呈旋轉移位,同時棘突及移位的關節突關節部有明顯壓痛。
編輯本段症狀
常見症狀
  1、眩暈    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症狀。病人因爲頸部的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誘發眩暈症狀。前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一般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即消失,發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爲行走不穩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不伴意識障礙。前庭神經病變引起的眩暈屬中樞性眩暈症;迷路缺血性病變屬周圍性眩暈症。部分病人有噁心感,急性發病時病人不能擡頭,少數病人有複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症狀。   在體徵方面,發病時病人頸部活動受限,作頸部旋轉或活動可引起眩暈、噁心或心慌等症狀;部分病人在患側鎖骨上聽診檢查能聽到椎動脈因爲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雜音。後頸部拇指觸診能摸及患推向一側呈旋轉移位,同時棘突及移位的關節突關節部有明顯壓痛。   2、頭痛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病人在發病時,頭痛和眩暈症狀一般同時存在。其中枕大神經病變是引起頭痛的主要原因。因爲椎動脈分支枕動脈供給枕大神經,臨牀上椎動脈痙攣引  頸椎病
起枕大神經缺血而出現枕大神經支配區頭痛症狀,爲間歇性跳痛,從一側後頸部向枕部及半側頭部放射,並有灼熱感,少數病人有痛覺過敏,摸及頭部即感疼痛明顯。另外,副神經周圍支配的斜方肌,其根性的病變或該肌外傷後可引起斜方肌痙攣,而從斜方肌穿出的枕大神經支受到擠壓誘發臨牀症狀。寰椎或樞椎發生移位時也可刺激從中穿出的枕大神經而誘發頭痛。   3、視覺障礙    由於頸椎病引起椎-基底動脈系痙攣,繼發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變,少數病人可出現視力減退或視野缺損,嚴重者甚至可以引起失明現象。   4、突然摔倒    當病人頸部旋轉時突然感到下肢發軟而摔倒。臨牀特徵是:發病時病人意識清楚,短時間內能自己起來,甚至行走。這有別於其他腦血管疾病。   5、根性症狀    由於局部解剖的關係,椎動脈型的病人也常常伴有神經根性症狀。   (1)頸部症狀:頸部不適感及活動受限,主要頸部不適感有頸部疼痛、頸部酸脹、頸部發僵活動或者按摩後好轉;晨起、勞累、姿勢不正及寒冷刺激後突然加劇;活動頸部有“嘎嘎”響聲;頸部肌肉發板、僵硬;用手按壓頸部有疼痛點;按摩頸部有韌帶“彈響”,轉動頸部不夠靈活等。   (2)肩部症狀:雙肩發沉;肩部痠痛脹痛;頸部肌肉痙攣,按壓頸部有疼痛,有時疼痛劇烈;勞累、久坐和姿勢不當加重;   (3)背部症狀:背部肌肉發緊、發僵,活動後或者按摩後好轉;背部有疼痛點,按壓明顯;勞累和受寒背部不適症狀加重。   6、上肢麻木或單肢麻木    一般的頸椎病都會引起頭疼眼花.四肢麻木疼痛,你也別擔心,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還是可以緩解的,西醫治療這樣的病症效果不是很理想,除了口服藥物以外,只有手術了,而且一般頸椎部手術是不提倡做的,因爲頸部位神經線密集.有很大的風險,按摩牽引不能解除病痛,如果你找個技術不高的醫生,反而會加重病情,建議採用穴位治療效果會比較好。
所有症狀
  (1)頸部症狀:頸項部疼痛,頸部僵硬感,頸部強直,活動受限,頸部肌痙攣,頸活動困難,有捆綁感,“發紂”,頸部脹筋感、“落枕”感等。頭部常偏向一側,擡頭、低頭困難,旋轉困難。   (2)上肢症狀:肩部、手臂、背部的麻木、疼痛、運動和感覺障礙、痛覺過敏、有觸電感,手指麻木或蟻行感、手部無力、沉重感、持物不穩、震顫麻痹等症狀、上肢肌萎縮、肩周活動受限。   (3)下肢症狀:下肢可出現放射性痛、冷、麻、涼、或熱竄痛、無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下蹲,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或休息後剛起來加重,少有活動後好轉,再活動後又加重。與天氣變化有關,遇冷加重,遇熱減輕,或不明顯等。重則肌萎縮、跛行、功能下降。   (4)眼部症狀(頸眼綜合症):不能睜眼,只能閉目平臥,眼脹、眼沉、睜眼無力、伴視物不清、視力減弱、眼前閃光、暗點、視野缺損,在頸部過度活動時出現眼痛、眼肌痙攣、一過性失明、結膜充血等症狀。   (5)頭痛:放射痛、竄痛、麻痛、脹痛、沉痛、熱痛、涼痛、局部痛、前額痛、兩側痛、巔頂痛、輕痛、中痛、重痛,重則“碰牆”止痛,甚則嘔吐。   (6)頭暈目眩:頭痛、眩暈、甚則噁心、嘔吐、一過性失明伴頭昏、頭沉等,甚則有欲暈倒的感覺或突然暈倒、過後甦醒、已如常人。   (7)記憶力障礙:記憶力明顯下降、丟三落四、到此位忘記做此事、昨天的事情記不清楚、甚則是否吃飯都不能記憶。   (8)心臟(頸心症):心悸、心慌、氣短、胸悶、憋氣、思想恐懼感、心前區疼痛等頸性冠心病的表現(心電圖無相應的改變)。   (9)高血壓(頸高症):血壓升高、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甚則噁心、嘔吐等症狀。血壓升高、沒有規律、忽高忽低、藥物降壓降之又升、升之又降、或治療後血壓降至過低等。   (10)膽囊炎(頸膽症):腹痛、腹脹、噁心、食慾不振、四肢乏力、肝膽區疼痛等症狀。   (11)慢性咽炎(頸咽症):咽部稍有充血或變紫、進食無礙、口乾舌燥似有異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12)半身不遂(頸性半身不遂):單側肢體偏癱、麻木、竄脹,甚則口角歪斜、語言功能障礙、穿鞋脫襪困難、行走不穩等,腦CT基本正常。   (13)自汗症(頸自汗):肢體發熱、發紅、單側肢體或一個肢體或頭部、雙手、雙足、四肢遠端出現多汗,過時自然消退,不定時的發作。   (14)無汗症(頸無汗):肢體發涼、怕冷、單側肢體或一個肢體或頭部、雙手、雙足、四肢遠端出現少汗,甚則全身絕對不出汗,乾燥不適,情緒不穩。   (15)失眠(頸性失眠):失眠不能入睡,用鎮靜藥物逐漸加量才能入睡,短時間內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久則影響工作和學習,各種方法治療效果差。做夢:惡夢、長夢、做事夢、工作夢、交友夢、無規律夢等。
編輯本段病因病理
病因
  一、勞損。長期使頭頸部處於單一姿勢位置,如長時間低頭工作,易發生頸椎病。   二、頭頸部外傷。50%髓型頸椎病與頸部外傷有關。一些病人因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間盤膨出、椎管內軟組織病變等使頸椎管處於狹窄臨界狀態中,頸部外傷常誘發症狀的產生。   三、不良姿勢。如躺在牀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等;臥車上睡覺,睡着時肌肉保護作用差,剎車時易出現頸部損傷。   四、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喉炎,其次爲齲齒、牙周炎、中耳炎等。   五、風寒溼因素。外界環境的風寒溼因素可以降低機體對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淋巴迴流減慢、軟組織血循環障礙,繼之產生無菌性炎症。   六、頸椎結構的發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頸椎退變等是一些頸椎病病因基礎。
下一篇:點穴治療頸椎病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