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講座:中風預防(一)

時間: 2011-08-17

                                   演講者:上海千鈞心腦血管保健科學研究所所長孫鈞教授

                                                           第一部份:什麼是中風病?

“中風”兩字是中醫對幾種外表症狀類似的腦血管病的總稱。哪些外表症狀呢?主要是:口眼歪斜,失語失明,半身不遂,昏迷不醒等。在上海,腦出血當作腦梗塞亂打針死掉的,癱瘓的,就我看到的就不止10個。浦東德州七村有一位老媽媽因昏述送醫院搶救,開始時CT拍不出病竈,不知道屬於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要用凝血藥,缺血性中風要用活血藥,兩者完全相反,用錯了是不得了的。急症間醫生無法決定,就把主任醫師請來。主任醫師說了8個字:“血栓可疑,溶栓處理”,一針進口的強烈活血藥打下去,病人激烈搖頭,病情加劇,再做CT,這回看出來了,腦子裏一個雞蛋大的出血塊。原來開始時是微量出血,CT拍不出,主任醫師判斷錯,讓打活血針,就大出血啦。能不能打官司?沒法打。第一,醫學書上講中風是沒法預知的;第二,那一針是你病人家屬簽了字讓打的,簽字的書上寫着有危險,責任自責。這位老太太到現在還癱瘓在牀上,已經11年啦。

 如今把出血性中風當作缺血性中風誤診的事實在太多了,所以要學會自已保護自己,避免誤診。避免誤診的第一件事:要知道中風的種類、病情和病因。先講“腦出血”範圍內最多見的一種病名:腦溢血。

 腦溢血是腦出血類型裏的一種,由於這種病的患者比較多,所以很多人把腦溢血這個詞和腦出血混爲一談。其實,腦出血有好幾種,並不一定全是腦溢血。腦出血範圍內還有一種‘微出血”的腦血管病,其發病的症狀幾乎和腦溢血一模一樣,也是突然昏迷,半身癱瘓,不過微出血患者由於出血量小,CT或磁共振斷層掃描拍不出出血的痕跡,德州七村的老媽媽最初就是這個情況。微出血和腦溢血還有一個不同點就是患者會很快清醒過來,有的人幾分鐘就清醒,也有人個把小時清醒,醒來去醫院檢查什麼問題都查不出來。德州七村的老媽媽如果不是急於用藥的話,是有可能清醒後什麼事也沒有的。就是有一點影響的話,短期內也會康復的。我姐姐曾發生微出血,那個年月高效強烈活血的溶血栓藥還沒有進口,所以她的命保住了。換在如今,醫生一定會要你家屬簽字,用800元一針的活血溶栓藥,因爲這種藥必須在發病6個小時內應用纔有效。我在這裏建議各位,要向家屬進行防中風急救知識傳授:千萬不要在CT未查清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之前,盲目簽字,盲目用溶栓藥。

 有人會說:強烈活血溶栓藥必須在發病6小時內應用,錯過了時間,想用也沒作用了,醫院要家屬簽字用藥,我這個字不籤也得籤啊,怎麼辦?

 在我講完了中風有幾種後,會來教大家區分腦出血和腦梗塞的方法的,請先理解中風的分類好嗎?

 剛纔我們講了2種腦出血:腦溢血和微出血。發病都是很突然,而且多數發生在五六十歲,發聲洪亮,看上去很健康的人身上。爲什麼腦出血多數發生在很健康的人身上呢?因爲腦出血的病因是心臟功能的強度超過正常,而血管的承受力卻低於正常,也就是說動脈硬化比較嚴重,腦血管破裂大的人發生腦溢血,腦血管破裂小,出血少,發生微出血(也叫出血性小中風)。爲此這兩種病表面上非常相似,只不過微出血出的血很快被吸收,很快症狀消失,而大出血可能馬上死亡或長期癱瘓。

剛纔我們講了2種屬於腦出血範圍的中風,用西醫的術語來說是2種出血性的腦血管意外。腦出血範圍裏的意外是不是還有別的病呢?

還有一種病,病名:蛛網膜下腔出血,7個字太長,可簡稱蛛網膜出血。

蛛網膜出血也屬於腦血管意外,蛛網膜是包在腦子外面的一層跟蛛蜘網一樣細的血管,最細的地方跟頭髮絲一樣細。蛛網膜血管怎麼會突然破裂呢?因爲從小就有先天性的血管瘤,兒童時血管瘤還沒有長大,發育成熟後,血管瘤也跟着長大了,血管瘤和血管壁結合的地方在血流對血管壁張力加大時,就容易破裂。有的年青人去游泳池跳水,跳下去就不上來了。家屬去和游泳池打官司,結果輸了,爲什麼?解剖證明是先天性血管瘤破裂。上海音樂學院有位教授的夫人,有一天在淮海路蕩馬路蕩了2小時以上,回家感到劇烈頭痛,教授馬上把她送到醫院,值班醫生看出來是腦血管意外,深夜把腦外科醫生叫來,立刻開刀。由於掄救及時,打開顱骨看到蛛網膜的出血處還在滲血,立刻止住出血。如果盲目吃頭痛片,送醫院晚了,如果手術不及時,如果打開顱骨沒有能馬上看到出血點,如果出血處裂口大出血多,如果,如果…這位教授夫人真是命大,她在不到2個月時間就恢復正常,現在完全沒有後遺症。她的命大不是完全偶然的,第一功在於她的老公沒有讓她吃頭痛片。

蛛網膜出血不是出在腦子裏面,所以症狀是劇烈頭痛,而沒有半身癱瘓的中風典型症狀,到有點類似腦膜炎的症狀,而且往往發生在年青人身上,所以醫學上誤診爲腦膜炎的事例也不少的。如果出現劇烈頭痛,應該馬上作CT和腰穿,查白血球。腦膜炎白血球會升高,蛛網膜出血腰穿能查出有出血,按說不應該搞錯。但是,如果碰到“馬大哈醫生”,不免忘了查白血球和做腰穿,家屬如果懂一點腦血管病的急救常識還好一點,家屬如果也不懂,不免會出事故,出事故你還不知道是碰到了“馬大哈”之故。各位請記住,萬一發生劇烈頭痛,千萬不能吃止痛片,要去查白血球,甚至做腰穿,謹防蛛網膜出血。

有人說:騎自行車摔下,腦出血,這算不算腦出血?

算腦出血,也屬於“意外”。不過,不算中風,不算腦血管病。就不列爲第4種。頭摔破也要照CT,不過那是外傷性的,不屬於“中風預防”,我們不在此講。但是有些人是先中風,後摔跤。他是在走路或騎車過程中突然腦血管破裂或梗塞,你就不要當他單純的摔跤。萬一他是騎車用力過度,腦血管破裂呢?所以,萬一見到老年人摔在地上,不要馬上去扶他起來,因爲萬一是腦出血的話,不論是大出血還是少量出血,都不能亂動。家裏老人摔了跤,也不要馬上“壓人中”,大呼小叫,亂搖亂晃。也許本來只不過少量出血,給你這麼一搖一晃,變成大出血,就壞事啦。

應該怎麼辦呢?要讓他靜靜地躺一會,然後判斷他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如果是腦出血,不能亂動,就是救護車來了,也要慢慢地擡動他的身體,防止出血的擴大。說到這裏,有人會說,醫院還沒有去,CT還沒有做,我又不是醫生,再說主任醫師還分不清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我這個家屬怎麼能判斷出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是可以動他還是不能動他呢?

各位,有沒有興趣學一點迅速分辯腦出血或腦梗塞的小知識呢?

上面講過的3種腦出血都有一個共同性,就是心血管系統裏血流的力量增大的條件下透發的。請注意,是血流力量增大的條件下,是張力增強,而不一定是血壓升高,有人說腦出血的病因是血壓高,那是誤解。事實上腦出血病人中有3分之1的人,進醫院時血壓是不高的。腦出血病人平時也不一定有高血壓症狀,所以用血壓計量血壓是不能預測預防中風的,終生吃降壓藥的人也照樣會中風。既然血壓計不能區分中風性質,那麼該用什麼辦法來區分呢?區分血流力量是不是太強,有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摸脈。你用3個手指頭像中醫摸脈一樣摸摸自己的脈(手腕處是橈動脈)。如果脈很細,沒有力量,那就沒有腦出血先兆;如果脈象“洪大”,就有腦出血可能。

有人說,你這個說法,我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

因爲你沒有聽到過“中風和高血壓不能劃等號”,所以我今天要講講這些科學知識。

高血壓不一定中風,中風不一定高血壓,甚至低血壓也會中風,這不是什麼新聞,醫學書上早就有記載的,不過,沒有我講的這麼明確。

現在我來教大家用摸脈區分腦出血和腦梗塞的簡單中風預測方法。請大家用右手的3個手指放在左手腕部,先輕輕地放在橈動脈上。摸得出脈跳嗎?請摸不出或摸不大出脈跳的舉手。好!你們這些脈象無力,體虛脈弱的聽好。體弱脈弱者,血管裏的血流力量小,不會發生腦出血。不過,不要高興得太早,體虛脈弱者不是不會中風,而是更加要當心腦梗塞,還要當心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不過,腦出血、微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就不大可能啦!至少腦血管意外的一半與你無關了。萬一昏迷中風,可以不用怕搬動搖晃,儘管在6小時內打強烈活血溶栓藥。這個知識要告訴你的家人,萬一發生意外有關生死。

脈象摸得出來的不要害怕,你還要學一學區分有腦出血危險的“洪脈”和無腦出血危險的“平脈”,這也不難。你把3個手指壓在橈動脈上,用力壓血管,如果使勁壓,脈管還在猛烈跳動,反彈的力量很大,你越用力壓,越反彈力大,就是血管裏血流力量大,張力大,就屬於“洪脈”,就有腦出血先兆。

我們現在來講幾種缺血性腦血管意外。首先講最容易和腦溢血或微出血誤診的一種腦梗塞,病名叫:腦栓塞。

腦栓塞者的血壓不一定高,血粘度也不一定高,人也不一定胖,平時看不大出病態,就是動脈硬化比較嚴重。腦栓塞通常是在活動過程中發病,通常是在心跳加快的事情後,血管壁的一些斑塊脫落,流到腦血管的狹窄處瘀塞,突然昏倒。常在老年人跑步中發生(所以我不主張跑步),也有人喝酒後發生,喝酒後心跳快,血管壁瘀積物會脫落,也有人在房顫後發病。這些瘀積斑塊就是低密度脂蛋白在動脈血管內壁造成的粥樣硬化。所以冠心病者不宜跑步。

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如果脫落了,不僅會發生腦栓塞,還會發生“微梗塞”,微梗塞和腦出血當中的微出血道理一樣,梗塞物較小,當梗塞發生後,人體會“自救”,也就是馬上血壓升高,血流加快,把阻塞物衝過血管狹窄處。有的人真的衝過去了,很快醒過來。事後一點毛病也查不出,不論你去做CT還是心電圖,什麼都發現不了。而且,這種現象會一再發生,因爲血管壁瘀積物用輸液是洗不掉的。天長日久,以後也許堵塞物大,自救不成,就是半身癱瘓,中風。

微出血當時查不出,是因爲出血量小,拍CT時已經吸收了;微梗塞當時也查不出,是因爲阻塞物已經衝過狹窄處了。醫生在分不清是微出血還是微梗塞時,只好用一個“一過性腦缺血”的病名稱呼這種現象。這個“一過性腦缺血”病名既不能歸入腦出血,也不能歸入腦梗塞,只好把它不列入中風種類的統計。因爲一過性腦缺血也有可能是神經緊張發生的腦血管痙攣。不管是哪種象因造成的一過性腦缺血,都有可能發展變化到腦中風,因此凡發生過“一過生腦缺血”,一定要看成是中風的先兆。至於預防哪一種中風,預防腦出血還是腦梗塞,要學會摸脈。在座有沒有發生一過性腦缺血的?

剛纔我們講腦出血,講了3種。是腦溢血,微出血和蛛網膜出血;我們又講了腦栓塞,微梗塞和一過性腦缺血3種病。鑑於一過性腦缺血的病因不易分清,我們不把它計算在腦梗塞範圍裏。腦梗塞(或者叫缺血性中風)還有哪幾種病呢?最常見的一種缺血性中風是什麼?“腦血栓”,其全名應該5個字,“腦血栓形成”。爲什麼腦血栓後面還要加形成二字呢?因爲腦血栓形成是血粘度高,粘度很高的血流越流越慢,逐漸在腦動脈血管內形成血栓,爲了強調這種病是逐漸發展的,所以全名是5個字,腦血栓形成。

腦血栓形成病情和腦出血、腦栓塞有相似處,也是突然發病,口眼歪斜,失語流涎,半身癱瘓。不同處在於有的腦血栓形成發病的時間過程比較長。例如有人第一個星期發生半邊手腳麻木,不靈活;第二個星期說話含糊不清,舌頭大,口角流涎;第三個星期終於半身癱瘓,中風了。

有的人半夜2點開始舌頭大,早上5點發現癱瘓。因爲它是血粘度高,逐漸形成血栓,所以正式病名“腦血栓形成”,簡略一點就稱腦血栓。

還有種腦梗塞叫“多發性腦梗塞”。它不同於前3種腦梗塞,它沒有半身癱瘓的症狀,所以不容易察覺。多發性腦梗塞的瘀積物不是堵塞在腦血管裏,它是堵塞在腦組織的縫隙裏,所以起初只不過造成記憶力衰退,腦功能下降,手腳有點麻木,但沒有半身癱瘓。檢查血壓和血流都不易發現問題,只有定期作CT檢查纔看得出病竈。但是等CT看出有多發性梗塞,已經無計可施了。因爲腦組織的縫隙裏沒有靜脈血管,垃圾進去就出不來了。這種垃圾是腦細胞代謝的廢料,本來應該由靜脈排出去。由於腦細胞代謝功能失調,排不出去而留在腦子裏壓迫腦組織,影響腦功能。其發展就是腦萎縮,就是老年癡呆症。

多發性腦梗塞雖然不是阻塞在腦血管裏,但是它是長期腦血流慢,長期腦供血不足造成的。它其實發病很慢,並無突然性。但是人們不大可能經常去作CT檢查,偶然體檢作CT時才見到多發性腦梗塞。

多發性腦梗塞在中醫方面不算中風病的,在西醫沒有CT以前,很難發現它,以前也不算腦血管意外。但現在有了檢測條件,當然歸入腦血管病範圍。

關於“什麼是中風?”我們已經講完了。歸納一下,腦中風分爲出血性中風(西醫叫出血性腦血管意外,腦出血),缺血性中風(西醫叫缺血性腦血管意外,腦梗塞)二大類。

腦出血範圍有:腦溢血、微出血和蛛網膜出血3種。

腦梗塞範圍有:腦栓塞、微梗塞、腦血栓形成和多發性腦梗塞4種。

中風一共有幾種呢?分得粗一點,出血和缺血二大類。分得細一點,不算一過性腦缺血,就可分爲7種。這7種中風的病情、病因不完全一樣,不論是預防還是治療都不能簡單地用降血壓一件事來解決。爲什麼天天吃降壓藥,照樣會中風呢?因爲出血性中風的防治重點應該是降低血流阻力,軟化血管。不是單純的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能解決的;缺血性中風防治的重點是要清除血管壁瘀積物,使血流通暢,血流加快,也不是單純降血壓所能解決的。缺血性中風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血壓降得過低。血壓低,血流必然慢,低密度脂蛋白更加容易在血管內壁堆積。所以瑞典醫學科學院的科學研究指出:降壓藥使用不當,更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和腦梗塞。

我們在北京原子能科學院保護一百多位原子科學家,十年無人中風,用的是什麼辦法呢?就是對有洪脈,有腦出血危險者,以軟化血管爲主。對脈象微弱,有腦梗塞和心肌梗塞危險者,以活血化瘀爲主,儘量不用和少用降血壓的西藥。按美國血流動力學,以通暢血流爲根本,所以出了成果。

                                                                                     陰 - 多雲 10℃~19℃ 東北風 3-4級

                                                                                     2009-4-5(農曆己丑九年三月初十)

上一篇:溺水之急救篇
相關文章
評論
第1樓 熱心網友 2013-05-26
是的腦梗塞中醫稱中風,又名腦卒中,腦血管意外。最早是由瑞士人Johann Jacob Wepfer 於300多年前第一人命名的。中風通常是指包括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在內的一組引起臨牀表現持續24小時以上的急性疾病。具體定義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現侷限性或瀰漫性腦功能缺失徵象的腦血管性臨牀事件。像您父親這種可以採用我院“卒中康復單元”療法,即改善病人醫療管理模式、建立病情診斷、治療方案的制定、療效評估等系統,爲病人提供藥物療法、肢體康復、心理康復、語言康復和健康教育。是臨牀醫師、專業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肢體矯形師、語言訓練師和社會工作者爲病人提供的“一條龍式”服務。主要針對患有...
第2樓 熱心網友 2013-05-26
差不多,如果要靠食物來預防,那就要一直堅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