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沒有必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查

時間: 2016-03-30

嬰幼兒沒有必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查

自從80年代後期我國一些醫院開始開展微量元素檢驗以來,至今微量元素檢測已經成了一些醫院兒保科和兒科必做的常規體檢項目,而一些家長也熱衷於微量元素的檢查,因爲她們更加關心自己孩子的營養狀況。經常有家長就檢測的結果來問我如何處理。我說:“目前所有的檢測微量元素的手結果都不能真實地反映體內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實水平,必須要結合臨牀表現的症狀。這些檢測的結果不能作爲臨牀診斷的標準,也不能以此作爲治療用藥的依據。”

從營養學上分類,在體內含量較多且大於5克、每天膳食需要量都在100毫克以上的元素,如鈣、磷、鉀、鎂、鈉、氯、硫等7種元素,稱爲常量元素。人體中某些化學元素含量極少,甚至僅僅有痕量,但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必須通過食物攝入,稱爲必需微量元素。

199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等三個國際組織的專家委員會重新界定:

1,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碘、鋅、鐵、硒、銅、鉬、鈷、鉻等8種。

2,人體可能必需微量元素:錳、硅、硼、礬、鎳等5種。

3,具有潛在的毒性,但在低劑量時,可能具有人體必需功能元素:氟、錫、鉛、鎘、汞、砷、鋁和鎳等7種。

檢驗微量元素大多通過三種途徑:頭髮、指血、靜脈血。

通過頭髮檢驗:存在着很多問題,如每個人頭髮的髮質、環境的污染、洗滌的方法、使用的洗滌劑,取頭髮的部位、取頭髮使用的工具以及化驗室內的環境、各家使用的檢驗儀器的不同都影響着檢驗的結果。

通過靜脈血檢查:目前來說靜脈血檢查也不能全面反映微量元素在體內的真實營養狀況,因爲很多微量元素存在於血液中只是極少量,有的微量元素甚至還不到身體儲存量的1%,靜脈血檢查包括採集指血檢查只能反映身體血液中瞬間的必需微量元素和一些常量元素的情況,在採集標本過程中也極易受到污染。因此化驗結果也只能供臨牀參考。由於取血比較困難,所以目前一些醫院多以取指血檢測。

通過指血檢查:給孩子造成的痛苦小,但是缺點也很多:針刺的部位如果進針淺血液流不出來,化驗師通過手擠出血液來,勢必會將周圍的組織液混入,同時標本極易污染,這樣的檢測結果肯定是不準確的。

在採集過程中標本存在着交叉污染的情況、各個醫院所採用的化驗儀器是不同的、化驗用的微量元素專用試管是否合格、以及封閉試管的各種材料是否合格、化驗員的專業水平如何、化驗室的環境是否符合標準,測量微量元素對儀器和實驗室的環境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醫院實驗室能夠做到的。即使以上都合格,小兒當時的飲食、食物的品種、患有的疾病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都會影響檢驗的結果。

同時孩子的一些表現,例如,孩子表現乏力、多動、食慾差、傷口易感染等,也不是缺鐵的特異性表現。孩子口腔潰瘍、挑食、偏食、消瘦也不是低鋅的特異性表現。小嬰兒睡眠質量差、夜驚、枕禿、肋緣外翻等也不都是缺鈣的特異性表現。正因爲這些臨牀表現往往也是其它疾病的一些臨牀症狀或者是嬰幼兒時期的特有的一種正常現象。因此也要作爲臨牀醫生也不能以此而判斷孩子是缺某種元素,而盲目地讓家長進行進補。

目前檢測微量元素主要是檢測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因爲一部分常量元素因與孩子的健康密切相關,因此也在檢測範圍內,例如鈣、鎂。微量元素主要檢測鋅、鐵、銅,有的醫院還檢驗鉛。

我們不妨學習一下,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分佈情況,大家就十分清楚了,我們一些醫院目前採用的檢測方法及檢測結果是多麼不可靠了。

鈣:

鈣是構成人體的重要元素,也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無機元素。鈣占人體重量的1.5%~2%,主要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其中99%存在骨骼和牙齒中。餘下的1%的鈣常以結合的或遊離的離子狀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這就是醫學上稱爲的“混溶鈣池”。其中血鈣在體內的含量還不足1%。混溶鈣池的鈣是維持着體內多種正常生理狀態,且骨骼鈣和混溶鈣池鈣在體內維持着動態平衡:當血鈣降低時,骨骼中大部分的鈣可以隨時遊離出來以補充血鈣的不足,維持着內環境的穩定。所以通過指血或靜脈血化驗全身鈣元素的營養狀況是不準確的。

有關鈣的具體內容情況上篇博文:嬰幼兒是需要補鈣還是需要補充維生素D

鐵:

體內的鐵分爲儲存鐵和功能鐵。儲存鐵是以鐵蛋白和血鐵黃素的兩種形式存在於肝臟、網狀內皮細胞和骨髓中。大多數功能鐵是以血紅素蛋白質的形式存在,如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許多酶也含有鐵。所以通過血清鐵反映全身鐵的營養狀況也是不可取的。缺鐵不但可以造成孩子貧血,而且還造成孩子心理和行爲發育的異常,降低了孩子的認知能力,即使糾正了缺鐵也難於彌補。缺鐵的孩子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體溫中樞調節體溫的能力下降。同時孩子缺鐵時,可使鉛進入體內的速度提升4~6倍。

目前我國多以血紅蛋白含量作爲診斷貧血指標,但這不是特異性指標。幼兒最容易發生缺鐵,由於嬰幼兒生長髮育的迅速,需要量相對比較多,如果平時飲食中不注意即使一些含鐵多的食品,孩子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孩子一旦發現貧血了其實已經對一些組織器官造成了傷害。

含鐵多的食物,如動物血、肝臟、雞胗、大豆、黑木耳、芝麻醬,瘦肉。蛋黃等。

鋅:

鋅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鋅主要是以酶的成分之一存在於體內。在體內主要分佈在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體液及分泌物,大約60%儲存在肌肉,30%儲存在骨骼中,在骨骼中的鋅不易被動用。血液含量很少,不到總鋅量的0.5%。而且血液鋅75~88%主要在紅細胞中,血漿鋅只佔血液鋅的12~23%,只有3%的血液鋅是存在白細胞和血小板中。當人體鋅處於平衡狀態時,90%攝入的鋅會從大便中排出,其餘的由汗、尿和頭髮排出。鋅參與構成體內200多種含鋅酶,是核酸代謝和蛋白質合成過程中重要的輔酶。影響核酸、蛋白質、糖和骨鈣的代謝,對性腺發育和成熟有促進作用。促進人體生長髮育和組織修復、同時鋅提高了機體的免疫活性、促進細胞免疫。維持正常味覺等重要作用。

目前營養學界對於鋅的營養評價的指標至今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

人初乳中鋅含量較高,產生1周乳汁含鋅量下降。但是乳鋅含量與孕期和哺乳期膳食鋅的攝入量有很大關係,因此乳鋅的個體差異很大。小嬰兒6個月內從母乳或者配方奶(配方奶都是強化鋅的)中獲取的鋅足以滿足孩子生長髮育的需要,基本不會出現缺鋅的現象。6個月以後隨着輔食的添加,家長注意多給孩子吃一些富含鋅的食品,孩子從母乳或配方奶中還能攝取一部分鋅,因此也不會發生缺鋅的現象。含鋅多的食物主要貝殼類海產品、動物內臟、乾果類、穀類胚芽、和麥麩。如生蠔、海蠣肉、小麥胚粉、山核桃。

寶寶如果鋅攝入不足會發生鋅缺乏症:生長髮育遲緩、性成熟推遲,嗅覺減退、出現厭食和異食癖、傷口癒合慢,易感染,孕婦早期缺鋅可造成畸胎。

鋅攝入過多也可引起中毒。一般飲食不會引起鋅攝入過量,主要是口服和靜脈給予補充大量的鋅可以引起中毒。鋅中毒可以引起爲腸道反應,如上腹疼痛、腹瀉、噁心、嘔吐。長期補充大量的鋅可以發生其它慢性影響:如貧血、免疫功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一些心肌酶和能量代謝中一些酶受到影響。同時會影響其它2價元素的吸收,如鈣、銅、鎂……的吸收。當鈣、鋅、鐵同時進入體內時,鈣和鋅鐵會競爭性地爭奪載體蛋白,但是載體蛋白的數量是一定的,因此勢必造成鈣、鋅、鐵等2價元素相互間干擾吸收。

銅:

銅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50~70%的銅是分佈在肌肉和骨骼中,20%在肝中,只有5~10%在血液中,血液中的銅還主要分佈在細胞和血漿之間。銅主要在腸道吸收,大部分在小腸內吸收。新吸收的銅在血漿中很快消失,大部分被肝臟吸收,少部分被腎吸收。銅被吸收後主要結合白蛋白在身體中運轉。銅的排泄通過膽汁到胃腸道,然後與隨唾液、胃液、腸液通過胃腸道從糞便中排出。妊娠期孕婦儲存的銅是一般成年人的5~10倍,完全能夠供給胎兒以及母乳餵養的嬰兒對銅的需求。銅維持着正常的造血機能、促進結締組織形成、維護者中樞神經系統的健康,例如參與神經纖維髓鞘的形成和一些神經介質的生成。促進正常黑色素的形成維護着毛髮正常組織結構。爲皮膚、毛髮和眼睛所必需。一些含銅的酶還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如果缺乏銅的話,可以引起缺銅性貧血、使得含銅蛋白和與含銅酶的活性降低。還會引起色素小時、發生心血管的病變。通過自然飲食都不會引起中毒,除非大劑量誤食銅鹽或者用銅器接觸食物和飲料而引起。

銅存在於很多的食物中,其中牡蠣、貝類和堅果中是銅的良好來源,其次是動物肝、腎、穀類發芽部分和豆類。母乳和配方奶(配方奶中強化銅)中銅的含量都比較高、添加輔食後注意多吃一些含銅的食物,嬰幼兒是不會缺銅的。

鉛:

引起孩子鉛中毒的原因很多:胎兒會吸收母親攝入的和從骨骼中釋放出的大量的鉛,使得孩子未出生就受到鉛的損害。小嬰兒吸吮母親塗有含鉛化妝品的皮膚,或者吸吮母親鉛污染的乳汁。孩子用的含鉛的爽身粉,啃食含鉛的塗料的玩具和物品。進食含鉛的膨化食品、松花蛋和用劣質的搪瓷、釉質蒸煮的食品。尤其是生活在鉛污染的環境中,都容易造成孩子的鉛中毒。雖然目前有無鉛汽油,但是不能做百分之百的保證,也不能很快消除被污染的空氣。嬰幼兒是鉛侵犯的最弱的人羣,引起鉛中毒的機率遠遠大於成人,其原因是因爲孩子的代謝和排泄功能發育不完善,對鉛的吸收率大於成人的5倍。鉛中毒破壞了嬰幼兒的造血系統,由於鉛沉着在骨骼上,因此影響了孩子的生長髮育。由於嬰幼兒血腦屏障具有高度的通透性,年齡越小,對鉛的通透性越高,在相同的條件下,鉛對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嬰幼兒是成人的18倍。因爲鉛對神經系統有特別的親和力,因此鉛中毒會嚴重的影響了孩子神經系統的發育,使得孩子智力低下。同時心血管系統、祕尿系統也會受到影響。由於鉛中毒是一個慢性的發展過程,中毒症狀不是特別明顯,往往是“非特異性症狀”。非特異性症狀是說這些症狀也可以在許多常見病或不舒服是出現,不僅僅是隻有鉛中毒才特有。人們往往忽略了嬰幼兒中毒的實際狀況。

鉛中毒診斷依照血鉛水平分爲5級:

Ⅰ級:血鉛<10ug/dl,相對安全(已有胚胎髮育毒性,孕婦容易流產)

Ⅱ級:血鉛10~19ug/dl,代謝受影響,神經傳導速度下降。

Ⅲ級:血鉛20~44ug/dl,鐵、鋅、鈣代謝受影響,出現缺鈣、缺鋅、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可能有免疫力低下、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水平下降或體格發育遲緩。

Ⅳ級:血鉛44~69ug/dl,可出現性格多變,易激怒、多動症、有攻擊行爲、運動失調、視力下降、不明原因的腹痛、貧血和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狀。

Ⅴ級:血鉛>70ug/dl,可導致腎功能損害、鉛性腦病(頭痛、驚厥、昏迷等)甚至死亡。

對於鉛中毒必須進行防治:

◆不要帶孩子到汽車衆多的馬路上玩,儘量去空曠的有綠色植物的場地上。

◆勤洗手,不要養成孩子啃食異物或吃手的習慣。

◆不吃含鉛的食品,用含鉛的用品。

◆水果蔬菜清洗乾淨在進食,水果儘量要削皮在食用。

◆多喝牛奶,增強鐵、鋅、硒、銅、鎂以及纖維素的攝入,以減少鉛的吸收。

◆家庭裝修要用環保材料,減少家庭中的鉛污染。

如果孩子近來不明原因哭鬧、拍頭、腹瀉、貧血或通過末梢血查出鉛中毒,一定去要去驅鉛專業門診確診。不要自己亂用藥,更不要輕信一些商業宣傳。市面上的排鉛保健品約十幾種,但幾乎都沒經過嚴格、科學的科研和實驗。以防出現意外

目前國際上對於微量元素的檢驗並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標準。爲此2008年,取消了微量元素檢測項目。就是因爲國內很多檢測結果都不理想,根本達不到臨牀治療、預防的目的。

我國衛計委早在2013年10月31日正式下發了《關於規範兒童微量元素臨牀檢驗的通知》。明確指出:“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爲體檢等普查項目,尤其是對於6個月以下嬰兒”等。其檢測結果並不能作爲臨牀診斷的確切依據。如果盲目檢測,盲目補充微量元素很可能加重孩子身體的負擔。

兒童沒有必要一定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測,微量元素檢測不應成爲常規體檢項目,只要家長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保證食品多樣化就可以了。。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