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臟協會:新生兒復甦指南2015年版(圖)

時間: 2016-05-29
美國心臟協會每隔5年左右就會根據各類醫學研究數據,更新心肺復甦指南,今年的指南在2015年10月份新鮮出爐,爲此,本文特就該最新指南,翻譯其主要更新變化撰寫此文,希望和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提高。

作者:曾少鵬 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

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新生兒窒息是導致全世界新生兒死亡、腦癱和智力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的統計數字表明,每年400萬的新生兒死亡中約有100萬死於新生兒窒息,佔1/4 。

★ 1987年美國兒科學會(AAP)和美國心臟協會(AHA)開發了新生兒復甦項目(NRP)並向全世界推廣,大大降低了新生兒窒息的死亡率和傷殘率。

既往數據表明,新生兒心肺復甦搶救指南的培訓,對我國婦幼醫療衛生髮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美國心臟協會每隔5年左右就會根據各類醫學研究數據,更新心肺復甦指南,今年的指南在2015年10月份新鮮出爐,爲此,本文特就該最新指南,翻譯其主要更新變化撰寫此文,希望和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提高。

2015版更新主要內容

新生兒心臟驟停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引起的,故心肺復甦的重點依然在於肺部通氣方面。下面是2015版更新的主要內容。

三個評估問題順序調整爲:足月嗎?肌張力好嗎?呼吸/哭聲好嗎?

在60秒鐘內快速完成初步評估、再次評估、啓動機械通氣(必要的情況下),依然是新生兒復甦的要點,(黃金1分鐘)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延遲和時間的浪費。

在不需要復甦的足月兒/早產兒中,推薦延遲結紮臍帶30秒;但在需要復甦的新生兒中,延遲結紮臍帶證據不足(不推薦延遲結紮),低於29周早產兒建議不延遲結紮。

體溫是復甦成功與否的預測指標之一,也是復甦質量的指標。

無窒息新生兒體溫應該維持在36.5——37.5℃之間。

避免早產兒出現低體溫,可採取多種方式,如輻射保暖臺、塑料膜包裹、熱牀墊、暖溼化空氣、提高室內溫度等等;高體溫可出現潛在的相關風險,也要避免(>38℃)。

在資源有限的地方,採用一切可能方式,在出生後第一個1小時,儘量避免低體溫,可能降低死亡率。

羊水糞染並表現出肌張力低、呼吸較差的新生兒,應放置在輻射救護臺上,必要時啓動PPV(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正壓通氣);常規胎糞吸引因缺乏足夠證據,已經不再推薦。每個新生兒都應該啓動適當的通氣和吸氧支持,如呼吸道被堵塞則應及時處理(如插管或吸出堵塞物)。

在復甦的第一分鐘,心率的評估尤爲重要,可使用3聯ECG(心電監測Electrocardiogram),如使用聽診、觸診可能不準確估計心率,使用脈搏血氧飽和度測定儀測定心率可能實際測得值較低。ECG的使用不能代替脈搏血氧飽和度測定儀對新生兒血氧飽和度的測定。

<35周的早產兒開始復甦時,應用低流量給氧(21%——30%)。儘量讓其血氧飽和度接近足月健康兒的正常值範圍。

處於臨界狀態的新生兒,對於應用持續肺部正壓通氣超過5秒的方法和安全性,缺乏依據。

當面罩通氣不成功時,喉罩通氣可視爲氣管插管的替換方案,在<34周的早產兒中,或者在更大胎齡早產兒,氣管插管不成功或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推薦使用喉罩通氣。

有自主呼吸但存在呼吸窘迫的早產兒,應使用持續正壓通氣,而不是插管後使用正壓通氣。

雙拇指心外按壓和按壓/通氣比率2015年指南沒有變化(3:1,1分鐘內90次按壓 30次通氣)。同在2010年指南一樣,如果考慮心臟驟停是原發病在於心臟的情況下,施救者可考慮使用更高比率,如15:2。

雖然目前沒有關於CPR中氧氣濃度的臨牀研究資料,但本文撰寫組認爲,在心臟按壓時,認可使用100%氧氣濃度,當心跳恢復時,可適當下調氧氣濃度。

關於腎上腺素的使用和液體管理方面,2015年指南沒有更新,故2010年的建議依然有效。

在醫療條件允許的地區,>36周並有進展性(中度到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新生兒,可使用治療性亞低溫治療,關於這點2015年指南無更新,故2010年版本依然有效。

在醫療條件一般的地區,亞低溫治療可能在一些臨牀試驗、多中心研究中心等的方案中進行。

關於何時停止心肺復甦,2015年無新依據更新。在10分鐘時Apgar評分爲0分的新生兒,是高病發率和病死率的指標,但是否繼續搶救,應該個體化考慮。

新生兒復甦培訓應該比目前的2年爲週期,更加頻繁。

以上是新生兒復甦的主要流程,美國心臟協會很用心地做成了圖片格式,對比上述文字,供大家學習參考。

新生兒心肺復甦2015版流程圖
下一篇:新生嬰兒吐奶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