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新生兒黃疸照料 & 認識新生兒黃疸(圖)

時間: 2014-05-23


我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因爲黃疸指數一度很高,小兒科醫生馬上讓她在醫院住了兩天一夜,把她放在保溫箱裏面照黃疸燈,幸好指數很快就一路降下來了。

東方人的新生兒有黃疸的比例較高,約75%,但是這裏東方人少,白人有黃疸的不多,約25%。小兒科醫生是白人,他好擔心也把我朋友弄得很緊張,還說如果黃疸指數沒降下來就要做換血手術...
另外就是喂母奶的嬰兒,黃疸指數會比喂配方奶的降的慢。
纔出生第四天的嬰兒,沒有一個媽媽聽到這個不會掉眼淚的吧...

身邊的朋友都安慰我朋友,他們的小孩也都有黃疸,讓我朋友不要太擔心,其實我朋友本來不是很擔心,是醫生講了換血才心情這麼恐慌的。結果,一個日本朋友說他的小孩黃疸了三個月,醫生也這樣說過;還有侄子也是一度黃疸很嚴重,後來大家都沒事了。
幸好照了黃疸燈四個小時以後,指數就一路降低,第二天下午我朋友的女兒就可以回家了,但要租黃疸燈回家照,也還要回醫院驗血測指數。
醫生很謹慎,在醫院照燈,一開始照四個燈,連尿布都不包了以求最大照光率;接着減少到兩個燈,確定指數有一直下降纔出院。回家自己照燈也是,先照兩天,接下來兩天不照,確定指數一樣有下降,才把燈歸還。
昨天星期五,去醫院lab驗完血以後,醫生說指數在很安全的範圍以內,而且寶寶已經12天了,沒有再上升就會一路下降了,我們朋友的女兒不用再回去驗血,一切都會很平安的,要我朋友把這件事當一個噩夢忘記吧!
呵呵,我朋友很喜歡她的小兒科醫生,他真的超級關心小孩的,很認真追蹤小孩的發展進度,還主動打電話來跟我們說預約看診時間、還燈細節等,這些其實都可以給護士做,但他都親自力行,連住院醫院的護士(不是他診所的護士)也很誇獎他。
在美國,小孩出生前就要選好小兒科醫生,可以和醫生預約面談,覺得喜歡和理念相何再選他。小孩出生的當天或是隔天,小兒科醫生就會來醫院檢查小孩的健康情況。

很高興選對了醫生,沒愈過這麼好、這麼認真的醫生。


認識新生兒黃疸

文/小兒科總醫師 顧明修輯/張玉櫻

新生兒黃疸在新生兒是很常見的情況,然而父母卻很擔心寶貝身上黃黃的到底要不要緊?多久會好?

聽說喂母奶會引起黃疸,怎麼辦呢?

在此我們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什麼是新生兒黃疸,以及它的治療與注意事項。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黃疸的成因人體血中的紅血球老化後經代謝產生一些廢物,其中一種稱爲「膽紅素」的廢物最後經由肝臟排出體外。如果這種廢物產生過多(如紅血球破壞過度)或無法排出(如肝膽系統疾病造成排出異常)就會累積在體內,引起皮膚、眼白泛黃,也就是所謂的「黃疸」。

所以說黃疸是許多不同的原因,造成膽紅素堆積在體內而形成的臨牀表現。在醫學上以血中膽紅素的濃度來代表膽紅素累積的程度,如膽紅素濃度爲12mg/dl,表示100㏄的血中有12毫克的膽紅素。

而醫護人員解釋病情時會以?黃疸指數」來簡稱膽紅素的濃度,如黃疸指數12表示膽紅素濃度爲12mg/dl。

新生兒黃疸包括「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紅血球較成人多(因此紅血球代謝後廢物較多),而且肝臟較不成熟(因此膽紅素較不易排出),所以比較容易產生黃疸。這種因生理現象導致的黃疸稱爲「生理性黃疸」。一般嬰兒或多或少出生第二天開始就會有生理性黃疸的出現,第四天達到最高峯(最黃),1~2星期後逐漸消退。生理性黃疸的黃疸指數通常小於12,除了皮膚、眼白泛黃外,無其他症狀,通常不需治療就會消退。

*病理性黃疸如果是病理因素造成的黃疸稱爲「病理性黃疸」,這些病理因素包括:

1.新生兒血液方面的疾病,如ABO血型不合(注1)、Rh血型不合、先天性溶血疾病等導致紅血球破壞,使膽紅素代謝增加。

2.肝臟疾病如先天性膽道閉鎖、先天性肝炎等,導致膽紅素無法排出。

3.新生兒感染,導致紅血球破壞、肝功能降低。

4.生產過程導致新生兒頭皮淤血,淤血內的紅血球破壞而產生膽紅素。

病理性黃疸的黃疸指數通常大於15,不但需要治療,而且若不注意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注1)ABO血型不合:若母親爲O型,嬰兒爲A型、B型或AB型,則有可能因紅血球破壞增加而出現黃疸。

新生兒黃疸光線療法之優點:

  • 不需要特別的醫療訓練,一般的護理人員都可以操作。
  • 經濟實惠。
  • 對嬰兒的傷害性及危險性都比較小。
  • 新生兒黃疸光線療法之缺點:

  • 對於降低嬰兒血中膽紅素的質,相對其他治療而言,是比較緩慢的,同時也只侷限於光照射的到的部位。
  • 對於血中膽紅素的量比較高,或者是膽紅素值上升的比較快的情形下,對於預防嬰兒腦部受損時的效果相對的也是比較差一點的。
  • 新生兒黃疸光線療法之副作用:

  • 可能會有嗜睡的情形出現。
  • 嬰兒可能會產出綠色的稀便。
  • 嬰兒的體溫可能會比正常爲高。
  • 嬰兒可能會產生深色的尿液。
  • 因爲帶眼罩,會造成嬰兒比較激動,不安,易哭,因此會有吞入空氣因而腹脹的情形。
  • 皮膚若過度照光可能會產生脫水的情形。
  • 父母應注意什麼?

    *寶寶是否有黃疸?

    首先,需注意寶寶是否有黃疸。可將嬰兒置於明亮處,觀察嬰兒皮膚及眼白的部分,若比前一天觀察到的黃或比其他嬰兒黃,就可能有黃疸。同時觀察不同的部位,若只有臉部泛黃,表示黃疸程度並不是很嚴重;若泛黃的情形向下延伸至腹部或以下時,則黃疸可能已經到達需要照光治療的程度了。

    *若有黃疸需注意什麼?

    何時送醫檢查治療?黃疸需注意的是,是否有需住院治療的病理性狀況。爸媽們可以注意下列幾點:

    1.注意黃疸的程度:若腹部或以下皮膚泛黃,或是皮膚泛黃的速度很快(如泛黃很快的由臉延伸至胸部、腹部時),需送醫檢查。此外,出生24小時內就有黃疸,或是足月兒黃疸超過1~2周,早產兒黃疸超過2~3周,也是病理性黃疸的表現,最好送醫檢查。

    2.注意病理性黃疸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嘔吐、膚色蒼白、活力變差、食慾不振、腹漲、腹瀉、發燒、小便變濃茶色、大便顏色變白

    (注2)等情形。若有以上情形需立刻送醫檢查。

    3.注意某些使黃疸加重的因素:如早產、生產時曾缺氧、家族史中有溶血性疾病(如蠶豆症)、嬰兒產前或產後可能有感染(如媽媽產前有發燒感染、早期破水)也是須注意的事項,並於送醫時告知醫生此病史。

    (注2)若有大便顏色變灰白、小便變濃茶色等情況,可能是先天性膽道疾病,有時嚴重到需要換肝甚至危及生命,需多加註意。

    *黃疸兒的居家照顧

    生理性黃疸如果無異常狀況,只需多加觀察,按照一般照顧的方式照顧寶寶即可,不需特別處置。

    建議方法如下:

    1.給予足夠的餵食。

    2.不建議給予葡萄糖水、開水或退胎水,因爲不但無法改善黃疸,反而會加重症狀,甚至會影響食慾,造成離子不平衡等嚴重後果。八寶粉等藥物也不可服用。

    3.照陽光或一般日光燈照射或許有點幫助,但效果如何仍無定論,而且須小心不要被曬傷。

    4.一些會導致黃疸或加重黃疸的情況需避免,如蠶豆症嬰兒需避免接觸奈丸、紫藥水等會引起溶血的物質。

    5.用藥時須經醫師處方,因某些藥膏或藥物也會引起蠶豆症嬰兒溶血。

    6.避免感染、飲食不足、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等情形。

    *喝母奶會引起黃疸?黃疸兒可以繼續喝母奶嗎?

    喝母奶可能引起黃疸。若黃疸出現時間在第2~4稱爲「早發性母乳性黃疸」,原因和餵食不足,導致排便量減少(隨糞便排出之膽紅素因而減少)有關,所以需給予足夠的餵食。

    若黃疸在出生後10~14纔出現則稱爲「晚發性母乳性黃疸」,可能持續2~3個月纔會完全消退,原因和母乳內所含的物質有關。

    一般而言,母乳性黃疸極少引起嚴重的病情,不需因怕黃疸而停止哺餵母乳

    根據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的建議,當黃疸指數小於15~17仍可放心的哺餵母乳並且照光治療。

    超過此指數時可以持續哺餵母乳,或暫時以母乳加配方奶餵食,或暫時換成配方奶,再加上照光治療。

    至於該採用什麼方法,可以和醫師討論比較適合寶寶的處理方式。

    因爲我們是黃種人.初生嬰兒前2-5天不必及時喂母奶免得引影響到黃指數增加不能出院還要照燈.回到家還得追查複診等...等.有些嬰兒出院時指數只有15,兩天後跑到19還好是及時複診照燈.一般我們建議初生嬰兒喝奶粉在前幾天免得孩子還要抽血照燈.

    相關文章
    評論